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目前,山东省已拥有平邑金银花、日照绿茶、苍山大蒜、马家沟芹菜、烟台大樱桃、泰山赤鳞鱼、烟台鲍鱼、沾化冬枣等闻名省内外的地理标志产品。下图所示为地理标志产品专用商标。据此完成1~2题。
1.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的( )
A.劳动力优势 B.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明确的边界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3~4题。
3.获取农作物病虫害分布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4.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 )
A.生产规模小 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 D.科技水平高
6.该地区北部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坚持“薄利取胜”的方针,将充足、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当地的众多企业,从而促进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大发展。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以及该流域A地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7~9题。
7.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降水丰富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C.每年的11月份全流域水库开始放水,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D.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宜布局的工业类型是动力导向型
8.兴修水坝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兴起“废坝”运动,“废坝”的可能原因是( )
①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 ②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③航运条件变差 ④近海鱼类减少 ⑤灌溉水源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9.田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水能的同时,又建设了大量火电站、核电站。其原因是 ( )
A.水电、火电、核电相互竞争,符合市场规律
B.发展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
C.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的原料运输量小
D.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1.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13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 面积/万hm2 |
沙地 | 468.7 |
草地 | 58.8 |
盐碱地 | 32.1 |
耕地 | 16.6 |
沼泽地 | 10.7 |
建设用地 | 1.4 |
12.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13.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如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15.我国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在开采煤炭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
A.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具有对立性
17.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的理想模式是 ( )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采矿—回填—筑坝—复垦—农业经营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19.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20~22题。
20.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21.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22.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3个大题,共56分)
23.下列图1、图2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3、图4分别为图1、图2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22分)
(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8分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示意图。
材料二 用三条线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恰好组成一个似等边三角形。这个位于我国最中心的三角形就是“中三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它包含鄂湘赣三省精华,承载着三省加速崛起的希望。
(1)简述鄂湘赣三省矿产资源的特点,并分析该区域应大力开发利用的能源及原因。
(2)鄂湘赣三省中,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最具优势的是哪一省份?简要分析原因。
25.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D | C | A | C | B | A | D | B | B | D | C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B | D | D | A | C | B | C | C | A | D | A |
23.(1)差异:降水量M地小于N地,M地分干、湿两季(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N地降水年内分配均匀。(或者答M地年降水量大约1 500 mm,分干、湿两季;N地年降水量接近3 000 mm,降水年内分配均匀。) 原因:M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N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径流量变率增大(或答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
(3)四周地形崎岖(或答四周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小(或木材需求量小)。
24.(1)分布广,储量大;种类多,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应大力开发利用水能。原因是该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发电清洁、无污染,且为可再生资源;建设水电站具有综合效益。
(2)湖南省。原因: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25.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