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版精品教案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版教师用书:第2部分高考讲座(二)1高考非选择题(25分材料问答题)规范答题讲练
展开高考讲座(二) 中国近现代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1)“二读”材料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2)“三找”要点“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系教材,列出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问题,“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例1] (2018·全国卷Ⅲ)(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第(1)问“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近代上海工商业发展,曼彻斯特是近代英国重要工业城市,工商业发达,工业革命推动曼彻斯特成为近代大城市,再寻找两者的相同因素。第(2)问“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的上海获得了特殊机遇,浦东的开发开放更使上海获得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第(3)问“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曼彻斯特是英国传统工业城市,面临环境污染、老龄化、产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答案:(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9分)(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10分)(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6分)1.(2016·全国卷Ⅰ)(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社会总体稳定”“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等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从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人迹既少……早谋移徙”“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迟婚与节育”等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总体上评价,也可以结合近代学者的主张加以评价。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12分)(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13分) 1.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就是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运用文字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或“大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特点。2.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导向明确,命题形式新颖,能指引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向和对历史某一问题的思考,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高考命题较多的题型。1.紧扣主题,注意递进式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的答案。把握了设问之间的这层微妙关系,可以引导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向。2.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这类题目,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程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料多问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例2] (2019·全国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解题技巧】 本题以中国海关税率的变化和调整为主题设计命题,是一道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设问直接明了,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1)根据设问,阅读材料,设置两个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点,分析其异同点,注意前后两者的继承与发展。(2)紧扣主题运用回答历史特点和启示的方法技巧,从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性质、影响、评价等方面寻找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3)按解答顺序进行时空转换,确立比较的角度,根据题意确立比较点。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把收集到的零散的信息根据设问进行组织和串联起来,有效组织答案。表述时注意比较点的提示语。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材料二“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使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可得出从不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由材料二“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可得出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材料二“1843年”可得出清代前中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由材料二“《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并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可得出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由材料二“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三“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 ,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并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可得出完全自主;由材料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可得出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第二小问,由材料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角度概括。答案:(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15分)(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0分)2.(2017·全国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归纳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并联系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资源的重要性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概括;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影响分析。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4分)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资源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11分)(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6分)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了“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