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素质检测历史
展开历 史 试 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明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形式为“内阁票拟——皇帝或皇帝授权太监批红——六部执行”为主,出现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但明朝统治仍然延续的“荒诞奇迹”。“荒诞奇迹”的出现反映了
A.明代政治局势的混乱 B.官僚政治的成熟
C.内阁与宦官互相牵制 D.君主专制的强化
2.“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
A.发生“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形成责任内阁制度 D.改革议会选举制度
3.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这个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5年5月发生了刺杀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以此为由提出取缔社会民主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再次予以拒绝。材料说明当时德国
A.首相对帝国议会负责 B.工业化发展促进民主增强
C.君主立宪制下宰相没有实权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
4.“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
A.确立君主独尊地位 B.凝聚贵族统治力量
C.强化皇权主义思想 D.突出儒学正统地位
5.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风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这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 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
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 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
6.雅典法庭民主完全彻底,即无论什么指控,无论有否证据,无论伤害大小,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当时又无现代刑侦手段提供证据,只要通过辩论争取到陪审员同情,就决定了官司的胜负(如“苏格拉底之死”“美妓弗里娜之活”两人皆被指控“亵渎神灵、腐蚀青年”,但结果大相径庭)。材料主要说明了
A.妇女比男子更有权 B.雅典民主存在缺陷
C.辩论决定判决结果 D.审判程序不够规范
7.《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十六尺。”由此可见该法律
A.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极力保护大土地所有制 D.注意维护贵族利益
8.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
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疆城面积成倍扩大 D.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
9.下图所示内容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有关人物状态,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
A.将西方的写实与中国传统写意有机结合 B.说明南朝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人物画为主
C.可作为中原王朝与非洲国家交往的史证 D.是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
10.宋代“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户。对于产牛较少的地区,宋高宗下诏:“京西、淮南贩买耕牛,与免税三年”。这反映出宋代
A.政府拥有雄厚经济实力 B.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畜牧业呈现商品化趋势 D.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11.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
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 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
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 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
12.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13.1074年,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凭证,则允许他人告发,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这表明当时
A.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 B.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C.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 D.商税成为主要收入
14.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这说明启蒙运动
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
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15.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促进了文化认同 B.消除了语言隔阂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强化了中央集权
16.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经济发展落后 B.城邦意识至上 C.贫富差别不大 D.人文思想盛行
17.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例说,在一个小扣针厂,十个工人要协作承担十八种操作工序,他们虽然很穷,必要的机械也很简陋,有人还要兼任不同操作,但只要勤勉工作,这十个人每日可完成多达48000个扣针。据此可知
A.手工工场技艺严重落后 B.机器生产成为普遍现象
C.生产分工促进产业进步 D.工业革命催生自由主义
18.在1649年1月27日宣判查理一世死刑的国王审判委员会会议上,愿意出席法庭的只占全体成员的一半(共135人,67人出席),而且费了好大力量才使他们一致同意。在判决书上同意签字的仅有52个人。这说明英国
A.有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B.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激烈
C.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D.君主立宪制下王权受限
19.市舶司起源于唐朝,初为管理当时开放的海外贸易而设。而根据明朝的相关记载,市舶司“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辨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据此可知,明朝的市舶司
A.成为推行海禁政策的工具 B.进一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C.由经济职能转为政治职能 D.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
20.《农政全书》记载有新的植棉方法,即“张五典种棉法”。它对棉花的制种、栽种气温、土壤选择、根株行距、田间管理、定苗锄耘、打叶掐尖等生产技术都有科学的规定。这表明明代
A.植棉技术有了重大进步 B.棉花种植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C.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D.棉纺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21.下表为部分关键年份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造成的主要政治影响是
A.推动了1832年的议会改革 B.加强了英国国王的经济力量
C.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 D.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22.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23.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 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 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
24.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强调
A.德国应向罗马学习如何征服世界
B.罗马人是世界一体化的伟大先驱
C.征服世界始终是罗马民族的梦想
D.和平方式是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
25.在明朝中后期的山东博平县,“市并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湘鞋,纱裙细垮,酒庐茶肆,异调新声,汩汩浸淫,靡然不振。甚至娇声充溢于乡田,别号下延于乞丐”。这反映出
A.商品经济的发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社会秩序和观念
C.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
D.理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儒学的挑战
26.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27.殷商时代,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被称为“帝”,因此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周代以来,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神本”文化逐渐转为“人本”文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教观念趋于淡化 B.民本思想得到推广
C.理性意识有所增强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8.老子主张“不行而知”,荀子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知识分子非常重视社会实践
B.对知行关系的认识是科学的
C.对知行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刻
D.儒法在知行关系上认识相同
29.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
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
30.唐初有诏令规定男20、女15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这一规定为了
A.规范普通民众生活 B.加强官员监督力度
C.增加户口发展生产 D.强化宗族维系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高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
材料二 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
——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峰研究述论》
材料三 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令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候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4分),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自开商埠(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第二条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凡未经本条款明示授给合众国之各项权力, 司法权及权利,均由各州保留之。
第三条基于共同安全,确保自由与增进各州彼此间及全民福利,各州一致同意成立坚 固之友谊联盟,相互约束,协助抵御所有武力侵略,或以宗教、主权、贸易或任何其他借口 而发起之攻击。
——《邦联条例》
材料三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 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 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 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 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何种政体形式(2分)?该政体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突出弊端是什么?后来是如何解决的?(8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8分)
高三历史第二次质检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C 6.B 7.B 8.D 9.D 10.B
11.C 12.A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A 20.A
21.A 22.B 23.B 24.D 25.B 26.C 27.C 28.C 29.B 30.C
31.(1)背景:海禁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新航路的开辟;明朝政局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影响:白银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商品大量出口(海外市场的拓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异:隆庆开海是一口通商,晚清自开商埠开放地域范围广;隆庆开海主要是因为海禁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晚清自开商埠则是民族危机加深后的调整。
同:都顺应了世界潮流,维护了国家利益;密切了中外联系。
评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促进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国人的危机认同感及对外观念的近代化;
但是晚清自开商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开口岸”和外国经济势力占优势的不利局面;随着自开商埠的增多和地区的扩大,自开商埠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2.(1)政体: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
(2)体制:邦联制。弊端: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十三州各自为政,邦联政府缺乏必要的权力,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解决:实行联邦制。
(3)变化: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措施:形成责任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