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展开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结果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山脉和巨大的褶皱山系
使地表
变得高
低不平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
因素
作用
结果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微点1 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微点2 图解各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微点3 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2)风力作用是风力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微点4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沉积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外力作用。
(4)由沉积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5)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6)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7)岩浆:三进一出。
(8)岩浆岩:一进三出。
(9)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10)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A 2.C
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基本形式
示意图
岩层变化
对地表
的影响
例证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期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
张裂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貌对地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
类型
图示
(2020·荆州中学期中)下图示意某区域板块及岩浆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推动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是( )
A.太阳辐射能 B.海洋潮汐能
C.地球内部热能 D.地球重力能
2.下列水域的形成,与图示板块运动结果基本吻合的是( )
A.地中海 B.日本海
C.里海 D.红海
解析:第1题,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第2题,图示两大板块相背运动,中间区域逐渐扩大,属于生长边界。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面积逐渐变大。
答案:1.C 2.D
(2020·湖北四所名校联考)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这个位置被称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陆地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弧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弧链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可知,现在“热点”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
4.由岛弧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东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弧链。根据图中岛弧链中各岛屿的形成年代可知,④处附近岛屿距今时间最近,应该有“热点”,D对。第4题,“热点”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固定的,而板块是在移动的,所以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远离“热点”。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岛屿在最南侧,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
答案:3.D 4.D
外力作用与地貌
(高考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回答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B 3.D
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3.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环境特点
主导外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风力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
流水作用
高山地区
气温低、冰川发育
冰川作用
沿海地区
海水运动
海浪作用
4.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
作用
上游山区侵蚀形成“V”形谷;中下游平原地区堆积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冰川
作用
高山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山下平原堆积形成冰碛平原、冰碛湖等
风力
作用
干旱区以侵蚀为主,但在低洼处也有堆积作用
5.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6.流水、风力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1)从地表形态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2020·深圳一调)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变化 B.风力
C.流水 D.冰川
2.倒立锥表层堆积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解析:第1题,山坡白天光照强而岩石温度较高,夜晚降温快而温度低,岩石因气温日较差大而受物理风化作用强,从而逐渐破碎。从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山坡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强弱。第2题,受重力作用大的颗粒物易滚落到锥底,小颗粒物不易滚落而堆积在锥顶。
答案:1.A 2.C
(2020·哈尔滨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四地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3.各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其他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与桂林山水地貌形成地质作用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玄武岩柱状岩石为岩浆岩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越南地下溶洞、黄河砂砾岩石林和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都为沉积岩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故选A。第4题,桂林山水地貌为石灰岩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越南地下溶洞同样为喀斯特地貌,故选B。
答案:3.A 4.B
一、选择题
盘吉尔怪石林(如右图所示)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区”内, 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呈青灰或褐红色,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在欣赏盘吉尔怪石林的过程中,需要沿铺设好的木栈道天梯拾级而上。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波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铺设木栈道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游客破坏 B.降低地面坡度
C.增加木材销售量 D.减缓石林的生长
3.组成盘吉尔怪石林岩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盘吉尔怪石林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区”内,这里风力强劲,风速快,风力侵蚀作用强。故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第2题,铺设木栈道,可以减少游客踩踏、触摸盘吉尔怪石林,减少人为破坏。第3题,组成盘吉尔怪石林的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均为岩浆岩,其来源于地球内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1.B 2.A 3.B
(2020·衡水十三中质检)山西黑是一种黑色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辉绿辉长岩,呈深黑色,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山西黑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山西黑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运动、风化剥蚀
B.地壳运动、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岩浆侵入、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6.每年夏季,随着降水增多,山西黑表层形成青苔,青苔会( )
A.加速岩石成土过程 B.产生分泌物延缓风化
C.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D.破坏植物生长的土壤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山西黑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读图可知,甲由沉积物堆积形成,为沉积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山西黑为侵入型岩浆岩,应是岩浆上升后侵入岩石,然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上升出露地表,受到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第6题,青苔在岩石表面会加速风化过程,使岩石的成土过程变快,但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土壤。
答案:4.B 5.A 6.A
(2020·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8.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第7题,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则D正确。第8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
答案:7.D 8.B
(2020·郑州一模)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状沙丘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10.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11.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可知,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故选B。第10题,抛物线状沙丘凹进一侧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强,故位于凹进部位的甲、丁两处以侵蚀作用为主;风力作用可将凹进区域的风沙物质侵蚀,搬运至背风坡堆积,背风坡呈弧形凸出,故乙、丙两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D。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盛行西风,迎风坡风力强劲,水汽蒸发量大,地表土壤十分干燥,加上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植物生长,故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的甲、丁两处植被覆盖度低于背风坡的乙、丙两处,B、C错;甲、丁两处虽然都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但丁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平行,甲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垂直,甲处侵蚀作用更强,故甲处植被覆盖度低于丁处,故D错,A对。
答案:9.B 10.D 11.A
(2020·辽宁朝阳凌源抽测)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湖泊附近陆地砂砾较多。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
A.风力作用 春季 B.流水作用 夏季
C.海浪作用 秋季 D.冰川作用 冬季
13.图中湖泊N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
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
14.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M点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
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
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解析:第12题,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第13题,湖泊中N点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湖口沉积,N点湖底地形不断抬高,所以其湖水深度较浅。第14题,M点湖底的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搬运、沉积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风力搬运的粗颗粒物变少。
答案:12.A 13.C 14.D
(2020·长沙模拟)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 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由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 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抵柱峰。据此回答15~17题。
15.溶洞内石钟乳、石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溶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
16.每一层石灰岩洞穴形成时( )
A.地壳持续上升 B.地壳间歇性上升
C.地壳持续下降 D.地壳稳定
17.善卷洞的四层洞穴形成,经历了几次地壳运动( )
A.三次上升运动 B.四次上升运动
C.三次下降运动 D.四次下降运动
解析:第15题,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溶洞,而溶洞内的各种钟乳石和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第16题,石灰岩洞穴是石灰岩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出现不同层次的洞穴,说明每一层洞穴被溶蚀期间地壳稳定,没有受外界干扰而中断,D正确。若同层洞穴形成期间地壳运动活跃,石灰岩溶蚀过程被中断,又重新溶蚀,便无法形成连续的洞穴层,故A、B、C不选。第17题,善卷洞形成过程中若没有发生地壳运动,石灰岩被溶蚀后只形成一层洞穴。入口在中洞,最下面是水洞,上洞的规模最大,形成时间最长,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流水往地势更低的地区溶蚀。目前洞穴分四层,说明地壳抬升了三次,A正确,B错误。地壳下降,流水继续往低处溶蚀,则洞穴不会分层,排除C、D。
答案:15.C 16.D 17.A
二、非选择题
18.(2020·广东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使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 ℃)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CO2+CaCO3↓+H2OCa2++2HCO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的条件。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解析:(1)由公式6CO2+6H2OC6H12O6+6O2及CO2+CaCO3↓+H2OCa2++2HCO可知,钙华的沉积与溶解与CO2的含量有关;而水中CO2的含量受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较大。当水中CO2含量少时,化学式CO2+CaCO3↓+H2OCa2++2HCO向左进行,钙华沉淀;当水中CO2含量多时,化学式CO2+CaCO3↓+H2OCa2++2HCO向右进行,钙华溶解。由化学式6CO2+6H2OC6H12O6+6O2可知,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CO2,放出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O2,产生CO2,让钙华溶解。(2)由材料一可知,钙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石灰岩、水分与CO2、植物作用、低温,再结合横断山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即可。(3)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貌,它们是岩溶地区的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区,经过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华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由于流水溶蚀常期稳定的作用,形成峰丛、峰林地貌。横断山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因而难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4)横断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岩层疏松;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当地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CO2,放出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O2,产生CO2,让钙华溶解。
(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CO2易逸出)。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因为横断山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第12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结果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山脉和巨大的褶皱山系
使地表
变得高
低不平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
因素
作用
结果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微点1 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
(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微点2 图解各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微点3 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
(1)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2)风力作用是风力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微点4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沉积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外力作用。
(4)由沉积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5)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6)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7)岩浆:三进一出。
(8)岩浆岩:一进三出。
(9)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10)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A 2.C
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基本形式
示意图
岩层变化
对地表
的影响
例证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期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
张裂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貌对地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
类型
图示
(2020·荆州中学期中)下图示意某区域板块及岩浆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推动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是( )
A.太阳辐射能 B.海洋潮汐能
C.地球内部热能 D.地球重力能
2.下列水域的形成,与图示板块运动结果基本吻合的是( )
A.地中海 B.日本海
C.里海 D.红海
解析:第1题,板块运动的能量主要是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第2题,图示两大板块相背运动,中间区域逐渐扩大,属于生长边界。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面积逐渐变大。
答案:1.C 2.D
(2020·湖北四所名校联考)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这个位置被称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陆地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弧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弧链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可知,现在“热点”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
4.由岛弧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东北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弧链。根据图中岛弧链中各岛屿的形成年代可知,④处附近岛屿距今时间最近,应该有“热点”,D对。第4题,“热点”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固定的,而板块是在移动的,所以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远离“热点”。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岛屿在最南侧,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
答案:3.D 4.D
外力作用与地貌
(高考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回答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B 3.D
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3.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环境特点
主导外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风力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
流水作用
高山地区
气温低、冰川发育
冰川作用
沿海地区
海水运动
海浪作用
4.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
作用
上游山区侵蚀形成“V”形谷;中下游平原地区堆积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冰川
作用
高山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山下平原堆积形成冰碛平原、冰碛湖等
风力
作用
干旱区以侵蚀为主,但在低洼处也有堆积作用
5.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6.流水、风力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1)从地表形态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2020·深圳一调)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山坡上岩石逐渐破碎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变化 B.风力
C.流水 D.冰川
2.倒立锥表层堆积的分布特点是( )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
解析:第1题,山坡白天光照强而岩石温度较高,夜晚降温快而温度低,岩石因气温日较差大而受物理风化作用强,从而逐渐破碎。从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山坡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强弱。第2题,受重力作用大的颗粒物易滚落到锥底,小颗粒物不易滚落而堆积在锥顶。
答案:1.A 2.C
(2020·哈尔滨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四地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3.各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其他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与桂林山水地貌形成地质作用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玄武岩柱状岩石为岩浆岩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越南地下溶洞、黄河砂砾岩石林和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都为沉积岩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故选A。第4题,桂林山水地貌为石灰岩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越南地下溶洞同样为喀斯特地貌,故选B。
答案:3.A 4.B
一、选择题
盘吉尔怪石林(如右图所示)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区”内, 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呈青灰或褐红色,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在欣赏盘吉尔怪石林的过程中,需要沿铺设好的木栈道天梯拾级而上。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波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铺设木栈道主要是为了( )
A.减少游客破坏 B.降低地面坡度
C.增加木材销售量 D.减缓石林的生长
3.组成盘吉尔怪石林岩体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盘吉尔怪石林处于吐鲁番西部的“三十里风区”内,这里风力强劲,风速快,风力侵蚀作用强。故形成盘吉尔怪石林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第2题,铺设木栈道,可以减少游客踩踏、触摸盘吉尔怪石林,减少人为破坏。第3题,组成盘吉尔怪石林的岩体多为石炭纪火山岩和角砾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均为岩浆岩,其来源于地球内部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1.B 2.A 3.B
(2020·衡水十三中质检)山西黑是一种黑色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辉绿辉长岩,呈深黑色,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山西黑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山西黑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运动、风化剥蚀
B.地壳运动、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侵蚀搬运
D.岩浆侵入、风化剥蚀、地壳运动
6.每年夏季,随着降水增多,山西黑表层形成青苔,青苔会( )
A.加速岩石成土过程 B.产生分泌物延缓风化
C.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D.破坏植物生长的土壤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山西黑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读图可知,甲由沉积物堆积形成,为沉积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山西黑为侵入型岩浆岩,应是岩浆上升后侵入岩石,然后冷凝形成岩浆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上升出露地表,受到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第6题,青苔在岩石表面会加速风化过程,使岩石的成土过程变快,但不会挤占生物生存空间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土壤。
答案:4.B 5.A 6.A
(2020·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8.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第7题,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图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则D正确。第8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
答案:7.D 8.B
(2020·郑州一模)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状沙丘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10.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11.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可知,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风,故选B。第10题,抛物线状沙丘凹进一侧为迎风坡,风力侵蚀作用强,故位于凹进部位的甲、丁两处以侵蚀作用为主;风力作用可将凹进区域的风沙物质侵蚀,搬运至背风坡堆积,背风坡呈弧形凸出,故乙、丙两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D。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盛行西风,迎风坡风力强劲,水汽蒸发量大,地表土壤十分干燥,加上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植物生长,故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的甲、丁两处植被覆盖度低于背风坡的乙、丙两处,B、C错;甲、丁两处虽然都位于迎风坡凹进区域,但丁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平行,甲处坡面与风向近于垂直,甲处侵蚀作用更强,故甲处植被覆盖度低于丁处,故D错,A对。
答案:9.B 10.D 11.A
(2020·辽宁朝阳凌源抽测)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湖泊附近陆地砂砾较多。据此回答12~14题。
12.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
A.风力作用 春季 B.流水作用 夏季
C.海浪作用 秋季 D.冰川作用 冬季
13.图中湖泊N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
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
14.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M点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
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
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解析:第12题,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第13题,湖泊中N点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湖口沉积,N点湖底地形不断抬高,所以其湖水深度较浅。第14题,M点湖底的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搬运、沉积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风力搬运的粗颗粒物变少。
答案:12.A 13.C 14.D
(2020·长沙模拟)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 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由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 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抵柱峰。据此回答15~17题。
15.溶洞内石钟乳、石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溶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
16.每一层石灰岩洞穴形成时( )
A.地壳持续上升 B.地壳间歇性上升
C.地壳持续下降 D.地壳稳定
17.善卷洞的四层洞穴形成,经历了几次地壳运动( )
A.三次上升运动 B.四次上升运动
C.三次下降运动 D.四次下降运动
解析:第15题,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溶洞,而溶洞内的各种钟乳石和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第16题,石灰岩洞穴是石灰岩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出现不同层次的洞穴,说明每一层洞穴被溶蚀期间地壳稳定,没有受外界干扰而中断,D正确。若同层洞穴形成期间地壳运动活跃,石灰岩溶蚀过程被中断,又重新溶蚀,便无法形成连续的洞穴层,故A、B、C不选。第17题,善卷洞形成过程中若没有发生地壳运动,石灰岩被溶蚀后只形成一层洞穴。入口在中洞,最下面是水洞,上洞的规模最大,形成时间最长,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流水往地势更低的地区溶蚀。目前洞穴分四层,说明地壳抬升了三次,A正确,B错误。地壳下降,流水继续往低处溶蚀,则洞穴不会分层,排除C、D。
答案:15.C 16.D 17.A
二、非选择题
18.(2020·广东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使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 ℃)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CO2+CaCO3↓+H2OCa2++2HCO
材料三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的条件。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解析:(1)由公式6CO2+6H2OC6H12O6+6O2及CO2+CaCO3↓+H2OCa2++2HCO可知,钙华的沉积与溶解与CO2的含量有关;而水中CO2的含量受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较大。当水中CO2含量少时,化学式CO2+CaCO3↓+H2OCa2++2HCO向左进行,钙华沉淀;当水中CO2含量多时,化学式CO2+CaCO3↓+H2OCa2++2HCO向右进行,钙华溶解。由化学式6CO2+6H2OC6H12O6+6O2可知,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CO2,放出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O2,产生CO2,让钙华溶解。(2)由材料一可知,钙华的形成条件主要有石灰岩、水分与CO2、植物作用、低温,再结合横断山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即可。(3)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总称峰林地貌,它们是岩溶地区的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泛的碳酸盐岩地区,经过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华南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由于流水溶蚀常期稳定的作用,形成峰丛、峰林地貌。横断山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因而难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4)横断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岩层疏松;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当地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CO2,放出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O2,产生CO2,让钙华溶解。
(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CO2易逸出)。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长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因为横断山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