![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讲 地球与地球仪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272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讲 地球与地球仪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272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讲 地球与地球仪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272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讲义()
-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讲 地图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三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图层结构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 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案 0 次下载
-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学案 0 次下载
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大一轮复习课改省份专用版讲义: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讲 地球与地球仪
展开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讲 地球与地球仪
准确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从宇宙中看地球
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主要是以蓝白相间的球体,蓝色的是海洋,白色的是云。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大小
①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很小,仅相差21 km;平均半径为6_371 km;
②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为5.1亿km2
3.试说明地球仪与地球实际形状的关系及具体差别。
提示:(1)关系: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的地球的模型。
(2)不同:①地球是椭球体,地球仪是正球体;
②地球上没有经纬线,地球仪上有经纬线。
区别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图示
概念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
与赤道相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形状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闭合的经线圈)
除两极点外,其余都是圆
长度
都相等,约2万km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相互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
指示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方法技巧]
经纬线的判定方法
标注法
经纬网图中直接标明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进行判读、分析即可
关系法
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中,互相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
数值法
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
题组练通
读下列经纬网,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四点所在的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丙所在经线长于乙、丁所在经线
B.甲、丁所在纬线短于乙、丙所在纬线
C.甲、乙、丙、丁所在经纬线长度均相等
D.甲、乙所在纬线距离与丙、丁所在纬线距离相等
2.若保持经度不变,将甲、乙、丙、丁移动到同一条纬线上,则四点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
A.乙、丁之间 在丁所在纬线上
B.甲、丁之间 在甲所在纬线上
C.丙、丁之间 在0°纬线上
D.乙、丙之间 在丙所在纬线上
解析:1.D 2.C 第1题,所有经线长度均相等,A项错误。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甲、丁所在纬线长度长于乙、丙所在纬线,B、C项错误。甲、乙之间相差20°,丙、丁之间相差20°,因此甲、乙所在纬线距离与丙、丁所在纬线距离相等,D项正确。第2题,两条经线相距最远且在赤道上的距离最大,C项中丙、丁之间相差经度最大,且位于0°(即赤道上)纬线上。
阅读经纬网图,完成3~4题。
3.由图中可直观看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是( )
A.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
B.经线都相交于极点,纬线都平行
C.经线都是半圆,纬线都是圆
D.经线条数比纬线条数多
4.与图中乙点分别位于同一条经线和纬线的点分别是( )
A.甲、丙 B.丁、甲
C.甲、丁 D.丙、丁
解析:3.B 4.B 第3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直观看出”,即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在局部经纬网中,我们只能看出经线相交于一点——南极点,而纬线都相互平行。只有B项正确。第4题,乙点与丁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与甲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判读经度和纬度
[由图忆知]
1.经纬度及其划分
经度
纬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或者是某地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划分
方法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
规律
东经度数越向东越
西经度数越向西越
北纬度数越向北越
南纬度数越向南越
2.特殊经纬(线)度
(1)经(线)度
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③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2)纬(线)度
①0°纬线(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即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②30°纬线、60°纬线分别是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界线。
③23°26′(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
[方法技巧]
经纬度的判读方法
1.纬度的判读
(1)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2)根据图示纬线排列,自南向北数值增大的为北纬,数值减小的为南纬。
(3)北半球某地的纬度,近似该地北极星(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的仰角,即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4)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 km,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 km得到的商。
2.经度的判读
(1)顺地球自转方向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题组练通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解析:1.D 2.C 第1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故乙地与④地经纬度相同。第2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自转可知,③点经纬度为(0°,45°W),位于大西洋;根据④点经纬度(30°N,135°W)可知,④点位于北温带。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4.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50°N,20°E)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
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解析:3.B 4.D 第3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的区域,据此结合图示即可判断位于中纬度的地点。第4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50°N,20°W)。②地纬度为30°N,②地以南至30°S之间为低纬度地区。③地经度为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可知其以东为西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认识经纬网的类型及作用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类型
图示
特点
变式图
侧视经纬网
纬线多为直线或弧线,经线多为弧线
①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如图:
②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如图:
方格状经纬网
纬线为横线,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竖线
俯视经纬网
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的直线
截取极地投影图的一部分,如图:
3.意义
(1)确定地理坐标,寻找对称点:
①在经纬网中确定经纬度时,首先要判断出是经线还是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特别要注意一定要读准写全,一组经纬度数值对应地球上唯一一个点。
②在此基础上根据经纬度进一步确定半球位置、五带位置、时区位置、风带位置等。
③寻找对称点:
类型一: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类型二: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W)。
类型三: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2)在确定相对方向、相关计算和比较、选定“最短航线”等具有重要意义。
题组练通
1.下图中的甲点与选择项中各图的点为同一地点的是( )
解析:选D 题干图示中的甲点坐标为(40°N,40°E)。选择项中的a点坐标是(40°S,40°E),b点是(40°S,40°W),c点是(40°S,40°E),d点是(40°N,40°E),因此d点与甲点为同一点。
2.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解析:选A (0,0)点位于20°W以东,为东半球。位于赤道上,既不属于北半球,也不属于南半球。
3.在地球仪上,纬度为60°,经度为180°的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选B 纬度数为60°的可能是60°N,也可能是60°S;而经度为180°的经线只有一条。故纬度为60°、经度为180°的点有2个,即(60°N,180°)、(60°S,180°)。
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7题。
4.关于甲、乙两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甲、乙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C.甲、乙位于同一纬线圈上
D.甲、乙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5.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6.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8 880 km B.7 770 km
C.6 660 km D.5 550 km
7.从甲地沿160°W向北运动,绕过极点后沿同一经线圈行至同一纬度,则达到地点丙( )
A.乙、丙为同一地点
B.丙地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
C.乙、丙所在经线与0°经线形成的区域面积相等
D.从丙地沿60°纬线可以以最短航线到达乙地
解析:4.C 5.B 6.B 7.C 第4题,由“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可知,甲、乙两地位于60°N。C项叙述正确。结合图示经度,可知两地地理坐标,甲为(60°N,160°W),乙为(60°N,20°W)。乙位于东西半球的界线上,甲不是,A项错误。甲、乙不是位于同一经线圈上,B项错误。60°纬线是中高纬度的分界线,甲、乙正好在分界线上,D项错误。第5题,甲、乙均位于西经度,且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故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第6题,甲、乙两地相差140°,根据60° 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距离大约是7 770 km。第7题,根据题意,从甲地沿160°W向北经过北极点,再沿20°E向南,到达60°N,到达地丙地坐标为(60°N,20°E),很显然,A、B两项错误。乙位于20°W,丙地位于20°E,两条经线与0°经线形成的区域面积相等,C项正确。乙、丙两地虽然同位于60°N,但是它们之间的最短航线不是沿纬线,而是凸向高纬的弧线,D项错误。
重难点一 怎样在不同类型的经纬网上确定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典题示例]———————————————
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X地位于北京方向的( )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下列四点位于P点正南方的是( )
[解析] 第(1)题,图中标注极点为90°N,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由5°指向35°。“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递增”,判断图示5°、35°、65°为东经度数,相邻经度差30°,得到X的坐标(80°N,25°W),而北京的坐标(40°N,116°E),南北方向的判读,X在北京的北面;东西方向的判读,要在劣弧上读取,两者的经度和为141°,小于180°,因此X位于北京的西面。两者结合,X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选择C。第(2)题,已知P点位于5°E经线上,位于P点正南的地点,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于5°E经线上;二是该地应位于70°N以南。比较选择项特点,只有C项正确。
[答案] (1)C (2)C
—————————————[师说技法]——————————————————
(一)理论依据
1.根据纬线确定南北方向
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的两点,纬度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的两点,纬度大者在南。
2.根据经线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所要特别注意的是,东经度未必在东,西经度未必在西,要通过经度变化判断东西方向。
(二)不同类型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定方法
1.方格状经纬网图
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一般呈直线,交织成方格网状。
定位方法: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上空俯视经纬网图为例)
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纬线为弧线,经线为线段,确定自转方向是判定方向的关键。
定位方法: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则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判断方向。例如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下面转绘来判断。
——————————[集训过关]—————————————————
1.读下面的四幅图,关于图中①~④四地相互之间方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位于②的东南方向 B.②位于③的东南方向
C.③位于④的西北方向 D.④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解析:选A 图中四地坐标为:①(20°S,130°E)、②(20°N,100°E)、③(0°、20°E)、④(20°S,50°W)。由此可知,①位于②的东南方向,②位于③的东北方向,③位于④的东北方向,④位于②的西南方向。
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读图,完成下题。
2.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北方向 D.正南方向
解析:选B 读图可知,毛伊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21°N,156.5°W),锡拉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36°N,25.5°E)。两岛纬度同为北纬,纬度较低的毛伊岛在南;两岛经度之和大于180°,毛伊岛在东;综上可知,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东南方向。
3.读图,①地位于⑧地(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解析:选A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⑧地位于南半球;以0°经线为参照,可以推算出①地经度约为170°W,⑧地经度约为10°W,同为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所以①地位于⑧地的西北方。
重难点二 如何解决经纬网中的计算类问题
—————————————[师说技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计算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确数”计算,二是“约数”比较。
1.“确数”计算:利用经纬度差测算实际“距离”
(1)同一条经纬线上的距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可先分别计算两点之间的经线上的距离和纬线上的距离,再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3)不规则线(如河流、铁路等),可用直尺分段量出总长度,再与经线对比,标出所跨纬度数,然后用总长度所跨纬度数×111 km。
2.“约数”比较:不同纬度范围区域面积估算和比较
(1)所跨纬线完全相同,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的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例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典题示例]———————————————————
如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两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距离( )
A.GM等于PQ B.GM大于PQ
C.GH大于PO D.MN大于OR
(2)甲、乙两区域实际面积( )
A.甲、乙相等 B.甲是乙的2倍
C.甲大于乙 D.乙大于甲
[学解题]
第一步: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所跨纬度相等”,结合图示可知,GM=HN=PQ=OR;由题干中关键信息“MN的实际距离为QR的一半”,结合图示可知,GH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