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www.ks5u.com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1.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 “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诱发降水量变化。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故选B。 2. 有关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北京所在东8区的区时 B. 东经120°的地方时C. 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 D. 全国目前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东八时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经线,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就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所在的经线是116°E经线,所以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所在经度的地方时,选择C项。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 地球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B. 地球上有大气C. 地球的质量、体积及运动状况与其他的行星有很大不同D. 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特殊性。【详解】地球成为太阳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高级智慧生命,D对。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A不对;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并不是只有地球上有大气层存在,B不对;地球的质量、体积、运动状况与其它类地行星没有太大区别,C不对;因此答案为D。 4.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 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 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不是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B错误。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C错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是右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D对。故答案为D。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 太阳黑子和耀斑(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6.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是在青藏高原B.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C. 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辐射能D.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对地球和人类影响巨大7.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之一④太阳辐射能来自于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5. B 6. D 7. C【解析】【5题详解】太阳大气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依次对应图中的①②③,黑子发生在①-光球层,耀斑发生在②-色球层,据此分析选B。【6题详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光照强,这里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太阳辐射能约一半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只有约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也就是说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该部分能源却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巨大。据此分析本题选D。【7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源泉,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活动的主要动力,但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并不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之一;太阳辐射能来自于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据此分析,②错误,①③④对,选C。【点睛】太阳大气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 8.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题。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 海拔高,距太阳近C. 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答案】C【解析】【详解】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不能说“纬度低”,A错;相对于1.5亿千米的日地距离而言,虽然高原的海拔高,但距太阳并不近,B错;高原气候,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C对;青藏高原的南部、东南部受海洋影响较大,且高原本身号称“世界屋脊”,不能称其“深居内陆”,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C。【点睛】影响区域太阳能的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角)、地形地势、天气等。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海拔越高、晴天越多,太阳辐射能越丰富。 9.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本题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基本规律。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A正确,B错误;从极地上空俯视呈“北逆南顺”,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CD错误。故选A。 10.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A. ①③ B. ②③C. ①④ 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转偏向力,顺着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为南半球(纬度向南增加),依南半球左偏可知水流向乙处偏,乙处水流速度快冲刷严重,甲处流速慢沉积为主,小岛最终与甲岸相连。第二幅图为北半球(纬度向北增加),北半球右偏,丙处水流速度较快,丁处水流速度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小岛与丁岸相连,选项C正确。 读“太阳光照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C. 黄赤交角的存在 D.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12. 图中( )A. AB是晨线 B. AB是昏线C. AN是晨线 D. BN是晨线【答案】11. D 12. C【解析】【11题详解】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且自然光源只有一个--太阳,这就使得任意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从而在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D对;地球的自转引起了昼夜的交替,A错;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造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B、C错。据此分析本题选D。【12题详解】由图可知,图示为北半球,AB是晨昏线,其中,AN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晨线,BN是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即将进入黑夜的昏线。据此分析本题选C。【点睛】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且自然光源只有一个--太阳,这就使得任意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因此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是晨线,由白天即将进入黑夜的是昏线。 13.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A.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地球公转的周期C. 一个太阳日 D. 一个恒星日【答案】C【解析】【详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太阳日,故C项正确,B项错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故A、D项错误。 14.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 太阳东升西落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四季变化 D. 昼夜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详解】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等。昼夜现象不同于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就为昼,没照亮的就是夜,与自转没关系;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是由于公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使太阳看起来是东升西落的,故选A。 15.经度相同的地方( )A. 季节相同 B. 地方时相同C. 线速度相同 D. 角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往东时间越早,所以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季节相同,线速度相同,角速度相同。选B正确。 16.一架飞机从上海于当地时间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途中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的当地时间是A. 10月1日3时 B. 10月1日15时C. 10月2日3时 D. 10月2日15时【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详解】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7:00,上海所在东八区与旧金山所在西八区差16个时区,故飞机起飞时,旧金山的时间为10月1日的1:00,飞机飞行14小时到达时旧金山,旧金山的时间为10月1日的15点,B正确。 17.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10月1日 ( )A. 24点 B. 20点 C. 12点 D. 8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时,0度经线时刻是10月1日12点。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时刻是10月1日20点,B对。考点:区时计算。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18. 文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19. 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②太阳光照稳定③日地距离适中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⑤地球质量、体积适中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20. 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行走如跳远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答案】18. B 19. A 20. D【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题目中提到太阳系,地月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9题详解】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太阳光照稳定,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地球质量、体积适中不是指位置方面的描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0题详解】月球表层无水汽、大气,所以无电闪雷鸣和朝霞、晚霞现象;月球是不透明球体,因此会有昼夜现象;月球引力小,因此会行走如跳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1.下图为河流的横截面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堆积物,若图中河流均为自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北半球河流受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右侧冲刷,左岸堆积;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左侧冲刷,右岸堆积。若图中河流均为自西向东流,则南岸为右岸,北岸为左岸。读图可知,图中A图两岸均表现为沉积作用为主,应当位于赤道地区;B图南岸冲刷,北岸沉积,应当为北半球;C图北岸沉积,南岸冲刷,应当位于北半球;D图南岸沉积,北岸冲刷,应当位于南半球。据此分析本题选B。【点睛】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使得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规则是南左北右赤道无。 22.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判读a是昏线,b是晨线,故A不符合题意.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判读a晨线,b是昏线,故B正确.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判读b是晨线,故C不符合题意.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判读a是昏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下图所示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3.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24.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23. C 24. D【解析】【23题详解】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由北向南递减,是南半球,据此分析选C。【24题详解】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b的自转线速度大于a 地,说明b的海拔高,故选D正确。【点睛】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左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 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6. 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C. 丙>乙>丁>甲 D. 丁=丙=乙=甲【答案】25. A 26. D【解析】【25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的线速度是0。读图,根据四地的纬度,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甲地,A对。B、C、D错。【26题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所以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丁=丙=乙=甲,D对。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7. 上图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A. 从南纬90°向北减少B. 从北纬90°向南减少C. 从赤道向南北递减D.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28. 上图B中反映的是北半球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答案】27. C 28. D【解析】【27题详解】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递减,C正确。【28题详解】由图可知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故D正确。 2010年8月上旬,距地球1.49亿公里之外的太阳耀斑等爆发,引发了一场太阳风暴,也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演了一场瑰丽的极光之舞。地球照旧安然无恙,但诸如“太阳风暴将正面‘击中’地球”、“人类将重回黑暗时代”等报道,却引起广泛关注。据此完成各题。29.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 太阳“强风”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 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30. 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A. 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B. 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C. 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D. 地壳活动活跃,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答案】29. B 30. D【解析】【29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低的区域,其数量和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烈的标志,AC对;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为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B不对;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D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0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二、综合题3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____(填字母)。(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____和____(填名称)(3)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将中山大学学生“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获得者叶泉志发现的161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汶川星”在图中____星和____星(填名称)轨道之间。(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对应的关系填写在括号内。①地球磁场………………( ) A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 )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 D导致高纬度地区多出现“极光”【答案】 (1). C (2). 金星 (3). 火星 (4). 火星 (5). 木星 (6). D (7). A (8). C (9). B【解析】【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从内往外的第三颗行星,则据图可知,图中表示地球的是C。(2)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则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金星和火星。(3)“汶川星”是小行星,应位于小行星带中,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间,对应图中的D星(火星)和E星(木星)轨道之间。(4)①地球磁场可以捕获带电粒子流,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的稀薄大气摩擦产生光,形成出现在两极地区的极光现象,故①对应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使得地球有足够的引力,可以吸附住大气,使得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故②对应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从而使得地表有介乎0-100℃的温度,由于地表平均温适中,这就保证了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为生命提供了必备条件,则③对应C;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从而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据此,④对应B。【点睛】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条件主要有: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③地球上有液态水。④安全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行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特征。 32.读下面天体系统图,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方框中的内容(填文字)。【答案】【解析】【详解】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心转,银河系属于总星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级天体系统。【点睛】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33.读地球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速度在____处较快。(填字母)(2)地球在B位置时,北京(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3)当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时,地球大约位于____(字母)点附近。(4)在____段时,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增长。【答案】 (1). C (2). 50° (3). C (4). D-A【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判定,图中ABCD分别对应夏至、秋分、冬至、春分。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近日点为1月初,距图中的冬至日C处较近。(2)结合上题可知,地球在B位置时,也就是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北京(北纬40°)距赤道也就是太阳直射点40°,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则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3)图中ABCD分别对应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据此分析,当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时,也就是冬至日时,地球大约位于C点附近。(4)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增长时段为春分至夏至时段;该时段,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我国各地的昼长不断增长,至夏至日达到最大昼长,该时段对应图中的D-A。【点睛】二分二至日地球昼夜的变化:1、春分指向夏至 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3、秋分指向冬至 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4、冬至指向春分 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 昼长夜短,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3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图中晨昏线是____(晨线或昏线)。(2)此日为北半球的____(节气),日期是____月____日。(3)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____。(4)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线速度:____,角速度:____。(5)计算丁地的区时。丁地____(6)乙地的太阳高度为____。(7)甲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答案】 (1). 晨线 (2). 夏至 (3). 6 (4). 22 (5). 23°26′N (6). 乙>甲=丙>丁 (7). 甲=乙=丙=丁 (8). 10:00 (9). 0° (10). 16【解析】【详解】(1)图中晨昏线是甲乙所在线,该线西侧为夜,东侧为昼,则该线即将进入白天,故图中晨昏线为晨线。(2)由图可知,此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该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期是6月22日。(3)据图可知,此刻为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所在的纬度是23°26′N。(4)除极点外,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处处相等。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丁、甲(丙)、乙,则四地的线速度:乙>甲=丙>丁,角速度都相等。(5)据图示可知,120°E此时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应为12点,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为30°,时刻相差2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丁地的区时为12-2=10点。(6)乙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故乙地的太阳高度为0°。(7)乙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则乙地地方时为6点,图中显示甲乙相差30°,时刻相差2小时,此时甲地也正值日出,推知甲此时为4点,则甲地的昼长为16小时。【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4分钟每度(1小时=15°,1°=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