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总复习》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56868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总复习》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展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较全面的整理和复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复习是学习之母。”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从课本第102页~第106页。内容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通过相关题目, 将本期所学知识分类梳理为 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认识图形三个方面; 二是安排这三方面的相关练习题。
练习二十二第 1~8题主要安排了数的认识的复习; 第 9~11题是复习计算;第 12题是将简单分类及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等几何体整合在一起复习;第 13~20题则安排了数的大小比较, 解决简单问题等较为综合的练习。
教学目标
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 体验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感受整理复习的必要性。
能熟练地认、 读、 写 20以内的数,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能按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
能熟练地口算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不退位减法、 20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 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能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经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 解决涉及加或减关系的简单数学问题。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复习过程中, 逐步积累对数的认识和 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经验。
重点、难点
教学建议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 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 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提倡对学生进行“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辅导,并共同提高。
复习认数、 认识图形时, 先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相关的练习, 再通过交流, 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
复习加减法计算时, 可以采取游戏、 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 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式,培养运算能力。
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 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培养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重点: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难点: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题
课时
20以内的数及20以内的加减法
1
认识图形及解决问题
1
总计
2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 时、分、秒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 时、分、秒教案,共1页。
数学一年级上册八 雪山乐园---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八 雪山乐园---总复习教案及反思,共3页。
数学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共1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