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教学设计
展开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展示设问 | 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 | 思考、回答:食盐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
引言 | 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 领悟。 |
板书 | 一、什么是化学键 | 领悟。 |
板书 | 二、离子键 | 分析、叙述。 |
提问 | 请同学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 分析描述 |
组织讨论评价 | 1.在食盐晶体中Na 与Cl 间存在有哪些力?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
小结 | 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 记录后在教师点拨引路下分析离子键的概念。 |
引言 | 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 领悟。 |
引言 | 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 |
|
板书 | 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根据左式描述其意义。 |
作业 | 课本第145页第1、2题,第146页第3题。 |
|
【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l2、NaF、MgS、K2O
3.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化学键教学设计,共1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引导,动画演示,教师与学生,学生思考与交流,学生与教师,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