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
2020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和大多数有机物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C. 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
D.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A.部分无机物难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无机物难溶于水,故A错误;
B.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能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则水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B错误;
C.水能与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有机物等反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故C正确;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蒸馏法、电渗析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0.2molNO和0.1 mol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A
B. 室温下,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A
C. 7.8 gNa2S和7.8 gNa2O2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均为0.3 NA
D. 1.0 L1.0 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NO和氧气反应后生成的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导致分子个数减少,则最终分子个数小于0.2NA个,故A错误;
B.室温下,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为0.1mol/L,故1L该溶液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个数为0.1NA个,故B正确;
C.7.8gNa2S和7.8gNa2O2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且两者均含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故0.1mol过氧化钠和0.1mol硫化钠中均含0.3NA个离子,故C正确;
D.由于NaClO水溶液中的溶剂水中含有氧原子,所以1.0 L1.0 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水溶液中溶剂水对原子个数的影响。
3.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①氯化钠固体和氯化氢气体都不导电是因为二者中都不存在离子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醋酸、烧碱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和碱性氧化物
④氨气、水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⑤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
⑦用Ba(NO3)2溶液、品红试液都可以区分CO2和SO2这两种气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⑦ C. ②③④⑤ D. ②④⑤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错误;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是由离子构成的,都含有离子键,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
④氨气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水和硫酸钡是电解质,但水难电离,是弱电解质,硫酸钡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故正确;
⑤风化失去结晶水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⑥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火焰呈黄色,玻璃棒含硅酸钠,则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Na+,故错误;
⑦酸化的Ba(NO3)2溶液能与SO2反应生成沉淀,SO2能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可以区分,故正确;
正确的有②④⑤⑦,故选D。
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配制100g4%的NOH溶液
称取4.0gNaOH放烧杯中,再加入96.0mL水,搅拌均匀
B.
分离KClO3与MnO2制取O2后的残渣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MnO2,滤液蒸发结晶并干燥得到KClO3
C
证明 Ksp(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