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 热点强化特训2 生态脆弱区与生态建设 试卷
展开热点强化特训二 生态脆弱区与生态建设(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9·河南名校联盟调研)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漠沟谷,风沙活动强烈。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漠沙地区。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于2018年4月26日全面开工建设,其中造林种草1 299.14 hm2,封育治理196.60 hm2;沙障52.39 hm2。据此完成1~3题。1.苏达尔沟风沙活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砒砂岩沟壑区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风力 B.防治水土流失 C.减轻沙尘暴 D.增加河流流量 3.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 ( )A.实现苏达尔沟全年有径流 B.有效增加大气降水 C.荒漠化发展速度得到抑制 D.河流结冰期缩短1.A 2.B 3.C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河流流向可以判断,苏达尔沟流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这里地形平坦,植被稀少,春季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土壤疏松,加上冷锋活动频繁的影响,风沙活动频繁,A项正确;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天气较少,B、C两项错误;冬季气温低,土壤处于冻结状态,不易起沙,风沙活动较少,D项错误。第2题,种草并不能削减风力,A项错误;读图可知,砒砂岩沟壑区位于苏达尔沟流域的上游地区,地势较高,河网密集,说明降水相对较多,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水下渗,防治水土流失,B项正确,D项错误;砒砂岩沟壑区地势较高,流水侵蚀强烈,岩石多裸露,沙源较少,因而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不是减轻沙尘暴,C项错误。第3题,读图可知,苏达尔沟下游西岸为流动沙丘区,东岸为灌丛沙地区,该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缓流动沙丘蔓延,C项正确。苏达尔沟为季节性河流,降水稀少且季节变化大,该流域综合治理并不能增加当地的降水量和实现全年有径流,A、B两项错误。河流结冰期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D项错误。(2019·四川自贡第一次诊考)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 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如图示意该试验地位置。据此完成4~6题。4.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A.固定根系 B.保水保肥C.保热保气 D.团粒结构5.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6.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稳定沙丘 B.减弱蒸发C.提供有机质 D.滋生微生物4.B 5.B 6.A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说明在掺入植物纤维和水以前,沙土中是不存在这些物质的,说明沙地缺少保水保肥的功能,故选B项。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②位于黄河附近,有灌溉水源可以利用,推广该技术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且可以防止沙漠向东蔓延,故选B项。第6题,在山区、沙漠地区,植物根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层的沙化及流失,植物根系首要作用为稳定沙丘,故选A项。(2019·广东江门一模)若尔盖湿地(如图所示)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处,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它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若尔盖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据此完成7~9题。7.若尔盖高寒沼泽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泥炭主要是由湖泊沼泽化形成的。湖泊退化后,湖中大量的沼生植物在湖底大量积累。近代,部分沼泽已趋于疏干,其原因有( )①构造运动 ②气候变化 ③人为改造 ④黄河凌汛 ⑤融雪减少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8.若尔盖湿地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其形成并不是因为( )A.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海拔较高,蒸发量小C.植被缺乏,涵养水源能力低D.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9.若尔盖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B.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C.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D.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7.A 8.C 9.C 解析 第7题,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影响,若尔盖沼泽区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地表积水排干,①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水量减少,②正确;人类引水导致水量减少,③正确;该处凌汛不严重,降雪量没有明显减少。①②③正确,故选A项。第8题,若尔盖沼泽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海拔在3 000 m以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湖中有大量的沼生植物,C项叙述不正确,故选C项;海拔较高,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第9题,牛轭湖是平坦地区的河道,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曲流的自然截弯取直在废弃河道上形成的湖泊,多分布在河流的侵蚀岸,即河流的凹岸边,A、B、D三项叙述正确;牛轭湖与河流相通,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大,C项叙述不正确,故选C项。(2019·河北唐山二模)如图示意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的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的退化过程。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与图中显示信息相符的推断是( )A.多年冻土厚度加大 B.多年冻土上限抬升C.多年冻土面积缩小 D.多年冻土下限下降11.多年冻土的变化趋势持续将导致黄河源区占主导地位的高寒草甸( )A.土壤肥力提高 B.草地干化加重C.水源更加充足 D.物种变得丰富10.C 11.B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多年冻土上限下降,下限上升,厚度减小,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面积缩小。第11题,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呈萎缩趋势,将导致占主导地位的高寒草甸水分减少,草地干化严重,物种变得单一,但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二、综合题12.(2019·辽宁大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6年8月份,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位于海拔1 300 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米外露。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如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示意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在工程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预期,预计5~7年后,该工程所用“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1)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 (2)分析上述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3)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这一结论的依据。 (4)说出后期补种灌木等树种的目的。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使吕梁山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严重的水土流失会直接导致吕梁山区河流的含沙量增加,同时短时强降雨后,山地坡度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且水流汇集速度加快,短时间内汇入河流水量增多,使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洪峰提前。第(2)题,植被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山西吕梁山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由材料可知,该工程位于吕梁山区海拔1 300 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快,下渗量少,表层土壤储水少;吕梁山南向坡地位于阳坡,夏秋季阳坡蒸发量大,冬季位于背风坡,降雪较少,冬春季干旱;地处海拔1 300 m坡地,地势较高,且地处偏远,灌溉条件差,养护不便。综上所述可知,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的特性。第(3)题,“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是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经整治后生态环境稳定,生态效果良好。生态袋是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覆盖区地表植被得以恢复,控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山体坡度保持稳定,将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保护完好。 第(4)题,由材料可知,几年后工程所用“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其原因是灌木的环境适应性强及灌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当地的环境干旱,灌木耐旱,需水量较少,易于存活,易于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水土保持能力,使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 (1)流速加快;径流量增大;河水含沙量增大;洪峰提前。(2)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快,地表存水量少;位于阳坡,夏秋季光热充足,地表蒸发量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冬春季节干旱;海拔高,地处偏远,难以进行人工灌溉和养护;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3)山体坡度保持稳定;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内部管道保护完好;地表植被得以恢复。(4)灌木适合当地的干旱环境;提高植被对水土保持的能力;增加和保持生物多样性。13.(2019·广东汕头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瓮河森林湿地地处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境内20多条河流汇入南瓮河,为嫩江的主要发源地。地处多年冻土带,2米以下是永冻层。河谷中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形成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调查发现,森林湿地正在快速地向沼泽化演变,森林萎缩、退化严重,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等情况。该区域森林火灾对沼泽化湿地生成有明显作用,原有沼泽边缘坡度平缓的山麓林地沼泽化严重;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积雪消融时间通常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与火烧前对比,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1)说明冻土层与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关系。 (2)分析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3)分析南瓮河湿地的森林向沼泽化演变的原因。 (4)有人提出排水疏干、控制沼泽自然演替、人工促进林木自然更新的建议。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沼泽的形成与来水多、去水少、排水不畅、下渗少等因素密切相关。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的形成与冻土层的关系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冻土活动层增厚说明该处土壤的蓄水能力更强,径流下渗,则地表融雪径流量减少;重度火烧后,该区域树木枯死,则与火烧前的林区相比,该区域光照更强,蒸发更旺盛,融雪速度更快,融雪期缩短,到了5月,则地表融雪径流量因积雪减少而减少。第(3)题,森林火灾导致林地减少,树木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截流能力下降,枯枝落叶层被大量烧毁,调蓄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增多,山麓坡度平缓,地表水流动缓慢,地表水汇聚;冻土解冻层加深,蓄水能力增强,土层过湿,加剧了地表积水;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森林不断退化,林下植物逐渐被喜湿植物替代,森林最终演化成沼泽。第(4)题,赞成可从湿地的不利影响和林地的有利作用说明,不赞成可从湿地的有利影响和湿地对林地的影响小说明。答案 (1)地处多年冻土带,2米以下是永冻层,河流难以下蚀,侧蚀强烈,河谷宽阔平坦;河网密布,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容易泛滥;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水分大多滞留于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沼泽。(2)重度火烧迹地缺少林木遮荫,太阳辐射增强;蒸发加剧,融雪时间提早,融雪期缩短;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加深,土壤蓄渗能力加大,积雪融水下渗增强;因此5月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3)火灾后植被难以恢复为林地,树木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截流能力下降,枯枝落叶层被大量烧毁,调蓄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增多;山麓坡度平缓,地表水流动缓慢,地表水汇聚;冻土解冻层加深,蓄水能力增强,土壤过湿,加剧了地表积水;森林不断退化,林下植物逐渐被喜湿植物替代,森林最后演化成沼泽。(4)赞成。理由:沼泽地过湿,林木生长的环境恶化,森林退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森林自然生长和更新,维持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稳定;保护森林生物的多样性,避免物种灭绝;林木恢复有利于冻土的保存,保证嫩江水源。不赞成。理由:减少人为干扰,减少对沼泽的生态破坏,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寒温带植物更新缓慢,森林难以恢复;短期内可能造成冻土活动层加深,冻土退化,地表水下渗,嫩江补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