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六三制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整套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19 海洋和陆地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19 海洋和陆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海洋和陆地》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海洋和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海洋和陆地的面积、观察海洋和陆地的位置,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情况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从认识地球仪开始,通过观察地球仪,比较海洋和陆地的不同,初步认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再通过观察海陆的位置和大小,并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详细特点;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海洋陆地分布模型的活动,巩固海陆分布情况的认识。
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海洋和陆地,能很好地区分海洋和陆地,但是往往对它们大小的比较没有深入的认识,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而对海陆分布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认识地球仪,认识海洋和陆地。
2. 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通过数格子活动等方式,比较海洋和陆地的大小。
2. 能用图示符号、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2. 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重 难 点】
对比海洋和陆地的面积、观察海洋和陆地的位置,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状况。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格子纸、彩笔、剪刀、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通过海洋和陆地的美景,引入课题。
2.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海洋和陆地。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19.海洋和陆地。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地球仪。
1.地球仪图片。
2.观察地球仪,介绍自己的发现。
3.介绍地球仪上的赤道和两极、南北半球等。
活动二:认识海洋和陆地。
1.地球仪不同颜色标注。
2.海洋和陆地的定义。
活动三: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1.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海陆分布状况。
2.教师出示东西半球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海陆分布状况。
3. 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4. 海洋和陆地面积对比图表。
三、拓展活动-----制作海洋和陆地分布的模型。
1.[PPT 10 出示]教师出示活动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活动要点及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海洋和陆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19 丰富的海洋资源公开课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19 生物的栖息地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8 河流和湖泊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