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 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
2.掌握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3.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预习】
1.以下实验均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
上述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是寻找规律的是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2.一只10Ω的电阻与一只0.1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A.等于1ΩB.小于0.1Ω
C.等于10.1ΩD.大于0.1Ω小于10Ω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对于此电路可能故障的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灯L短路B.灯L断路
C.滑动变阻器R2断路D.定值电阻R1断路
5.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为了使被测电阻阻值测得更准确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要尽量大一些 B.通过电阻的电流尽量大一些
C.取测得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D.以上办法都可以
6.某同学在用图所示电路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发现闭合开关以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均为电源电压.那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A.电流表烧坏 B.灯泡处断路 C.灯泡被短接 D.同时使用了滑动变阻器的上面两个或下面两个接线柱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则
A.小灯泡不会发光 B.小灯泡会被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0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压表,则两表示数均变小
B.断开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流表,则两表示数均变大
C.闭合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压表,则甲示数不变,乙示数变大
D.断开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流表,则乙示数不变,甲示数变大
9.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10.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采用的都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两实验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
C.前者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
D.后者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欧姆定律的公式: ;两个变形式分别是
2、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 测出电阻两端的 ,用 测出流过电阻的 ,然后根据 阻值,此方法称 法。
3、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为:U = U1 + U2,若R1的阻值增大,则它两端的电压U1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测量物理课本长度”的实验中也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称为“探究型实验”,后者称为“测量型实验”。
互学探究
实验一: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
2、实验方法:
3.、实验器材:
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测待测电阻两端的 ;电流表:测通过待测电阻的 ;
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通过移动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 和通过它的 ,以实现多次测量。
4、电路设计:在方框中画出电路设计,并连接实物图
5、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1)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阻值 处;
③闭合开关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三组对应的 值和 值,分别填入表格中,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2)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要 联在电路中使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大位置 ;
③电压表量程根据 选择,电流表量程通过 来选择。
(3)在下面画出数据记录表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上并画出I-U图像。
6.数据处理,分析论证: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变化大吗?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 Ω
7.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8.实验结论:R= Ω
实验二: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
2、实验方法:
3.、实验器材:
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测待测电阻两端的 ;
电流表:测通过待测电阻的 ;
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通过移动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 和通过它的 ,以实现多次测量。
4、电路设计:在方框中画出电路设计,并连接实物图
5、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1)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阻值 处;
③闭合开关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三组对应的 值和 值,分别填入表格中。
(2)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要 联在电路中使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阻值最大位置 ;
③电压表量程根据 选择,电流表量程通过 来选择。
(3)在下面画出数据记录表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上并画出I-U图像。
6.数据处理,分析论证: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变化大吗?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7.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8.实验结论:小灯泡的电阻
【思考】
1、测量小灯泡电阻与测量定值电阻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果少一只电流表或者少一只电压表时,实验还能不能测出未知电阻?说说你的思路
【课后练习】
1.电阻R1=15Ω,R2=10Ω,R3=5Ω,下列连接电阻最小的是
A.只能用R3 B.R1与R3并联 C.R2与R3并联 D.R1、R2与R3并联
2.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只标有“3.8 V”字样的小灯泡做实验,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电压总不能达到3.8 V,原因可能是
A.小灯泡出现了短路
B.小灯泡出现了断路
C.选取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D.电源电压太低
3.用电流表测得某并联电路中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0.4A、1.3A,则干路中的电流
A.0.9AB.1.7AC.0.4AD.1.3A
4.在伏安法测电阻中
A.实验原理是焦耳定律
B.实验需要多测几组数据,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C.继续分析实验数据也能得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D.若把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得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阻值几乎相同
5.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的实验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
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 B.电路连接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
C.开关应该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 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
6.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以下哪项要求是没有必要的
A.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时候,应该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B.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
C.开关应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即接在电源的正极上
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由负接线柱流出
7.小明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以下做法最合理的是
A.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B.断开开关S,更换灯泡重新实验
C.断开开关S,增加电池的个数重新实验
D.断开开关S,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8.将电阻为R1=3 Ω的导体与电阻为R2的导体串联后总电阻为9 Ω,则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是
A.6 ΩB.4 ΩC.2 ΩD.1 Ω
9.用如图所示电路,不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A.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B.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C.测量电阻D.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0.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对同一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是定值
C.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大小无关
D.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11.图甲是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与它两端电压U之间的关系图像.通过图像可以得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将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1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 R0的阻值为 10Ω,开关 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V,开关 S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3V.则该电源的电压为 _______V,未知电阻 R x 的阻值为 _______Ω.开关 S 断开时,流过电阻 R x 的电流为_______A.
1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_____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_____Ω。
14.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压力测量仪,可以反映弹簧上方金属片受到压力大小.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压力表实际是个电压表.当金属片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变阻器的阻值________,压力表示数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用图甲电路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电压表应该接在_____(填“1”或“2”)处.当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 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A 2.B 3.D 4.B 5.C 6.B 7.C 8.C= 9.A 10.A
【课后练习】
1.D 2.D 3.B 4.C 5.C 6.C 7.A 8.C 9.BD 10.BC
11.20 变大 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12.3 20 0.1
13.12 16
14.变大 变大
15.1 0.3 8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7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a>,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设计实验,实验器材,设计表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7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a>,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设计实验,实验器材,设计表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7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案</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