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化学选修42.3.2化学平衡移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76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化学选修42.3.2化学平衡移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176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高二化学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化学平衡移动(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8.10.16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高二课 时1课程标准描述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篇幅不大,但是有两个实验辅助学生来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借助实验总结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但是教材中并没有速率—时间图,课堂中需要设计环节来分析浓度改变对速率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准确画出速率—时间图。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掌握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很快就知道如何去破坏化学的平衡状态,从而就了解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和表现标志,但是学生对浓度引起速率变化,尤其是逆方向的速率,总是分不清何时是瞬间变化,何时是缓慢变化,这种困惑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技巧的去引导学生分析。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26-P27,能够准确的说出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实验探究,能够准确的总结出浓度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3、学生通过分析浓度变化对平衡的影响,能够准确的画出图像重点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会利用图像规律解决化学平衡问题难点学会利用图像规律解决化学平衡问题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给定时间阅读课本P26-P27,学生能说出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这个条件需要教师的点评)评价任务2:准备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演示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归纳出实验结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评价任务3:学生小组讨论“深入学习”的任务二,小组代表展示出浓度变化和速率的关系,根据所讨论的结果,画出速率—时间图。导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及问题预设导引导学生复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五大特征,重点关注“变”学生聆听,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思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6-P27,用黑笔画出重点和疑点,并完成导学提纲中的基础感知部分活动一:巡视课堂,记录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活动二:根据需要对小组内的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活动一:阅读课本 活动二:独立完成导学提纲中的预设问题1、温故而知新(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2)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和 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3)平衡状态的特征(用五个字概括): 2、新知导学(1)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是 。(2)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速率判断:① 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 移动;② 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 移动;③ 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 。议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深入学习”部分的内容小组起立讨论讨论问题:深入学习的【任务二】展同学们把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学生上黑板画出速率—时间图 评点评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学生认真听讲 整理笔记 评 浓度变化与速率的变化关系评 学生画的速率——时间图检 请同学们在3分钟之内完成导学提纲中的“迁移应用”部分 巡视课堂,查看学生堂测的效果 根据需要来评讲习题,规范答题要求 活动一:独立完成“迁移应用” 活动二:小组核对答案1、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2 + H2O HCl + HClO;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CaCO3粉末,则( ) 平衡不移动 B.平衡移动,且HClO浓度减小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l2的转化率增大 D.平衡移动,且HClO浓度增大 2、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只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板书设计化学平衡移动(第1课时)1、 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2、 浓度对平衡的移动影响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