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地理江苏专版讲义:第一部分命题视角(八)工业与产业转移
展开命题视角(八)工业与产业转移
基础点一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金陵中学四模)如图为吉利汽车春晓组装厂(位于浙江省)流水线机械来源示意图,完成1~2题。(双选)
1.吉利汽车春晓组装厂的机械来源于全球各地,主要是为了( )
A.占领各地市场 B.确保汽车质量
C.吸收各地先进技术 D.提高生产效率
2.吉利汽车春晓组装厂建成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B.改善生态环境
C.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D.推进城市化进程
解析:1.BD 2.AD 第1题,吉利汽车春晓组装厂的机械来源于全球各地,主要是为了确保汽车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2题,吉利汽车春晓组装厂建成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据图分析可知,吉利汽车春晓组装厂流水线上主要是机器人操作,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
基础点二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2018·南京盐城一模)某人在上海等待公交车时,通过支付宝手机软件(APP)中的城市服务→交通→实时公交查询,能快速查到所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如图)。读图,完成下题。
3.支付宝公司与城市公交公司的合作属于( )
A.产品联系 B.生产联系
C.空间联系 D.信息联系
解析:选D 支付宝公司与城市公交公司的合作是通过网络双方共享信息,属于信息联系;产品联系、生产联系属于生产上的联系,空间联系是共享基础设施。
(2018·南通一模)如图为我国某省沿江主要工业园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工业园沿江分布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
A.水能丰富 B.水陆联运便利
C.取水排污便捷 D.围垦拓展空间大
5.图示工业园区有各类重化工及造纸企业500余家,这类企业( )
A.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 B.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C.原料、能源投入占比少 D.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大
6.企业集聚工业园区主要是为了( )
A.共享基础设施 B.接近消费市场
C.扩大生产规模 D.获得技术支持
解析:4.B 5.D 6.A 第4题,工业园沿江分布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水陆联运便利。第5题,图示工业园区有各类重化工及造纸企业500余家,这类企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第6题,企业集聚工业园区主要是为了共享基础设施等。
[微点拨]
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重难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
[典题尝试]
(2018·苏州一模)如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A.原料充足 B.劳动力廉价
C.市场需求大 D.加工水平高
2.该企业的体验馆在城市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信息网络 B.环境舒适度
C.交通通达度 D.生产地距离
解析:1.B 2.C 第1题,家具加工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劳动力廉价。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体验馆需要调控运输、送货安装等,所以,体验馆在城市布局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2018·海门中学模拟)如图表示2014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 )
A.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的都在西部经济地带
B.浙江耦合度低是因为浙江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C.我国青藏地区汽车生产能力高,耦合度高
D.从整体看,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各省区的耦合度日趋升高
4.推测汽车工业布局类型倾向于( )
A.技术力量强的地区 B.动力充足地区
C.交通便捷地区 D.原料丰富地区
解析:3.B 4.A 第3题,据题意分析可知,耦合度高,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反之,耦合度低。据图分析可知,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均有,我国青藏地区汽车生产能力低与市场发展差同步,耦合度高;从整体无法看出,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快慢,各省区的耦合度高低。第4题,影响汽车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技术。
[系统归纳]
1.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2.工业区位选择的四字方针
(1)“风”:应保证有污染的废气不吹向居民区,注意风向条件。除了上述环境因素提到的风向与工业布局关系外,还要使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应保证有污染的废水不流向居民区,注意河流流向。产生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下游;自来水厂及对水质要求高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宝”:有好的经济效益。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接近科研中心,接近交通线,便于进行生产协作,便于工人上下班等。在动力基地附近可布局耗能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厂,同时为综合利用废气可布局硫酸厂。
(4)“地”:距离城市的远近、地形、环境、交通条件等。在城区可布局无污染、规模小的工厂,如食品厂等。
重难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系统指导]
1.工业地域形成条件
| 传统工业区 | 新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 | 新工业区(以新技术为主) |
回答角 度和 重点 | ①丰富的煤铁等资源; ②便利的交通; ③广阔的消费市场 |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公共设施完善;⑦交通运输方便 |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洁净优美;②气候宜人,温暖湿润;③科技力量雄厚;④现代交通便捷;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
2.工业地域发展特点
| 传统工业区 | 新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 | 新工业区(以新技术为主) |
分析角度 |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②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④加剧环境污染 | 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 |
①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②以中小企业为主;③以轻工业为主;④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⑤生产高度专业化 | ①以高技术产品为主;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科研经费投入量大;③工人的技术水平高;④分布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
3.传统工业区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思路
4.新工业区的借鉴意义
(1)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2)美国“硅谷”对我国高新技术工业的借鉴意义:
选择环境优美、知识水平高、交通便捷的地区发展高新工业区,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不断更新产品。
[应用体验]
(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1.AD 2.BC 第1题,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分别求出不同年份该城市中心城区的企业数量,1985年大约是186,2004年大约是947,2013年大约是600,由此可得出1985~2004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多,2004~2013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该城市的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围转移,说明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处于郊区化阶段。
(2018·扬州一模)物流园对周边的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空间集聚。如图示意我国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七大物流园区。读图,完成3~4题。
3.物流园区建成后,IT企业、船舶制造企业和化工企业最可能入住的园区分别是( )
A.①⑤④ B.①②⑤
C.②③⑦ D.③④⑥
4.物流园区的建设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有( )
A.缩短居民上下班距离
B.仓储用地所占比重下降
C.改善郊区的生态环境
D.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解析:3.A 4.D 第3题,IT企业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可以布局在机场附近;船舶制造企业宜布局在河流沿线,化工企业布局在河流下游地区。第4题,物流园区的建设形成空间集聚,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等。
重难点三 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典题尝试]
(2018·通徐扬泰淮宿六市二模)如图为全国与深圳2011~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双选)
1.与全国状况相比,深圳( )
A.第一产业生产力低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更快
C.产业结构转型更快 D.第三产业产值增幅更小
2.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A.环境恶化 B.能源紧缺
C.政策导向 D.科技创新
解析:1.BC 2.CD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与全国状况相比,深圳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比重增幅更大,产值增幅无法比较。第2题,由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等原因引起深圳产业结构变化。
(2018·苏北四市一模)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双选)
3.粤港澳大湾区中( )
A.珠海与澳门的服务种类相同
B.惠州的服务范围大于广州
C.东莞和江门的城市等级相同
D.香港的金融服务等级高于深圳
4.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趋同发展
B.促进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
C.发挥人多优势,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解析:3.CD 4.BD 第3题,珠海与澳门的服务种类相似而不是相同,惠州的服务范围小于广州。第4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促进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协调发展等。
[系统归纳]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重难点四 产业转移
[系统指导]
1.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产业转移的影响
[应用体验]
(2018·江苏高考·节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如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双选)
1.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
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 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选AC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导致甘蔗种植面积不断降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甘蔗种植成本较低,甘蔗种植产业快速发展,因而我国蔗糖产业重心不断西移。
(2018·苏常锡镇二模)福耀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2013年在俄罗斯投资的工厂第一期项目顺利投产,201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投产,2017年在德国又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据此回答2~3题。
2.福耀集团在外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
A.利用当地的技术工人
B.当地工业基础雄厚
C.利用美方的资金投入
D.降低关税,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福耀集团在欧洲设厂首先需要考虑因素有( )
A.该国的劳动力丰富 B.市场需求状况
C.交通运输便捷度 D.能源和原料是否充足
解析:2.D 3.B 第2题,福耀集团在外国建厂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关税,增强产品在外国市场竞争力。第3题,福耀集团在德国新建一座玻璃制造工厂,以满足欧洲汽车巨头客户的需求,说明福耀集团在欧洲设厂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需求状况。
[知能强化练]
(2018·南京盐城一模)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工业结构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三城市工业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工业都很发达,以风力、太阳能为主
B.纺织工业都很发达,以棉纺为主
C.包头冶金工业发达,以有色冶金为主
D.呼和浩特工业部门更多,结构更为合理
2.近些年来,内蒙古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乳制品生产基地,其决定因素是( )
A.资金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解析:1.D 2.B 第1题,图中三城市工业特征,能源工业都很发达,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纺织工业都很发达,位于牧区,以毛纺为主;根据图例,包头冶金工业发达,以稀土冶金为主;根据图例,呼和浩特工业部门更多,结构更为合理。第2题,乳制品生产是市场指向型,近些年来,内蒙古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乳制品生产基地,其决定因素是市场;资金、交通、技术也是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2018·南京盐城一模)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完成3~4题。
3.“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金 B.政策
C.交通 D.市场
4.图中小镇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企业集聚,目的是( )
A.获取原料 B.降低运费
C.共享空间 D.人才流动
解析:3.D 4.C 第3题,根据“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可得出“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第4题,根据核心区的很多企业并不存在产品的联系,它们集聚的原因是为了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投入的成本。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消费市场。读1993年和2013年翡翠全球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回答5~6题。
年份 | 1993年 | 2013年 |
主要原料供应地 | 缅甸、云南 | 缅甸、云南 |
主要加工中心 | 香港 | 北京、云南、广东、上海 |
主要消费市场 | 港台、东南亚、欧美 | 中国、欧美 |
5.由表可知,最可能成为我国翡翠原料集散地的地区及其原因是( )
A.北京 消费市场 B.广东 原料产地
C.上海 消费市场 D.云南 原料产地
6.北京之所以成为翡翠加工中心,主要是因为( )
A.科技发达 B.消费市场大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便利
解析:5.D 6.B 第5题,由表中信息可知,云南是翡翠的主要原料供应地,且靠近缅甸,因此最可能成为我国翡翠原料集散地。北京、上海、广东离原料产地较远,不适宜成为翡翠原料集散地。第6题,翡翠是一种高档消费品,市场是其加工中心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交通条件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翡翠加工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且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
(2018·盐城中学模拟)读C919飞机零部件厂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C919大飞机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市场需求 ②交通条件 ③技术水平 ④资源种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大飞机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有利于( )
①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②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 ③发挥各地的优势条件 ④扩大产品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7.D 8.B 第7题,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大飞机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第8题,大飞机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有利于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发展各地的区位优势条件。
(2018·盐城一模)读2010年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与汇率变化折线图,完成9~10题。(双选)
9.2010年以来生产成本明显上升的企业有( )
A.啤酒企业 B.物流中心
C.服装企业 D.炼铝企业
10.下列企业行为主要受图示要素变化影响的是( )
A.山东昌盛公司到盐城潮滩建太阳能电站
B.常州华利达集团到越南开设服装工厂
C.葛洲坝集团购买澳大利亚铀矿开采权
D.中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
解析:9.BC 10.AB 第9题,根据图示曲线,2010年以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啤酒企业是市场指向型,炼铝企业是动力指向型,劳动力不是主导因素,成本上升不明显;物流中心、服装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第10题,图示要素变化中,工资、地价上升较明显。山东昌盛公司到盐城潮滩建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大,受地价上升的影响大;常州华利达集团到越南开设服装工厂,受劳动力价格影响大;葛洲坝集团购买澳大利亚铀矿开采权,中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对技术要求高,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工资、地价影响小。
(2018·南京盐城二模)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如图为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入驻进程简图。读图,完成11~12题。(双选)
11.关于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分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开放程度高的长三角
B.20世纪90年代,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张
C.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对德企的吸引力最强
D.受我国矿产分布的影响,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
12.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主要目的包括( )
A.缓解本国资源紧张,改善环境质量
B.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同类型企业间的国际竞争
D.利用我国廉价的制造成本和巨大市场
解析:11.BC 12.AD 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受我国经济发达程度或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第12题,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国资源紧张,改善环境质量;利用我国廉价的制造成本和巨大市场,促进德国制造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热点迁移练]
(2018·通徐扬泰淮宿六市二模)如图为美国太阳能装置所需光伏组件进口来源构成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国家太阳能光伏组件大量出口美国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协作条件好 B.交通运输便利
C.太阳能丰富 D.劳动力成本低
14.2018年1月22日美国宣布对图示国家太阳能组件增收反倾销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太阳能( )
A.装置生产企业停产 B.光伏组件价格上涨
C.行业就业迅速增多 D.装置市场需求扩大
解析:13.D 14.B 第13题,据图分析可知,美国太阳能装置所需光伏组件进口来源国主要是东亚、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第14题,2018年1月22日美国宣布对图示国家太阳能组件增收反倾销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太阳能光伏组件价格上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已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共12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珠三角五大城市群2015年GDP已占到全国的一半。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我国已形成的城市群中,作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的是( )
A.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B.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
C.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D.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
16.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①国际金融 ②进出口贸易 ③机械制造 ④文化创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5.D 16.C 第15题,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我国三大传统城市群,在国内产业转移中主要属于转出区,而不是主要的承接地,选项A、B、C错误。故选D。第16题,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是上海,在区域中,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上海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上海应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高级服务产业,提升本地产业品位,加强本区域对外联系,故选C。
(2018·盐城三模)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石墨烯电池是一种新能源电池,与传统充电电池相比,充电时间很短,容量更大。读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示意图,完成17~18题。(双选)
17.成立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有利于促进该产业( )
A.分工合作 B.垄断市场
C.技术创新 D.结构转型
18.新能源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替代传统锂电池,带来的影响有( )
A.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B.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
C.缓解城市的大气污染
D.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解析:17.AC 18.BD 第17题,成立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有利于促进该产业分工合作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第18题,据题意分析可知,石墨烯电池与传统充电电池相比,充电时间很短,容量很大。新能源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替代传统锂电池,可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