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新编基础训练》答案解析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新编基础训练》答案解析(第9课,Word版)
展开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新编基础训练》答案解析(第9课,Word版),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新编基础训练》答案解析
【知识点训练】
1.B【解析】本题考查秦的统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故选B。
2.B【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时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是在公元前221年,应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B项符合题意。故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規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题干中的变化缘于秦朝建立的皇帝制度。故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官制。
秦朝中央政权机构中,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故选C。
5.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
题干史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秦朝建立后度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选A。
6.(1)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建立由中央直辖的郡县制。
(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多种治国学说。
(3)对秦朝:巩固中央政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的;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
第(1)问,由材料一中“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分析作答。
第(2)问,由材料二中信息“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分析作答。第(3)问,结合对秦朝和对后世两个方面的影响分析作答。
7.B【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没有统一语言,故含有⑤的A、C、D三项不合题意;赢政建立秦朝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和道路。故选B。
8.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赢政统一天下后,建立了秦朝,为了更好地对全国进行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故选D。
9.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疆域。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故选D。
10.(1)赢政。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公元前221年。创立皇帝制度
(2)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3)图一:统一货币。图二:统一文字。
图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图二的措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措范。
第(1)问,可结合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和确立皇帝制度方面作答。
第(2)问,从材料二中信息“以有候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分析可知分别是分封制和郡县制。
第(3)问,观察材料三图片可知是秦朝在货币和文字方面的统一举措,然后結合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回答其作用即可。
【能力点训练】
1.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A。
2.D【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的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的分析或评判。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属于历史解释。故选D
3.D【解析】本题考查对秦朝统一的认识。
国家统一的完成是历史发展趋势,并不是个人的功绩。故选D。
4.A【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皇帝制度。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里国家政事, 太尉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因此秦始皇创立“新制度”的最突出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故选A。
5.B【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政权机构的职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丞相负责行政,大尉负责军事。故选B
6.D【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故选D。
7.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据图可知,该朝代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可知该朝代为秦朝。A项反映的朝代是夏朝;B项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史实;C项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史实;D项反映的是秦朝的史实,秦统一后,制定小篆,颁行全国。故选D
8.(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2)①赢政。②丞相掌管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③郡县制度。作用: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3)小篆
(4)圆形方孔半两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5)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秦巩国统一的措施。
解题的突破口是要正确识别出四幅图片所含的历史信息。幻灯片一是秦政治体制示意图,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幻灯片二是六国文字及秦小篆比较图,反映了秦统一文字的措施;幻灯片三是秦统一货币示意图,反映了秦统一货币的措施;幻灯片四是秦铜量、秦铜权图,反映了秦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据此分别答出问题。
【素养点训练】
1.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为了更好地对全国进行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认识题干的“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均与秦朝的郡县制有关。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作用是有效地控制地方。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