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科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春分日,来自仰光(17°N,96°E)的阮先生乘飞机到凯恩斯(17°S,146°E)参加会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阮先生在仰光日出时起飞,并于当日凯恩斯日落时安全降落,飞机飞行时间为A. 8 小时 40 分 B. 9 小时 20 分 C. 11 小时 40 分 D. 12 小时2. 下列日期中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减小的是A. 春分日后 10 天内 B. 夏至日前 10 天内C. 秋分日后 10 天内 D. 冬至日后 10 天内【答案】1. A 2. B【解析】【分析】本题以阮先生到凯恩斯参加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题详解】春分日全球是昼夜平分,即6点日出,18点日落,仰光和凯恩斯之间经度相差50°,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越靠东时间越早,故凯恩斯时间比仰光时间早3小时20分,故飞机起飞时的凯恩斯时间是9点20分,18点到达,故飞机飞行了8小时40分,可知BCD错误,因此A正确。【2题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减小,太阳直射点向远离两地的方向移动,即太阳直射点从17°N向北移动的过程或从17°S向南移动的过程,选项中只有B是符合的。【点睛】第1题在计算时间时容易直接用飞机起飞时仰光的当地时间与飞机降落时仰光的当地时间直接相减,这样的容易错选D项。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右图为该地河谷中一传统村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左图所示区域A. 甲河段比乙河段流速快 B. 乙河段侵蚀作用比甲明显C. M 地坡度比池塘周围陡 D. 乙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甲小4.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考虑,右图中村落前池塘的布局有利于A. 汇聚坡面径流 B. 增加大气降水 C. 扩大耕地资源 D. 预防洪涝灾害【答案】3. B 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及综合判断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综合性强。【3题详解】图中数字表示坡度,数字越大,坡度越陡。乙地数字大于甲地,说明乙地坡度陡,流速快,侵蚀作用比甲地明显,故B正确,A错误。 M 地等坡度线密集,只能说明坡度变化幅度大,不能说明坡度陡,故C错误。 池塘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会使其下游河流水位变化变缓,结合图2可推测该河流大致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乙地位于池塘上游,故 D 错。故选B。【4题详解】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该村附近池塘的布局有利于汇聚坡面径流,合理利用水资源,A对。 增加大气降水、预防洪涝灾害不是资源利用角度;池塘开挖不能扩大耕地资源,B、D、C 错。 故选 A。2019 年 1 月 27 日,郑州大雪,雪后寒风凛冽,贾先生于大雪后外出办事随手拍摄到下图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左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A. 桥面与大地隔离散热快 B. 路面与大地相连散热快C. 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D. 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6. 右图照片显示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较小且薄,东面、南面积雪面积较大,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 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原因是A. 太阳照射西、北面的时间长 B. 太阳照射西、北面时太阳辐射强C. 西、北面受冬季风强,不易积雪 D. 太阳照射东、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小【答案】5. A 6. C【解析】【分析】本题以雪后景观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5题详解】读图可知桥面与大地相隔,处于呈悬空状态,周围空气流动快,散热快,温度降低快。路面与大地相连,深受地温的影响,降温较慢,因此路面的积雪融化较快,桥面的积雪融化速度较慢,故A正确;路面与大地相连,散热慢,因此B错误;桥面和路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是相同的,因此C、D错误。【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地面积雪未化,且阳面积雪面积大,说明此时影响积雪面积和厚度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该地纬度相对较高,冬季风较强,西面、北面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的吹拂,积雪易被吹散不易存留, ABD错误,故C正确。【点睛】第1题容易误选为C项;当太阳过了正午逐渐偏西时,西边的屋面获得的太阳光照较多,因此第2题容易误选为A项。地形等压线是山地迎风坡的气压比背风坡高出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形成断崖式的等压区。读我国东南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图,完成下面小题。7. 山地迎风坡气压高于背风坡气是因为A. 迎风面气温高 B. 迎风面气流下沉C. 迎风面暖空气堆积 D. 迎风面冷空气堆积8. 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A. 冬季 ① B. 冬季 ②C. 夏季 ① D. 夏季 ②9. 此时对山地北面危害最大的农田作物是A. 油菜 B. 花生 C. 剑麻 D. 冬小麦【答案】7. D 8. B 9. A【解析】【分析】本题以地形等压线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等压线判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7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山地迎风面,容易出现降水,且迎风面风速较大易降温,迎风面气温较低,因此A错误;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地的迎风面气流是上升的,因此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暖空气容易膨胀上升而不是堆积,因此C错误;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容易在迎风面堆积从而推高气压值,因此D正确。【8题详解】根据第1题答案可知图示季节的迎风坡山地气压较高是因为冷空气的堆积所导致的,那么可知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冬季,冬季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读图可知图中锯齿状的等压线应该是断崖式等压区,由材料可知该等压区分布山地的迎风坡,那么可判断山脉的走向应该为东西走向即②,在我国东南区域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坡多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刚好迎风前分布着断崖式等压区,因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9题详解】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山地北部是迎风坡,冷空气在该坡向大量堆积使该坡向气温较低,油菜是东南一带的重要油料作物,在冷空气大量堆积的地区容易造成低温冻害,因此A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是我国东南地区,由所学知识可知花生是我国北方的典型油料作物,剑麻是热带作物,冬小麦也是我国北方的作物,因此可知BCD错误。【点睛】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图中所给的方向标,该方向标的解读对于判断第2题山脉的走向尤为重要;第1题容易误选为B项。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 km,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读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 B. 地形 C. 植被 D. 洋流11. 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原因主要是A. 降水量较多 B. 空气湿度较大C. 病虫害较少 D. 土壤水分较多12. 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A. 云南省 B. 海南省 C. 甘肃省 D. 河北省【答案】10. B 11. D 12. A【解析】【分析】本题以甲乙两地的降水变化为背景资料,考查了影响降水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0题详解】根据甲乙两地降水的日变化图可以看出,甲地降水白天少,晚上多,这样的现象多发生于谷地。夜间谷地由于地形较闭塞,白天积蓄的热量不易散失,山地则正好相反,于是在夜晚形成了山地的相对冷高压与谷地的相对热低压,山地气流下沉,谷地气流上升,水汽在抬升过程中凝结成雨,因此谷地夜间降水较多即多夜雨,影响甲地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可知ACD错误,因此B正确。【11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的降水和乙的降水差不多,因此A错误;空气湿度较大、病虫害较少与题干的问法无关,因此BC错误;因此读图可知甲地多夜雨,夜里气温较低,水分不易蒸发,水分可以进一步浸润土壤,土壤墒情较好,而乙地白天的降水量更大,白天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壤中的水分流失较多,因此D正确。【12题详解】图示地区年降水总量大,昼夜山谷风明显,所以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山地,云南省不仅山地谷地众多而且本身属于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可知BCD错误,因此A正确。【点睛】第1题容易误选D项,本题的解题关键要掌握山谷风与夜雨的关系;第2题容易误选B项,本题解题时要结合甲乙两地的降水总量去综合判断。F群岛(图)由17个有人岛和若干个无人岛组成,居民近5万人。岛屿由冰川堆石和火山岩覆盖,岛上无天然树木,沿海多峡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F群岛的气候特征之一是A. 多雾 B. 严寒 C. 高温 D. 少雨14. F群岛无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地势陡峭 B. 火山活动 C. 气候寒冷 D. 风力强劲【答案】13. A 14.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F群岛纬度高,受西风带、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特征之一是多雾,A对。受暖流影响,气温温和,没有严寒,B错。纬度高,没有高温,C错。位于西风带,降水较多,D错。【14题详解】F群岛无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西风带影响,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D对。山区是主要林区,火山分布区土壤肥沃,地势陡峭、火山活动不是无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A、B错。气候寒冷的西伯利亚针叶林分布广,C错。点睛:F群岛纬度高,受西风带、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湿水汽遇到低温海面凝结成雾,气候特征之一是多雾。受西风带影响,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山区是主要林区,火山分布区土壤肥沃。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完成下面小题。15. 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D. 西方16. 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15. D 16. A【解析】考查流域水文特征。从图中的位置确定具体区域,然后可以判断影响气候和河流的主要因素。【15题详解】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是东欧平原;冬季能受到来自大西洋西风影响形成降水;图示区域西部应是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系发达。选D正确。【16题详解】图示区域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以降雪为主,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能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夏季降雨为主,是河流的补给水源;该地海拔不高,虽地处内陆,但欧洲西部的温暖气流影响大,无冰川融水补给;图示白海是海,不是湖。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1952~2009年期间在流域内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对该河入海泥沙影响甚微。读“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7. 以下人类行为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影响较大的是A. 坡地改梯田 B. 种植苹果树 C. 种植夏玉米 D. 上游修水库18. 图中水库修建对该河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水库A. 腾空库容防灾 B. 涵养水源为主 C. 拦截粗沙为主 D. 建设规模较小【答案】17. A 18. C【解析】【分析】本题以山东半岛的某河流的水文资料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水文相关的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7题详解】读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计径流量和累计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变化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坝闸修建以后累计径流量和累计输沙量折线斜率明显变小,且变小幅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变小的幅度。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影响较大,可知BCD错误,A正确。【18题详解】腾空库容防灾与该河输沙量几乎无关系,因此A错误;水库显然不是为了涵养水源,因此B错误;水库建设后在库中沉积的多为粗砂,大量细小的泥沙同样可以随河流进入水库以下地区,因此C正确;图中信息无法反应水库的规模,因此D错误。【点睛】第1题容易误选为C项;第2题容易误选为D项。对图中水库建设后的输沙量折线图的斜率的变化认真研读,这是解答本题的一个关键。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 )A. 谷地面积 B. 河流水量C. 林木产量 D. 风俗习惯20.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通风 B. 避灾C. 采光 D. 美观21. 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慢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答案】19. A 20. B 21. C【解析】【19题详解】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20题详解】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21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点睛】本题以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交通、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土林一般形成于A. 高原塬面 B. 石灰岩台地 C. 谷地或盆地 D. 山顶23. 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作用 B. 物理风化作用C. 重力崩塌作用 D. 风力沉积作用24. 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A. 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B. 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C. 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D. 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答案】22. C 23. A 24. D【解析】【22题详解】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厚厚的土层是在低洼处沉积作用形成,再被流水侵蚀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C对。高原塬面流水侵蚀弱,A错。石灰岩台地形成的是石林,B错。山顶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2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一个个土柱,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对。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B、D错。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小,C错。【24题详解】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象柱子一样直立,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D对。风力作用影响小,不是主要外力,A错。雨季降水集中,不是植被少的主要原因,B错。土状堆积物,不是岩石裸露,C错。点睛: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象柱子一样直立,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回答下面小题。25. 图中Ⅲ所代表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6. 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 D. 山地矮林27. 当地旅游活动可能对短尾猴造成的影响是A. 食物种类变少 B. 活动空间变小 C. 患病率下降 D. 觅食时间变长【答案】25. B 26. A 27. B【解析】【25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图中Ⅲ所示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小且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1000~1500米),位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这种植被只有在夏季枝叶才比较茂密,因此该季节是夏季,短尾猴选择在海拔较高、植被茂密食物更丰富,气温更适宜地区活动。故答案选B项。【26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短尾猴的食物主要来自林区,马尾松林海拔较低,主要分布在500米以下,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不丰富,短尾猴食物较少;另外落叶阔叶林和山地矮林具有季节性,在冬季提供的食物较少,而常绿阔叶林位于500-1000米的海拔高度范围内,人类活动较少,而且植被常年茂密,短尾猴的食物较多,故答案选A。【2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旅游活动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会破坏植被,食物种类变少; 随着旅游开发,大量人为投食使得短尾猴的活动范围减小,活动距离减小;短尾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生存能力减弱,患病率增加。因此B正确,AC D错误。故答案选B项。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三条:(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殖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神农架、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由于栖息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将来势必会灭绝。为此,从现在起就必须着手建立某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场,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读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A. 土壤蒸发较多 B. 草类生长耗水C. 径流流失较多 D. 果树生长繁盛29. 夏季晴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A. 白天气温高 B. 气温日较差大 C. 白天土温高 D. 土温日较差小30. 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 清耕区 B. 黑膜覆盖区 C. 白膜覆盖区 D. 生草覆盖区【答案】28. B 29. C 30. D【解析】【28题详解】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草类生长耗水,所以B正确。【29题详解】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夏季晴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白天土温高,所以C正确。【30题详解】果园覆盖管理技术是指在果园果树周围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秸秆、青草或者其他无机物的管理措施,过覆盖技术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生草覆盖区,所以D正确。第 II卷 综合题(共25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阿留申群岛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由300多个小岛组成,形成年代较晚,火山活动频繁,属于北美科迪勒拉山系西部山脉的组成部分。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植被以丛生的草甸、苔藓为主。每年1月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形成的阿留申低压,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异常有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及其地理位置。(1)分析阿留申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的原因。(2)说明阿留申群岛上几乎无树木分布的原因。(3)简述阿留申低压形成原理。(4)推测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东亚气候、天气的影响。【答案】(1)四面临海,受海洋调节大,四季温差小;处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风力强。(2)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3)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4)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推测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弱,风力偏小;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出现暖冬现象;寒潮等灾害天气减少。【解析】试题考查气候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阿留申低压的成因及影响(1)阿留申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的原因可从所处的位置及大气环流两方面来分析;风大的原因是处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多,风力强;四季温差小的原因是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海洋性强。(2)阿留申群岛上几乎无树分布的原因应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地形地质、土壤、气候等方面来分析;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岛,火山活动频繁,土层薄,火山熔岩不利于植被生长;由材料“群岛风大、雨多、四季温差小”可知,洋面广阔,风力强劲,不利于树木生长;岛屿面积小,受海浪影响大,不利于树木生长。(3)阿留申低压的成因是,北极的极地东风南下在北纬60°处与较暖的盛行西风相遇,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4)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对东亚气候的影响可从阿留申低压的成因来分析,1月份,北半球由于陆地气温低,在亚欧大陆内部和美洲大陆内部形成的冷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压,阿留申低压强度偏弱,可推测出亚洲高压势力较弱,东亚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出现暖冬现象;寒潮等灾害天气减少;东亚冬季风势力偏弱,风力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