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教师备课专题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教师备课专题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01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教师备课专题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02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教师备课专题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教师备课专题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

    展开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
    微点突破一 科普文的标题
    解答科普文章标题类题目的三个“关注点”

    典题演示
    (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元——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太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文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
    的手记(续)》,有删改]
    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能力。首先读懂问题,然后理清文章脉络,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对这些内容加以整合即可。
    答案 “绝妙的错误”指的是DNA的演变过程,在不断的“错误”中由单细胞生物逐渐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称为“错误”,是指演变过程中“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比如“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这些错误。说错误是“绝妙的”主要是说这一个个的意外错误,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雪花秘史
    刘旸
    1611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
    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0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
    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遵照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
    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年1月15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5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不尽相同。
    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
    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
    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
    利伯布雷赫特指出,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
    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重要。据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38厘米。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开普勒写的《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的学术论文,当然关于这篇文章,还有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说法。
    B.笛卡尔的赞叹形象生动,富有神奇色彩,他说雪花有可能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雪花轻盈的身躯。
    C.利伯布雷赫特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仔细观察后找出有趣的样本,这位科学家发现了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出现时的风力、天气情况。
    D.将雪花拍成照片,然后再做成邮票,让这种“雪花”飘到世界各地,包括那些永远下不雪的角落,或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这种想法早已实现。
    答案 A
    解析 A项,理解不符合文意,“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的学术论文”在原文中无体现。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德国皇家天文学家开普勒准备送朋友礼物“雪花”,是因为他穷困潦倒,已经好几个月没发薪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决定。
    B.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的是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但他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还发现了六边形、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
    C.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的人是本特利,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在冰天雪地中,用一架照相机匣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
    D.作者确认当前世界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其大小如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的那样。
    答案 B
    解析 A项,曲解文意,“准备送朋友礼物‘雪花’”错,原文第②段说是送“关于雪花形状的文章”。C项,改变原意,“用一架照相机匣子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分析概括不准确,原文第⑤段是说用“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D项,观点和原文不符,原文末段作者说“据说”“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说明作者没有最后确认。
    ★3.你认为本文的标题“雪花秘史”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合适。因为:①秘史是未向世人公开的内部秘密历史。这里用来形容雪花的不为人知的知识,如“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三角形雪花”等,非常形象。②“秘史”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文章重点写科学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雪花的情景,文题符合。④雪花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对气候研究非常重要,需要探究它的秘密。
    (示例二)不合适。因为:①科普文讲究客观性,而“秘史”带有内部隐秘的东西的意思,题文不符。②雪花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常见的事物,有它自身的特性,没必要用“秘史”来吸引人的眼球。③文章写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的科学家对“雪花”的研究,并没什么特别让人觉得稀奇的,谈不上“秘”,倒是可以说“雪花研究简史”。
    解析 文章标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尤其是科普文章。在探究“雪花秘史”是否合适时,需要重点解读“秘史”这一关键词,仔细分析文章写作内容是否与标题内涵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微点突破二 科普文的语言
    科普文语言特点
    科普类文章,就语言特点来看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语言科学性的体现就是准确、严密、平实,文学性的表现就是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解题技法
    “双管齐下”辨特点
    分析科普文语言特色,一是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或准确,或简明,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二是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描述句、议论句、抒情句等,从语言的形象性、语言的情感、语言的趣味性等各方面品味鉴赏。
    “有引有析”重实例
    在分析文本语言的时候,最忌空洞概括,要从文本中举出典型例句,然后对这些例句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这样不仅可以集中笔墨深入分析,更可以做到有理有据,避免空洞浮泛。不过选择的例句必须是“典型例句”,就是最能体现整个文本主要语言特征的语句,只有抓住了这样的语句进行分析,才能保证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
    “明晓思路”巧组织
    回答此类题目,一般的思路是先概括出所具有的语言特点,接着举例,再结合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也可以在明确语言特点后,进行分析,最后举例印证。但是无论哪种思路,都要注意对语言特点的总体把握。
    答题模板
    明确(审清题干要求,看明确的对象是“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还是“品析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或是“体会语言的严谨性”)+结合文中的例子分析。
    典题演示
    (2015·广东高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鉴赏科普文的语言的能力。可从手法和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1)①句从手法看,作者把种子的发芽行为比作人类的分娩,形象贴切;然后把种子适合发芽的条件说成种子的主动选择,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2)在第②句中,作者用比值和数字对比,说明了光的变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答案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发芽比作分娩,生动形象地说明种子发芽时机的重要性,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2)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红光/远红光比率的变化准确而具体地说明光的改变,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即学即练
    (2019·重庆七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食肉的植物
    ①一只饥饿的苍蝇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松林间飞行,试图找到能够果腹的东西。忽然一阵花蜜的香气飘了过来,它顺着香气看到了一片极具诱惑力的肥厚饱满的红色叶子。它在叶子上降落,贪婪地吸吮叶子的甘甜汁液,它的身子碰到了叶子表面的一根茸毛,然后又碰到了另一根茸毛。突然,苍蝇的四周竖起了高墙,原来是叶子的两边合上了,苍蝇挣扎着想要逃脱,可是叶子边缘上的刺仿佛变成了捕兽夹的铁齿,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这时,叶子甘甜的汁液被消化酶代替了,这只苍蝇慢慢地被化成了一团黏液,成了叶子的美味点心。作为动物,苍蝇还能遇到比这更大的侮辱吗?它居然被一棵植物给吃掉了!
    ②一般来讲,都是动物吃植物,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总有个别。这个吃动物的植物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就是捕蝇草。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方圆不足90英里的多沼泽和松林的草原是捕蝇草的故乡。在这里,除了捕蝇草,还有其他能食动物的植物。虽然它们的名气都没能超过捕蝇草,但是它们的怪异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如果小虫(有时还可能是大一点儿的动物)不慎落入“杯中”,就会丢掉性命;还有茅膏菜,它的触须黏黏的,专用来对付那些送上门来的美味动物;在池塘和河溪中还有一种叫狸藻的植物,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然后吃个干净。
    ③早在17世纪,达尔文就对这些怪异的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他的著作《食虫植物》中惊叹于捕蝇草迅捷的速度与力量。当它捕食苍蝇时它的叶子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而它闭合的力量又大得让任何被它捕住的苍蝇无法抗拒。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
    ④他指出,当捕蝇草的叶子闭合时,就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胃”并释放出能够将猎物溶解的酶。不过,也有逃脱的苍蝇,但是这些苍蝇只是些个头儿极小的,它们可以从捕蝇草叶子边缘的那些相互交错的刺的空隙间逃出去。达尔文认为,这些空隙也是物种进化的结果,因为让那些小个子苍蝇逃走,捕蝇草就可以避免为了不能充饥的一餐而浪费精力了。
    ⑤可是,植物没有肌肉,也没有神经组织,它们是如何做到像动物一样反应迅速的呢?达尔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21世纪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和DNA,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解答。
    ⑥捕蝇草其实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亚拉巴马州奥克伍德大学的植物学家亚历山大·伏尔克夫这样认为。当昆虫触碰到捕蝇草叶片上的茸毛时,茸毛弯曲,产生微小电荷,但是这样的电荷还不足以使叶片闭合,所以如果是一般的无生命的落物,叶片就不会有任何反应。可是,如果落物是昆虫,它就不会只动弹一下,就有可能触碰到第二根茸毛,致使电荷增强到足以让叶片闭合起来的程度。伏尔克夫用实验说明了捕蝇草捕蝇的整个过程:电荷沿着叶片中充满液体的导管传递,使细胞膜上的气孔打开,液体从叶片内侧的细胞涌往叶片外侧的细胞,使得叶片能够像柔软的隐形眼镜一样翻转,由原来的向外凸出翻转成向里凹陷直至闭合。
    ⑦当然,这些植物是在怎样的进化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对肉食的偏好以及消化肉食的能力的,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究。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能够确信,那就是植物食肉和动物食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动物食肉是利用蛋白质中的碳和肉类中的脂肪来增强肌肉和储存能量的,而植物食肉是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也就是说,这些植物的食肉之举不过是为了做所有植物都会做的分内事,即从阳光中直接获取生长所需的能量。普通人大惊小怪,不过是因为它们的行事方式特殊罢了。就好比,人中奇才,因为不循常规,所以被视为异类;因为与众不同,所以被说三道四;因为有了非议,所以被排斥在外。
    (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捕蝇草是“带电植物”,当苍蝇第二次触碰到它叶片上的茸毛时,就会产生足够的电荷使叶片闭合,最终将被捕的苍蝇消化掉。
    B.捕蝇草捕获苍蝇的目的是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
    C.达尔文惊叹于捕蝇草的速度和力量,但是没有对它如何做到像动物一样反应迅速做出有效的解释。
    D.科学家们确信,植物食肉和动物食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那些食肉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
    答案 D
    解析 D项,“那些食肉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末段说“这些植物的食肉之举不过是为了做所有植物都会做的分内事”,也就是说捕蝇草的行为是正常的,并没有说它们是异类,将之视为异类的是一些普通人而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题目“食肉的植物”,字面上看很悖谬,但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是文章讲述的重点。
    B.捕蝇草只是食肉植物的一种,其他食肉植物虽然没有捕蝇草名气大,但是捕食的能力却更强。
    C.捕蝇草从被触发到闭合所需时间极短,且闭合的力量不寻常,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世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
    D.对食肉植物是在怎样的进化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对肉食的偏好和消化肉食的能力,以及它们食肉的目的,科学界尚未有明确说法。
    答案 A
    解析 B项,“捕食的能力却更强”理解有误,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提到其他食肉植物的捕食能力,第②段只是说“虽然它们的名气都没能超过捕蝇草,但是它们的怪异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C项,“很多人”指代有误,原文第③段为“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这里的“他”指的是达尔文。D项,“它们食肉的目的”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了,文章末段说“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
    ★6.第②③段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严谨准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说明捕蝇草捕食的迅捷;②有趣生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对狸藻捕食的情况进行了形象说明;③通俗易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然后吃个干净”,通过列举猪笼草等三种食肉植物的捕食情况,突显它们的“怪异”。
    解析 此文为科普说明文,注意从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分析,同时要结合说明方法来分析语言特色。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严谨准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说明捕蝇草捕食动物的迅捷性。从趣味性的角度看,生动有趣,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对狸藻捕食的情况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说明;通俗易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然后吃个干净”,通过列举猪笼草等三种食肉植物的捕食情况,突显它们的“怪异”。
    微点突破三 科普文的表现手法
    科普文表现手法三要点
    用了什么手法
    要辨明语句、文段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表现手法或说明方法
    表达了什么内容
    分析这种修辞、表现手法或说明方法在文句中是要表达什么内容
    有何效果或作用
    要清楚此种修辞、表现手法或说明方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答题步骤
    1.指出某种特色。
    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特色在文中的表现。
    3.立足文体特征,分析该特色对于表情达意的效果。
    典题演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鸟类的嗅觉、味觉和“第六感”
    扑朔迷离的鸟类嗅觉
    很久以来,鸟类学家一直认为鸟类缺少嗅觉能力。20世纪初的一些证明鸟类没有嗅觉的研究更是“证实”了这一偏见。在其中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火鸡面前放两盘食物,一个盘子里的食物上浇有一些味道浓烈的调料,如薰衣草油,另一个盘子里的食物上则不添加其他气味的东西。火鸡很快将两盘食物吃完,之后又毫不犹豫地吃下第三盘食物——被氢氰酸污染的食物。当然,这只火鸡最后死了。人们于是得出结论:鸟类没有嗅觉。
    尽管早期解剖学对此提出了相反的论证,但这种错误观点还是以讹传讹地流传了下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贝蒂西·班的研究终于扭转了人们对于鸟类嗅觉的偏见。她发现人类鼻腔中用来温暖吸入空气以及检测气味的鼻窝结构,一些鸟类也同样拥有,只是更小更精致而已。她据此认为鸟类也有嗅觉。在对鸟类的嗅球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她发现,不同种类鸟类的体形大小不一,它们的嗅球大小占大脑的比例也不一样,反映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嗅觉的依赖程度。
    如今,人们对鸟类嗅觉的认识已大有改观,最近一项描述信天翁和海燕嗅觉能力的研究称,这些鸟类生活在“嗅觉构成的海景中”,灵敏的嗅觉帮助它们寻找食物、繁衍后代,甚至筑窝建巢、寻找配偶也离不开敏感的嗅觉能力。
    鸟类也有味觉
    狗通常被认为是“狼吞虎咽”地咽下食物,它们似乎根本没有花时间去品尝食物的口味。但事实上,狗主人都知道,狗并不是对食物不挑剔。对于鸟类来说,其实也是这样。
    很早以前,达尔文等人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鸟类也有发育完全的味觉。他在给鸟喂食巢蛾毛虫时观察到,笼子里的鸟儿摇晃着脑袋,厌恶地将毛虫吐了出来。之后,华莱士的一些研究表明,鸟类感觉味道难吃的毛虫通常都带有鲜艳的“警告色”,拥有这个特点的毛虫发出的信号就是:“我不好吃,请别吃我!”
    后来的研究表明,像我们人类一样,鸟类的舌头上也有味蕾。不过,令研究人员感到困惑的是,鸟类的味蕾似乎太少,不足以区分食物的好吃与难吃。1974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鸭喙上发现了疑似味蕾的东西,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发现,原来野鸭共有五簇味蕾,四簇分布于上颚,一簇分布在下颚,而舌头上则没有味蕾。虽然鸟类的味蕾远少于哺乳动物——人类有数万个味蕾,野鸭只有400个味蕾,但它们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同样拥有对甜酸苦咸的品尝能力,至于它们是否能品出鲜味来,目前还没有经过实验证实。
    鸟类神秘的“第六感”
    鸟类的另一种鲜为人知的能力——检测地球磁场的神秘能力,如今正在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许多鸟类的导航能力堪称神奇。在威尼斯的教堂塔楼上放飞一只马恩岛上的海鸥类飞鸟,它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回到英国西海岸沿海一个岛屿上的它们出生的巢穴中。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如今我们知道,鸟类体内拥有多种导航机制,包括利用太阳和星星导航,以及利用嗅觉导航等,而最新也最神奇的发现是鸟类利用地球磁场导航的能力。这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鸟类确实拥有这种神奇的“第六感”。我们不知道鸟类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确实拥有这种不可思议的神奇能力。
    最近的研究发现,鸟类不仅能够检测到地球磁场的方向,甚至还能通过某种化学反应检测到磁场的强度。早在20世纪70年代,物理学家就已经知道,某些化学反应能够因磁场而发生变化。更奇异的是,科学家在对欧洲知更鸟的研究中发现,通过鸟类右眼的光线可产生这种变化。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这种反应具体发生在鸟类身体的哪个部位。一些科学家猜测,鸟类甚至可以“看见”地球磁场的轮廓线。对人类来说,这确实是非常难以想象的。
    在说明“鸟类也有味觉”时,作者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作假设等。根据题干要求,此题只需指出主要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即可。①结合文本内容“像我们人类一样,鸟类的舌头上也有味蕾”“鸟类的味蕾远少于哺乳动物——人类有数万个味蕾”分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结合“1974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鸭喙上发现了疑似味蕾的东西,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发现,原来野鸭共有五簇味蕾”分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③结合“人类有数万个味蕾,野鸭只有400个味蕾”分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答案 ①作比较:鸟类的舌头上也有味蕾,像我们人类一样,但鸟类的味蕾远少于哺乳动物的味蕾。②举例子:举出荷兰莱顿大学对野鸭味蕾的研究结果,证明鸟类也有味蕾。③列数字:人类有数万个味蕾,野鸭只有400个味蕾。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开隧道的矿蜂——斑纹蜂
    [法]法布尔
    矿蜂是细长形的蜜蜂,腹部的底端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着一根刺,遇到敌人来侵犯时,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以保护自己。红色的斑纹蜂是矿蜂的一种,雌蜂的斑纹是很美丽夺目的,细长的腹部被黑色和褐色的条纹环绕着。
    它的巢往往建在结实的泥土里面,因为那里没有崩塌的危险。每到春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来到一个地方安营扎寨。每个蜂群数量不一,最大的差不多有上百只。
    每只蜜蜂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巢。这个巢除了它自己以外,谁也不可以进去。如果有哪只不识趣的蜜蜂想闯进别人的巢里,那么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因此,大家都各自守着自己的家,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一到四月,它们的工作就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唯一可以显而易见地证明它们在工作的,是那一堆堆新鲜的小土山。至于那些劳动者,我们外人是很少有机会看到的。它们通常是在坑的底下忙碌着,有时在这边,有时在那边。我们在外面可以看到,那小土堆渐渐地有了动静,先是顶部开始动,接着有东西从顶上沿着斜坡滚下来,一个个劳动者捧着满怀的废物,把它们从土堆顶端的开口处抛到外面来,而它们自己却用不着出来。
    五月到了,太阳和鲜花带来了欢乐。四月的矿工们,这时已经演变成勤劳的采蜜者了。我们常常看到它们满身披着黄色的尘土停在土堆上,而那些土堆现在已变得像一只倒扣着的碗了,那碗底上的洞就是它们的入口了。
    它们的地下建筑离地面最近的部分是一根几乎垂直的轴,大约有一支铅笔那么粗,在地面下约有六寸到十二寸深,这个部分就算是走廊了。在走廊的下面,就是一个小小的巢,大概有四分之三寸长,呈椭圆形。
    小巢内部都修葺得很光滑,很精致。可以看到一个个淡淡的六角形的印子,这就是它们做最后一次工程时留下的痕迹。它们用什么工具来完成这么精细的工作呢?是它们的舌头。
    我曾经试图往巢里面灌水,看看会有什么后果,可是水一点儿也流不到巢里去。这是因为斑纹蜂在巢上涂了一层唾液,这层唾液像油纸一样包住了巢,在下雨的日子里,巢里的小蜜蜂就不会被弄湿。
    斑纹蜂一般在三、四月里筑巢。那时候天气不大好,地面上也缺少花草。它们在地下工作,用嘴和四肢代替铁锹和耙子。当它们把一堆堆的泥粒带到地面上后,巢就渐渐地做成了。最后用铲子——舌头,涂上一层唾液。当快乐的五月到来时,地下的工作已经完毕,那和煦的阳光和灿烂的鲜花也已经开始向它们招手了。
    田野里到处可以看到蒲公英、野蔷薇、雏菊花等,在花丛里尽是些忙忙碌碌的蜜蜂。它们采些花蜜和花粉后,就兴高采烈地回去了。它们一回到自己的城市里,就会立即改变飞行方式,它们很低地盘旋着,好像对这么多外观酷似的地穴产生了迟疑,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但是没过一会儿,它们就各自认清了自己的记号,很快地、准确无误地钻了进去。
    斑纹蜂也像其他蜜蜂一样,每次采蜜回来,先把尾部塞入小巢,刷下花粉,然后一转身,再把头部钻入小巢,把花蜜洒在花粉上,这样就把劳动成果储藏起来了。虽然每一次采的花蜜和花粉都微乎其微,但经过多次的采运,积少成多,小巢内已经变得很满了。
    接着斑纹蜂开始为它未来的子女们预备食品了,它把花粉和花蜜搓成一粒粒豌豆大小的“小面包”。这种“小面包”和我们吃的小面包大不一样:它的外面是甜甜的蜜质,里面充满了干的花粉,这些花粉不甜,没有味道。这外面的花蜜是小蜜蜂早期的食物,里面的花粉则是小蜜蜂后期的食物。
    斑纹蜂做完了食物,就开始产卵。它不像别的蜜蜂产了卵后就把小巢封起来,它还要继续去采蜜,并且看护它的小宝宝。小蜜蜂在母亲的精心养护和照看之下渐渐长大了。当它们作茧化蛹的时候,斑纹蜂就用泥把巢封好。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后,小蜜蜂就能像它们的妈妈一样去花丛中玩耍了。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斑纹蜂一般在三、四月里开始筑巢,它们的巢在地面以下六到十二寸深处,呈椭圆形;巢的地面以上部分则是一个土堆,看上去像一只碗的形状。
    B.为了避免崩塌,斑纹蜂的巢往往建在结实的泥土里面,巢的内部光滑而精致,巢上涂有斑纹蜂的唾液,这样斑纹蜂的巢就具有了防水的功能。
    C.与其他蜜蜂不同,斑纹蜂每次采蜜回来,总是先把尾部塞入小巢,刷下花粉,然后再转身钻入小巢,把花蜜洒在花粉上,这样就把花粉和花蜜储藏起来。
    D.斑纹蜂的小宝宝要吃一种特殊的“小面包”,它的里面是甜甜的蜜质,外面是干的花粉;花蜜是小宝宝早期的食物,而花粉则是小宝宝后期的食物。
    答案 B
    解析 A项,“看上去像一只碗的形状”不准确,原文第五段是“像一只倒扣着的碗”。C项,“与其他蜜蜂不同”错,原文倒数第三段是“斑纹蜂也像其他蜜蜂一样”。D项,由原文倒数第二段可知,“里面”与“外面”颠倒了。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斑纹蜂是矿蜂的一种,因为腹部有黑色和褐色的条纹环绕而得名,其腹部底端有明显的沟,沟里藏着一根用来保护自己的武器——刺。
    B.每只斑纹蜂都有单独的巢,它们对待误入自己巢的其他斑纹蜂十分不客气,因此大家都会各自守着自己的家,努力让家充满和谐。
    C.斑纹蜂筑巢很隐秘,人们很难看到,但通过观察一堆堆新鲜的小土堆可以推测斑纹蜂筑巢的情况,想象出斑纹蜂在洞中挖土的情景。
    D.斑纹蜂从卵到蛹到蜜蜂的时间是两个月,卵到茧的过程中斑纹蜂不封闭自家的洞穴,作茧化蛹的时候,斑纹蜂妈妈会把巢封闭。
    答案 C
    解析 A项,“因为腹部有黑色和褐色的条纹环绕而得名”错误,由首段可知,腹部具有黑色、褐色条纹的是雌斑纹蜂,不是所有斑纹蜂。B项,“努力让家充满和谐”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三段说“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谐的气氛”。D项,“斑纹蜂从卵到蛹到蜜蜂的时间是两个月”错误,由末段可知,文中的“两个月”是指从“作茧化蛹”到“蜜蜂”的时间,而不是“从卵到蛹到蜜蜂”的时间。
    ★9.请简要探究文本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如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斑纹蜂地下巢穴的大小,增强文章的可信性、真实性;用打比方的方法介绍斑纹蜂筑巢的工具,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斑纹蜂所做的“小面包”的特点等,既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又使文章形象、生动。②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如“差不多”“大概”等词的使用使文章语言准确,而用拟人手法写斑纹蜂在自己的巢受到“侵犯”时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等,使文章语言鲜明生动。③多种描写方式的恰当配合。如用动作描写说明斑纹蜂筑巢的过程,用神态描写表现斑纹蜂采蜜的快乐,用景物描写描摹斑纹蜂生活环境的美好等。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多角度思考,分析说明文的写作特色,一般可从说明方法、语言特色、表达方式、说明顺序等角度入手。如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思考,文中的“六寸到十二寸深”“上百只”是列数字;“那些土堆现在已变得像一只倒扣着的碗了”是打比方,等等。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说,文章运用“差不多”“大概”等程度副词,使语言准确;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从表达方式来说,文章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等多种描写方式,使文章细节丰富,画面感强,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1编教师备课专题 微案 科普文的重要考点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