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691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691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691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
常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高二地理试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0年6月12日-7月13日在巴西的12个城市的12座球场举行,比赛一般安排在当地时间下午2点或晚上8点进行。其间新华社刊发了某著名球星在中场带球突破的精彩图片——图片显示运动员们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突破方运动员的影子正落在他的左前方。据材料分析防守方的球门可能是 2、2016年9月15日晚22时04分,“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右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天宫二号”发射升空一个月后,日地距平比最接近乙图中的A. a B. b C. c D. d3、诗人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美丽姿态。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如果你是导演,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应该选择拍摄的时间段是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王教授某日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正值日落。下表为该航班信息,据此回答4~5题。航班号出发城市起飞时间降落时间到达城市HU7994悉尼(150°E,35°S)9:20当地区时17:45北京时间西安(109°E,35°N)4、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A. 6小时25分钟 B. 8小时25分钟 C. 10小时25分钟 D. 12小时25分钟5、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A. 5:01 B. 5:59 C. 6:01 D. 6:59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图为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7、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014年10月8日晚,四年来最美的月全食如约而至,颇具观赏效果的“红月亮”亮相天宇,最精彩的月全食时间长达近1小时。读图回答8~9题。8、当“红月亮”复圆时(北京时间晚8时35分),全球 A.新的一天范围稍多于旧的一天 B.旧的一天范围稍多于新的一天 C.新的一天范围几乎占极大部分 D.新的一天范围所占的比例很少 9、本次月全食上演后一周内,江苏省A.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自转的线速度加快C.昼夜时差逐渐增大 D.正午物体影子缩短人民日报10月17日报道:继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后,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基本竣工,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读图回答10~11题。10、与其他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发射中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 ) A.海陆空三大交通便捷 B.地形平坦且开阔 C.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D.临海,空气较洁净11、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④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12、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大的月份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13、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大减小到最小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B.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C.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减小 D.江苏日出方位不变右图为70°N某地一天之内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至位置②,读图回答14~15题。14、当太阳运动至②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 20°S,150°W B. 20°S,30°E C. 20°N,150°W D. 20°N,30°E15、这一天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 此地可以观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 ② 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③ 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达到最小 ④ 图中角a度数为40°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ab为经线。据此回答16~17题。 16、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17、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 C D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完成18~19题。 18、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A. 弧ANB B.弧AGB C.弧AMB D.弧ACB19、按最短飞行线路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A.西东 B.北南 C.东南东东北 D.东北东东南 20、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最接近 A.1∶5 500 000 B.1∶5 000 000 C.1∶4 500 000 D.1∶6 000 000 右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中断崖m的高度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 22、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晨昏线、风向、等值线的组合图”,回答23~24题。23、关于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有①该地位于南半球 ②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③该地正吹东南风 ④图中地势东高西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有关图中河流和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该河流可能有凌汛现象 ②该河流无凌汛现象③晨昏线为晨线 ④晨昏线为昏线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5、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26~27题。 26、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7、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右图中PQ表示晨昏线,该日Q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0°。据此回答28~29题。28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 A.40° B.20° C.23°26′ D.0°29.此时有关全球昼夜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值 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 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 D.赤道处昼夜并不等长读右图,回答30~33题。30.若HI代表赤道,MN代表晨昏线,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 B.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 C.未来太阳直射点可能北移,也可能南移 D.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极夜现象31.若HI代表黄道,MN代表地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带范围将变大 B.寒带气温所较差将增大C.极昼、极夜范围将变大 D.温带将变大32.如果扇形NOI(角NOI 为锐角)是21日,O为北极点,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① 3月20日0时40分 ②3月21日0时40分③3月21日1时20分 ④3月22日15时20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3.若HI代表赤道,O为地心,M、N分别为地球表面上的点,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两点的昼夜长短相等 B.M、N两点的纬度位置相同 C.M、N两点的季节相反,时间相差12小时D.M、N两点对于北极星的仰角相等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下图,判断34~35题。34.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丙丁35.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36、右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据此回答,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 B.松嫩平原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7~38题。 37、三地由南到北排列正确的有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38、若三地中有两个地点位于北半球,则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我国各地太阳高度逐渐增大银川平原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完成39题。39、银川平原枸杞品质好产量高的原因是A.土壤肥沃 B.降水少光照充足C.黄河贯穿,湖泊众多 D.昼夜温差大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回答40~41题。 40、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W) B.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2:1C.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D.此时丙地看到太阳位于东方地平线上 41、三个月后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南、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方向一致C.东亚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均盛行东南风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下图为某地中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时,绘制的5~7月份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2~43题。 42. 该地所在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C. 北半球热带 D. 南半球热带43. 关于图中a、b值说法正确的是A. a值一年中只能出现一次B. b值应大于66°34′C. a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且为66°34′D. a与b的数值差等于该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海拔大致相同 据图完成44~45题。44. 影响甲、乙两岛居民看到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A. 经纬度位置B. 太阳直射点C. 海陆位置D.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45. 下列关于甲、乙两岛还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岛的气温年较差有可能比乙岛略大B. 甲岛的年降水量应该比乙岛大C. 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甲地>乙地D. 在一年中,乙岛的昼长一定比甲岛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46、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本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2分)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2)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海拔约为 ▲ 。(2分)A.75米 B.96米 C.107米 D.118米(3)计划沿原公路方向建设高速公路,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现在甲点至丙点的路基施工中,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你认为“开山推土”方案的相对合理性至少有哪些理由 ▲ 。(2分)(4)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 ▲ 。(多选)(2分)A.植草铺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车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5)为了使公路旁N、S 两个山头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目的 ▲ 。(2分) 47、右图中纵轴表示太阳高度,AB为晨昏线,ANB为经线圈的一部分,其中N为北极点。若绘制此图时,北京时间刚好是某日5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分)(2)此时,与北京位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2分)(3)经线NA的经度为 ▲ ,AB中点的昼长为 ▲ 小时。(3分)(4)请描述此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 。(3分)
高二10月地理检测答案12345678910BDBCACDDCC11121314151617181920ADCCABCABD21222324252627282930CDBCDDABCC3132333435 DDCCC 36373839404142434445BDABBCBDBDACACBDABAC 52、(10分)(1)C (2)C (3)①两地间实际距离不长,相对高度不大,施工和维护都比较方便;②开山之后的土石可就近应用于甲至丙段之外的路基,取材便利。 (4)AD (5)在公路路基之下设置专门的动物通道;在本段公路旁树立提醒标志;在公路上空适当处建立动物专用通道;在特定的时段内关闭公路以便动物通过。 53、(10分)(1)(20°N,135°W) (2)45°E向东到180° (3)45°E 12 (4)昼长夜短,越往高纬昼越长,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