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教案:3.3乙酸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080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教案:3.3乙酸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080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教案:3.3乙酸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080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案,共9页。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课时 《乙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 采用复习回顾法和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 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运用生活情境、实验探究,演示实验,模型展示方法,掌握乙酸的性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第六件就是醋。相传醋是黑塔发现并命名的,他觉得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可惜,就把酒糟浸泡在水缸中,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开缸就闻到了香味,品尝之后发现有酸味,这就是醋。我们知道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又叫乙酸。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生活中第二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板书】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二、乙酸 |
|
通过生活情景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
【板书】(一)物理性质 色、态、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沸点:沸点117.9℃ 熔点16.6℃ 当温度低于熔点(16.6℃)时,乙酸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板书】(二)分子结构 【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或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 倾听、记笔记
根据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倾听、勾划并记笔记 | 让学生掌握物理性质所包含的内容
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更利于学生对乙酸结构的掌握
|
【板书】三、化学性质 【讲述】乙酸(即醋酸)是一种弱酸,那么就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1、酸性:CH3COOH CH3COO- + H+ 【回顾】酸的通性 【投影】(1)使指示剂变色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某些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
复习回顾
|
让学生回顾酸的通性,复习以前的知识
|
【活动探究】 利用下列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 药品:乙酸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镁条、Na2CO3粉末、酚酞、NaOH溶液。 |
| 小组活动,谈论实验方案 |
【活动探究】 1、取2-3 ml乙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 2、取2-3 ml乙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 3、取2-3 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加入一滴管乙酸溶液 4、取少量Na2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2-3 ml乙酸溶液 【实验要求】 1、正确取用实验药品、节约试剂! 2、四人一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 小组分组活动 | 观察 |
【问题探究】:乙酸为什么具有酸性? 【板书】1.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CH3COOH CH3COO- + H+
【总结】 1、Mg +2CH3COOH (CH3COO)2Mg + H2 2、NaOH + CH3COOH CH3COONa + H2O 3、Na2CO3 + 2CH3COOH 2CH3COONa + H2O + CO2
|
|
教师书写镁和乙酸的反应,学生上台书写乙酸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反应,体会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
【学以致用】怎么样去除水垢? CaCO3+2CH3COOH (CH3COO)2Ca+H2O+CO2 ↑ 【讲述】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通过该反应可以发现乙酸体现酸性是羧基中的O-H断裂 【练习】书写乙酸与 CaCO3和Mg(OH)2的反应方程式 |
思考,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书写该反应方程式便于学生掌握乙酸的二价金属盐的书写
练习、巩固 |
【过渡】家庭蒸鱼时,往往会加一些料酒和食醋,这样蒸出的鱼味道很香,这是为什么呢? 【演示实验】实验(P80) 现象:1、Na2CO3溶液上层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 2、闻到香味 结论:乙酸与乙醇发生了反应 | 思考、猜测
仔细观察并记录现象 | 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讲述】有香味的物质就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像这种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就叫做酯化反应。 【板书】2、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乙酸乙酯 【讲述】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生成的部分乙酸乙酯和水又能水解成乙酸和乙醇。 【问题探究】酯化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如何脱去水)? 【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 【播放动画】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断键方式 【板书】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讲述】酯化反应也可以看成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 —OCH2CH3取代或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CH3CO—取代,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思考】实验注意事项 1、加液的顺序是什么?(乙醇、浓硫酸、乙酸) 2、浓H2SO4起什么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3、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冷凝) 4、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 5、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 (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离) |
倾听、记笔记
思考脱水的方式
思考、理解
讨论、回答
|
学生上台用模型展示脱水方式
播放动画比较形象,学生易于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
让学生掌握该实验的注意事项
|
【讲述】酯化反应一般是有机酸与醇反应(有机酸是指含有羧基的酸) 【投影图片】乙酸的用途 | 倾听、记录酯的性质
| 介绍酯的性质和存在,让学生对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
【小结】
酸脱羟基醇脱氢 |
回顾、总结乙酸的性质 |
对乙酸的性质进行小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 |
【课堂练习】 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2、酯化反应属于( ).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3、下列物质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甲烷 B.乙酸 C.乙醇 D.苯 4、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乙醇 ②金属钠 ③甲烷④碳酸钙 ⑤氢氧化钠 ⑥ 氧化镁 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 【作业】1、学案48-60
|
思考、练习 |
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应用
|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二、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或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三)化学性质 1、酸性:CH3COOH CH3COO- + H+ 酸性:CH3COOH > H2CO3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化学鲁科版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