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
永安三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几年前,该地开始“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问题。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 食品工业 B. 高技术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耗能工业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④该模式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示意图,完成3~4题。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 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B. 原油比例大幅下降
C. 煤炭消费总量下降 D. 能源类型逐步减少我国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能源需求总量下降 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常规能源利用率将下降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示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科技发达 ④廉价水运 ⑤经济基础好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④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②气候变干,降水减少③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④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梯级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河流水利资源开发方式。下图是河流梯级开发的模式示意图。完成问题。
河流梯级开发需要的主要条件有 ①流量较大 ②流速较慢③落差较大 ④多峡谷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水库修建后,会A. 减少库区泥沙的淤积 B. 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
C. 增加入海的年径流量 D. 增大附近地区的昼夜温差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各题。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于2017年9月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森林破坏 ③过度樵采 ④过度农垦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夏季风有关 B. 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 在牧区多掘水井以增加水资源 D. 退耕还牧,合理限制载畜量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 人口增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 人口增加、水土流失、滥伐森林 D. 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⑤防治水土流失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罗布泊的面积变化及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据此回答下题。 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B.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 盐碱化减弱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昼夜温差增大 D. 空气湿度增加
新华社巴西利亚2009年9月17日电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据此回答第3、4题。
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 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 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 开辟大型农牧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开垦平原首先应该()A. 引入灌溉水源 B. 增加土壤肥力 C. 平整土地 D. 排水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 天然林 B. 水源林 C. 湿地 D. 草场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 a B. b C. c D. d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 a—枯枝落叶 B. b—土壤 C. c—生物 D. d—供给养分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当大家还在讨论共享单车时,共享电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目前,已有近千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市区投放使用。下图为市区某共享电单车的一处投放点,据此完成下题。
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在运营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共享电单车带来的影响有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③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④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 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
C.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发生联系
D. 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图中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A. 区域面积的大小 B. 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
C. 区域年降水量的多少 D.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材料二:珠江流域图 (1)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4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4分)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左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右图是山西省在全国位置图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3分)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传统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出谋划策。(4分) 阅读材料,读图荒漠化形成原理示意图,回答问题。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过度樵采占32.7%;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开垦占26.9%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占10.3%。(1)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与上图相应的空格内序号对应关系是:(填字母)a.地表疏松的沙质沉积物b.湿润地区c.风力作用为主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2)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荒漠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治理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甲地发展农业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与图示同纬度地区相比,乙地区春播时间较________(填“早”或“晚”),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3)伊春市是我国著名的家具产地,其家具制造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4)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345678910DBACDDBBCC11121314151617181920DDABADBBDA21222324252627282930CABAACDBAC31(1)①红水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②流经地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有利①有利于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②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水库有调蓄洪水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不利①水库的建设,使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土壤肥力下②海岸线侵蚀后退问题;
(3)①水电;②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发展旅游业;③利用丰富电力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4)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利用广阔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等。
32.(1)①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②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③交通方面: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资源自身条件: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2)①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节约土地资源;②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③环境效益:减轻环境污染
(3)①巩固发展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③发展交通;(4)改善环境等。32(1)b、c、a气候干旱;地表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4)①构筑防护体系(植树种草,封沙育草,设置沙障工程);②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牧业、改善耕作技术);调节农、林、牧之间的用地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长
34.(1)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2)早 地形 (3)原料(4)水源 开源: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节流:①发展节水农业;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