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地理新创新一轮复习通用版学案()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通用版学案: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展开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1.人口迁移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
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3.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
(4)我国人口迁移统计: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四川、江西、安徽。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特别提醒]
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理清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
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低
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局动荡、战争
优惠的移民政策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
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
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变化
(1)自然环境因素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因素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将下列人口迁移案例与影响因素连线。
[方法技巧]
图示法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题组练通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解析:1.D 2.A 图示人口迁移集中在20~34岁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而0~4岁迁移数量较大,是因为子女随父母迁移,与20~34岁年龄段人口迁移有直接相关性。
(2019·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3~5题。
3.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4.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5.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解析:3.B 4.A 5.C 第3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第4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第5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弄明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迁入地第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
①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②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2.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③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不利影响
①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②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4.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题组练通
1.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解析:选C 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就业,有利于推进家乡的城镇化进程、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故A、B项不符合题意;务工人员在内地和沿海地区间迁移,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交流,故D项不符合题意;随着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的返乡,区域间人口流动会减少,会使春运长途客运量减少,故C项符合题意。
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解析:选A 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会加重城市的就业、交通、住房压力,但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故A项正确。
3.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解析:选C 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不会影响总人口和老龄人口数量,对人口老龄化进程没有影响,但可调节地区间人才余缺,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且会加重交通运输负担。故C项正确。
重难点一 人口迁移类试题的分析思路
—————————————[典题示例]—————————————————
(2016·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量/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题,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应从光照、热量角度回答。参与“候鸟式”养老的是一特殊的人群,因此分析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要考虑到“老人”“旅游”这两个方面。第(2)题,该题既要考虑到人口迁入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又要考虑到特殊的人群对特殊的产业如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的影响。
[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师说技法]—————————————————
1.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从具体方面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3.人口迁移类试题答题模板
(1)人口迁移的原因答题模板
经济因素
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战争,支边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民族
生态环境因素
灾变等
(2)人口迁移的影响答题模板
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以及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对迁出地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
对迁入地
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②影响人口年龄结构;③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④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⑤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促进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⑥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集训过关]—————————————————
(2016·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1.A 2.C 第1题,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但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A项正确;食品价格大增、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都不是影响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B、C、D项错误。第2题,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③说法正确。故选C项。
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据此回答3~4题。
3.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4.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3.B 4.C 第3题,结合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可知,2011年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迁出变慢,故A项错误,B项正确;2011年后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变慢,但仍以净迁入为主,故C、D项错误。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地区迁出人口减少,人口回流明显,不利于缓解土地压力,①项错误;华南地区由于人口净迁入变慢,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会加快产业升级,②项正确,③项错误;西南地区青壮年人口回流会减轻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④项正确。
重难点二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典题示例]————————————————
(2019·新余模拟)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1949年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T1时期,该地区人口的迁出率高于迁入率,即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C项错误;T1时期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A项错误;T2时期,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迁入数量多于迁出数量,人口机械增长迅速,且该时期迁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一定程度缓解了老龄化现象,B项正确,D项错误。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T1时期,人口迁入率小于迁出率,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T2时期,迁入率大于迁出率,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A、D错误;T2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可能增加,B项错误;T1时期,大量人口迁出,导致该地区劳动力短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C项正确。
[答案] (1)B (2)C
—————————————[师说技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迁入率(如图1);另外也有坐标图(如图2),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它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
1.读图获取信息
(1)从图1中可获取:
①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迁入、迁出率,说明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而变化。
②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③随年份的变化,迁入率波动上升,迁出率波动下降,从而推断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④我们可以用“垂线法”判断出1997年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数值,观察判断出净迁移率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年份:1997年最小,2008年最大。
(2)从图2中可获取:
①纵坐标代表迁出率,横坐标代表迁入率。
②从图中可获取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的计算公式。
③读出任意一点的迁出率和迁入率数值,并能计算出净迁移率的数值。
2.判读方法
(1)判读某区域人口的“机械增长”情况: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说明该地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2)判断某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如果人口迁入大于迁出,依据一般的人口迁移差异可说明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反之则经济较落后。
(3)考查区域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净迁入,一般为该地区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但也有不利的影响。人口净迁出,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也有不利的影响。
—————————————[集训过关]———————————————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广东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1.C 2.B 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市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正确。迁出、迁入人口数量还与各省市人口总量有关,由于人口总量未知,所以A、B项无法判断。此图反映不出自然增长率的情况,所以D项无法判断。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了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了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正确。
(2019·南阳模拟)读我国两个时间段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统计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统计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迁移高峰期即将来临
B.北京、四川一直是人口净迁入率较高的地区,但人口迁入幅度已经减小
C.广东的人口净迁移率已经超过北京、上海,成为新的人口聚集中心
D.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的重庆,由人口净迁出转变为人口净迁入
4.江西省人口净迁移率一直为负值,其主要影响是( )
A.减轻了本省环境压力
B.降低了本省城镇化水平
C.造成本省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
D.延缓了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解析:3.D 4.A 第3题,读图可知,重庆人口净迁移率由负值转变为正值,说明重庆由人口净迁出转变为人口净迁入,D对;与1996~2000年人口净迁移率相比,2011~2015年人口净迁移率整体大幅度下降,说明我国人口迁移高峰期已过,A错;四川的人口净迁移率在1996~2000年为负值,为人口净迁出,但2011~2015年转变为人口净迁入,B错;2011~2015年,广东的人口净迁移率小于北京、上海,C错。第4题,江西省人口净迁移率一直为负值,说明江西省人口大量迁出,会使江西省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减小,A对。迁出的多为农村人口,间接提高了本省城镇化水平,B错;人口大量迁出,这说明当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发展不足,更不会大量向外转移,C错;江西省人口迁出对全国人口老龄化基本没有影响,D错。
“核心素养”在人口空间变化中的体现
—————————————[素养培优]—————————————————
[情境一] 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农民纷纷前往东北地区谋生、定居,该现象被称为“闯关东”。“闯关东”以山东人最多。
[思考] 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山东人多地少,旱涝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东北人少地多,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情境二]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人口问题比较严重,其最显著的表现为低生育率和人口外流。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东三省人口外流数量已超过100万。
[思考] 立足于综合思维,分析导致东三省人口外流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提示:东三省地区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资源枯竭,人们为追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经济条件,流向沿海等发达地区。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情境三] 搜狐财经聚焦第160期报道: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今年却令人意外地发生大范围的“民工荒”。北京、天津、广州等使用民工较多的26个城市,企业雇佣的农民工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全国外出务工农民也接近一亿,但仍无法满足企业用工数量。仅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就急缺200万人。
[思考] 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出发,请你为企业如何解决“用工荒”问题献言献策。
提示: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工人基本权益,对工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施“机器换人”战略。
—————————————[素养提能]——————————————————
(2019·江西新余模拟)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
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
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解析:1.C 2.B 第1题,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之和,图示③时期二者之和最大。第2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经济收入和就业。图示③~④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一般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率下降,可能是该城市进行产业升级,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
人社部在谈及2018年就业形势时表示,2018年的就业形势整体稳中有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出现了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读下图,完成3~4题。
3.我国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招工难”,主要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制造业比重降低 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③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 ⑤农民工价值观的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4.外出农民工增速放缓,将导致( )
A.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B.农村老龄化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C.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D.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解析:3.C 4.C 第3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就业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加之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以后出生的)占比持续提高,农民工价值观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期待的不仅是外表的“进城”,他们最渴望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权利,即享有“国民待遇”)导致外出农民工增速放缓,出现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的“招工难”现象,②③⑤正确。东部地区地区产业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不会导致传统劳动力需求“招工难”;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与其相关性不大,①④错误。故选C。第4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外出农民工增速放缓,A错误。农民工跨省流动减少,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省内就业增多(集中在省内较发达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但农村老龄化问题缓解并不明显,所以B、D选项错误,C正确。故选C。
5.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根据材料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说明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据广东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因应从经济因素角度考虑。珠三角轻工业发达,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比例较大;受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的影响等。
答案:流入人口数量大于流出人口数量;劳动年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原因:珠三角轻工业发达,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比例较大;受以往人口流动惯性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