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3教案: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1课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123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2.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3.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二、教学重点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三、教学难点各景区的形成原因。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通过展示黄山图片进行新课的导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看图片,读资料,初步了解著名旅游景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点一黄山风景名胜区探究问题: (1)分析黄山松之奇与哪些生存环境特点有关?(2)分析黄山多云海的形成原因。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读课本,结合图示和文字材料思考、展示问题答案(1)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2)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通过具体的问题的深入探究,掌握知识知识点二大堡礁风景区(澳大利亚)探究问题:为什么澳大利亚东北海岸会聚集这么多的珊瑚礁?例题或练习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读课本,结合图示和文字材料思考、展示问题答案水域环境地质条件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本课小结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本节以“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为标题,重点掌握黄山、大堡礁等旅游资源。板书设计一、黄山风景名胜区1、位置2、景观特征3、成因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1、概况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教学反思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首先利用景观图片,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对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有关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教材资料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并描述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充分理解景观的特点及成因,教师充分运用相关视频、图像、文字资料,通过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问题,填写学案,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并利用相关的文字资料进行概括归纳,适时巩固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旅游景观欣赏有充分的认识,也为其他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