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解题技能提升练——逐一破解常见解题困惑1 作业 ( 通用版)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571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解题技能提升练——逐一破解常见解题困惑1 作业 ( 通用版)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571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解题技能提升练——逐一破解常见解题困惑1 作业 ( 通用版)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571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解题技能提升练——逐一破解常见解题困惑1 作业 ( 通用版) Word版含答案
展开1.复杂材料解读专练——破解“不善于分析复杂材料和微观区域”困惑(2018·全国文综Ⅱ)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答案 1.A 2.D 3.A解析 第1题,A对:关闭自有生产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打造自主品牌和营销方面,可以提高附加值。B错:关闭自有生产厂对降低人工成本没有直接影响。C错:1995年已经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可以看出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D错:关闭自有生产厂对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作用不大,因此加强合作并不是主要目的。第2题,研发中心和总部主要从事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上海相对于温州,科技发达,信息通达度高,市场信息来源广。故选D。第3题,A对:从图中可以看出,M公司在1996年关闭了自有生产厂,后期注重产品的研发、市场信息的获取以及产品的销售等,这说明该企业注重打造自主品牌。B错:该企业关闭自有生产厂说明该企业并不是一直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C、D错:图中没有信息显示M公司在产品款式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投入。(1)问题表现:面对试题没有思路,无从下手。(2)问题成因:没有领会新情境;没有掌握材料所示小区域的特征;不能变通使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不会应用材料信息思考问题。(3)应对策略:增强审题能力,提高从新情境中提取基本知识和要素的能力;练习提升综合把握材料和设问的能力。(2018·天津文综)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A对:由图1某地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草原地区,北部为高山,海拔3700米以上,图2中甲地在海拔0~1000米的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经过,可能为草原,北部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符合题意。B错:由图2可知,乙地海拔在0~1000米,但是乙地离南侧天山较远,不处于山麓地带,因而不可能看到图1中的景观。C错:由图2可知,丙地海拔在3000~5000米,不可能分布有草原景观。D错:由图2可知,丁地位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麓地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不可能有云杉林和高山草甸分布。第2题,该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差异影响,四个地带中云杉林带对水分条件要求最高,因而此地带的年降水量最多。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3~5题。3.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小于北坡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C.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南坡夏季小于冬季4.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B.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C.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D.北坡为背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5.推测该山地( )A.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B.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C.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答案 3.C 4.D 5.B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曲线,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冬季南坡大于北坡,A错。南坡年变化小于北坡,B错。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C对,南坡夏季整体上大于冬季,D错。第4题,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知北坡为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D对。南坡为阳坡,积雪面积小,反射太阳辐射比北坡少,A错。北坡水分条件较好,植物分布一般较多,地面增温速度慢,B错。图中不能体现南坡人类活动少,C错。第5题,该山地南坡、北坡差异明显,山脉应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山脉一般比较东坡、西坡,A、C错。北坡冬季气温垂直递减率小,是阴坡,说明位于北半球,可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B对。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北坡是阳坡,D错。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了一年一度向产卵地的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读“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完成6~8题。6.沙丁鱼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2~4月 B.5~7月C.8~10月 D.11~次年1月7.沙丁鱼迁徙的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8.此时,渔民大规模出海捕鱼最有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A.盛行西风 B.台风C.地震D.暴风雪答案 6.B 7.C 8.A解析 第6题,图示区域位于南纬30°~4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符合“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特征的为西风带控制时,加上冬季此处增强了的西风漂流与暖流交汇,饵料丰富,适合产卵。由此可推知,沙丁鱼迁徙时间为西风带控制的5~7月。第7题,沙丁鱼为冷水鱼,来自较高纬,冬季会沿③线向已降温且饵料丰富的较低纬迁徙。①冬季盛行西北风,不利于其迁徙;②为西风漂流,冬季势力强,水温低;④为由低纬向高纬流向,故③符合。第8题,该纬度台风和暴雪较少,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强劲的西风易给出海船只带来安全威胁。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荔枝口味鲜美,但果实不耐储藏。荔枝生长喜温暖,对温度的要求是年均温18℃~26℃,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来年基本绝收,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界线也是荔枝主产区的分布北界。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长江、赤水河、习水河三江交汇处,与岭南地区(广东、广西一带)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1)合江县的荔枝产区被称为南亚热带的“气候飞地”,冬季气温接近于南亚热带地区,试分析其成因。(2)合江荔枝的产量波动很大,但同类品种的市场售价比岭南荔枝高2~3倍,3年中有1年丰收,就足以弥补歉收两年的损失。从气候条件分析以上现象的原因。(3)很多唐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专家考证,供应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市)的荔枝来自于合江县,而非岭南地区,说明其地理依据。问题②:“锦江(今成都市)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对比说明四川荔枝分布的古今差异及其自然原因。答案 (1)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河谷地区地势低,水域面积大,对大气增温作用显著。(2)荔枝不耐寒,而合江纬度较高,低温冻害天气比岭南地区多,产量波动大。由于热量条件相对不足,合江荔枝生长期较长,品质优良,且上市时间晚,错开了岭南荔枝大批上市时间,价格较高。(3)问题①:合江与长安距离较近;岭南与长安距离遥远,沿途多山地,交通不便;古代冷藏保鲜技术落后。问题②:范围缩小,位置南移。唐代气候比现在温暖,纬度更高的成都可以种植荔枝;随着气候变冷,荔枝分布位置南移。10.(2018·湖北七市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答案 (1)特点:海拔1100m以下,积雪覆盖面积不变;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面积下降;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增加。(2)高海拔地区全年气温低,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的影响小;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风速越大),积雪的升华量越大;高海拔地区冬季多大风,部分区域的积雪被强风搬运至别处,积雪覆盖面积下降。(3)季节:夏季(或夏秋季)。原因:冰川堆积和冻融风化作用显著,多松散冰碛物;地势起伏大,多沟谷;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携带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