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科目:化学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周 星期 年 月 日
单元(章节)课题 | 第四章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 | ||
本节课题 | 环境保护 | ||
课标要求 | 1.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危害及防治。 2.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 3.了解“绿色化学”“原子经济”的内涵,以及它们对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 ||
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2.了解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 2.课堂中,通过观看放录像,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和讨论,借此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同时通过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来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
教材分析 | 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贯穿本章始终的核心观念。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①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 ||
学情分析 | 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开发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 ||
提炼的课题 | 环境保护 | ||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 PPT、练习册 | ||
教 学 过 程 | |||
| 教师个性化修改 | ||
导入新课 师: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杀手究竟是什么?下面请第三小组同学代表给大家讲讲。 推进新课 板书: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生:讲述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师:屏幕显示。 师: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遣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近年来兴起的家庭宠物热。当我们观赏着鱼儿的嬉戏,聆听着鸟儿的鸣唱,抚摸着温驯的小猫小狗,生活确是情趣盎然,惬意非常。然而,在这惬意的后面却潜伏着疾病的隐患。 板书:1.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由第1小组代表发言。 投影: 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开采、燃烧、耗用等方面的数量及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对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煤炭开采,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和对水体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平均每开采1万吨煤炭塌陷农田0.2公顷,平均每年塌陷2万公顷。开采时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量大面广,平均每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有些地区,由于水体的严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 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的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污染。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燃料中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这是热污染。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到河流、湖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使水温升高。例如,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比一般水域的温度平均要高出7—8度,以致明显改变水域周围的环境。 板书:2.原子能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由第2小组代表发言。 投影: 核动力是利用铀235(或钚239)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同时释放出核能,将能量用来驱动发电机组,发出电来作为动力。由于核动力的燃料是核燃料(铀或钚),相比于煤或石油具有无气污染,无漏油等问题。它的缺点是存在放射性污染,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要求由反应产生的废物应与环境隔离,不让它进入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公认比较好的处理技术是将反应完全的放射性废物进行玻璃固化后,将其埋藏于数百米深的岩层中。 首先在深部岩层中开挖洞室,将玻璃固化体装入不锈钢容器内,然后把容器放入洞底,用湿润土材料进行密闭,阻止万一情况下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向周围的扩散和转移。 板书:3.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由第3小组代表发言。 投影: 水库建造的过程与建成之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方面:巨大的水库可能引起地表的活动,甚至有可能诱发地震。此外,还会引起水位改变。如下游水位降低或来自上游的泥沙减少等。水库建成后,由于蒸发量大,气候凉爽,炎热天气减少。 生物方面:对陆生动物而言,水库建成后,可能会造成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被淹没死亡灭绝。对水生动物而言,由于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变,会使鱼类受到影响,导致灭绝或种群数量减少。由于上游水域面积的扩大,使某些生物(如钉螺)的栖息地点增加,为一些地区性疾病的传播、蔓延创造了条件。 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流入和流出水库的水在颜色和气味等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发生改变,深层水的密度、温度,甚至溶解氧等有所不同,深层水的水温低,而且沉积库底的有机物由于厌氧分解,水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社会经济方面:修建水库可以防洪、发电,也可以改善水的供应和管理,增加农田的产量。不利之处,如受淹地区城市搬迁、农村移民安置会对社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若大局计划不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排不当,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外,自然景观的淹没与破坏,更是文化和经济上的一大损失。应当事先制定保护规划和落实保护措施。 [学生活动]由第4小组代表发言。“从身边做起与社会责任感”问题的探讨。 师:[总结]“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这是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环境保护这一功在千秋大业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员的责任。地球上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来维护周围的环境。 作为肩负新世纪历史重任的青年一代,我们应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并自觉地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身边做起,会是怎样的结果?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算术题:如果把世界上所用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可满足人们对新纸张需求量的75%,这样不仅可使8万平方千米的森林免于因造纸而惨遭砍伐,而且可使环境污染显著减轻。又如,使用易拉罐作为饮料容器将消耗大量的铝,而炼铝又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环境污染。而节纸用纸、不喝易拉罐饮料,回收易拉罐却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事件。因此,环境保护就在我们每一位的身边。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胸怀大志的青年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做起吧! 师:减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板书:4.绿色化学 投影教材P101图4-13 按照绿色化学原则,最理想的是原子利用率100%。 【例】 “绿色食品”是指( ) A.添加了绿色色素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原料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的食品 D.原料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都没有污染的食品 师: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和许可后,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为了突出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将这类食品叫做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应包括产地的选择,以及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一系列环节。例如,农田的大气、土壤、水质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包装时不能对食品造成污染,食品要密封等。绿色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有机化学合成物质。 答案:D 课堂小结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更要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把热爱环境、保护环境落到实处。努力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努力实现原子的利用率100%。 布置作业 P102 1、2、3 板书设计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原子能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4.绿色化学 习题详解 1.B 2.B 3.A 4.BD 5.D 6.C 7.(1)SO2、颗粒物、NO2 (2)含铅汽油会产生含铅化合物等有害气体 (3)略 8.nCH2==CHCl 9.(1)C4H10 (2)不只是7种,因为还有含相同碳原子数的同分异构体。 (3)聚合 10.C3H8+5O23CO2+4H2O,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石油气进入量。 解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由它们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2CO+O2====2CO2 2H2+O2====2H2O 等体积的煤气消耗氧气体积少,而石油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多,所以,应该调节阀门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石油气进入量。 11.略 | |||
| |||
|
| ||
课堂检测内容 | 练习册P52。 | ||
课后作业布置 |
课后练习:课时作业(15)
| ||
预习内容布置 | 苯的结构和性质 | ||
课后反思:
煤的干馏、液化、气化的原理及利用,石油的裂化、裂解反应及聚合反应的定义及应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绿色化学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生课后要仔细阅读课本,了解这些内容
高中化学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案及反思,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