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常用计量 作业(全国通用) (4)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常用计量 作业(全国通用) (4)第1页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常用计量 作业(全国通用) (4)第2页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常用计量 作业(全国通用) (4)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常用计量 作业(全国通用) (4) 练习

    展开

    化学常用计量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1.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92 g的和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
    B.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 L
    C.0.25 mol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5
    D.在反应中,每生成3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6
    2.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和含有的质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于足量盐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3.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入的分子数比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的摩尔体积比的摩尔体积小
    D.甲中的密度比乙中的密度小
    4.某溶液中(假定不考虑水解因素)仅含有四种离子,其中与的个数之比为4:5,则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不是( )
    A.8:3 B.3:2
    C.2:3 D.1:3
    5.把含有和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B.
    C. D.
    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参加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市场买回的试剂标签上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18.4和6.3
    B.各取5 mL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6.45
    C.各取5 mL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ω()12.5%
    D.各取10 mL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
    8.实验室需要配制0.50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质量的几片纸片。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的质量为_________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固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_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

    (6)定容,摇匀。
    (7)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9.软锰矿(主要成分,杂质金属元素等)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反应可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质量为17.40 g纯净最多能氧化_________L(标准状况)。
    (2)已知:,pH=7.1时开始沉淀。室温下,除去溶液中的(使其浓度小于),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_。
    (3)下图可以看出,从和混合溶液中结晶晶体,需控制结晶温度范围为_________。

    (4)准确称取0.171 0 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和溶液,加热使全部氧化成,用c()=0.050 0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被还原为),消耗溶液20.00 mL。计算样品的纯度(请给出计算过程)。
    10.白玉的化学式可用表示(也可用的氧化物表示)。(1)取8.10 g白玉粉末灼烧至恒重,固体减少了0.18 g,则白玉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2)另取4.05 g白玉粉末加入100 mL 1的盐酸中充分溶解,最终得不溶氧化物2.40 g,过滤,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往其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得到气体336 mL(标准状况下)。则①p=_________; ②白玉的化学式(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___。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
    易错起源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例1.已知ag含有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 B.
    C. D.
    【变式探究】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则表示的是( )
    A.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B.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C.1 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
    D.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易错起源2、阿伏加德罗定律
    例2.等温等压下,有质子数相等的三种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之比为13:13:14 B.密度之比为14:14:13
    C.质量之比为1:1:1 D.原子数之比为1:1:1
    【变式探究】
    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
    易错起源3、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例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氧分子与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为8:1
    B.100 mL1.0溶液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C.标准状况下,11.2 L中含有键的数目为2
    D.个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变式探究】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g铁粉与50 mL4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5
    B.常温下1 L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0.1
    C.标准状况下,8.96 L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
    D.1.2 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4
    易错起源4、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
    例4.在标准状况下,将气体(摩尔质量为)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易错练兵,虎口脱险】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个分子
    B.0.012 kg中含有约个碳原子
    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和1 mol
    D.1 mol含有约个电子
    2.已知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 g B.32 g
    C.64 D.32
    3.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氦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0D B.10D
    C.5D D.2.5D
    4.标准状况下,a L气体和b L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 L气体Z,若2a=6b=3c,则Z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5.下列关于0.1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的质量为10.6 g
    B.1 L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的是( )
    A.10 g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的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7.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氧分子与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比为1:2
    B.1 mol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
    C.标准状况下,11.2 L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
    D.0.1 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3
    8.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B.锌从盐酸中置换出1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C.4.4g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1
    D.1溶液中含有的数为2
    9.将标准状况下的a L(g)溶于100 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B.将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俯视液面
    D.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水到刻度线
    11.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1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浓度的五种离子:0.4、0.2、0.2、0.6、M,则M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
    A.0.6 B、0.2
    C.0.4 D.0.4
    13.(1)某实验室要用90 mL1.00的溶液。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
    ①除了要使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
    ②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________g。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①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实验操作的名称:a_________、c_________。
    ②在3 mL碘水中,加入1 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是_________。(注:下图试管中深色区为紫红色溶液)

    14.已知500 g的稀硫酸与0.5 mol锌恰好完全反应。
    试求:
    (1)生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为多少升?__________。
    (3)原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答 案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1~5.ABDCD 6~7.DB
    8.(1)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14.6
    (3)①;②左盘
    (4)搅拌,加速溶解
    (5)玻璃棒;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7)偏低
    9.(1)4.48
    (2)5.0<pH<7.1
    (3)高于60℃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守恒:
    ,根据元素守恒,
    ,纯度是:。
    10.(1)810
    (2)①;8;②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
    易错起源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例1.C
    【变式探究】B
    易错起源2、阿伏加德罗定律
    例2.B
    【变式探究】D
    易错起源3、 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例3.D
    【变式探究】C
    易错起源4、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
    例4.B
    【易错练兵,虎口脱险】
    1~5.ADBCA 6~10.CACDC 11~12.BC
    13.(1)①100 mL容量瓶;②4.0
    (2)①萃取;分液;②D
    14.(1)0.5 mol;
    (2)11.2 L
    (3)9.8%
    解 析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1.

    2.
    解析:A.1 mol普通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8NA,1 mol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10NA,所以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错误;B.乙烯、丙烯都属于烯烃,分子式符合CnH2n,最简式是CH2,所以若二者的质量相等,含最简式的个数相等,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也相等,正确;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分子数相同,但是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所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D.盐酸与Fe反应时生成的是FeCl2,与Al发生反应生成AlCl3,故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
    3.

    4.
    解析:假设钾离子为4摩尔,则镁离子为5摩尔,硝酸根离子为x mol,硫酸根离子为y mol,根据电子守恒分析,4+5×2=x+2y即x+2y=14.当x=8时,y=3,故A正确;若x=6时,则y=4,故B正确;若x=2时,则y=6,C项错误,D正确故选C.
    5.
    解析: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Mg2++2OH-===Mg(OH)2↓、Ba2++SO===BaSO4↓可知原溶液中n(Mg2+)= mol=a mol、n(SO)=2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K+)=2n(SO)-2n(Mg2+)=2(2b-a) mol。
    6.
    解析:反应物甲消耗25 g-11 g=14 g,生成丁的质量为22 g-5 g=17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 g,未测值为15 g-3 g=12 g,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丙未参与反应,但不一定是催化剂。
    7.

    8.
    9.
    10.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
    易错起源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例1.
    解析由n==可知,NA===mol-1.
    【变式探究】
    解析X除以NA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M表示其质量;最后除以V为1L该气体的质量。
    【名师点睛】
    1.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易混点
    (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或kg·mol-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同一个物理量。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2)熟记几组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①H2SO4和H3PO4(98g·mol-1);②Mg3N2和CaCO3(100g·mol-1);③CO、N2、C2H4(28g·mol-1)。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摩尔质量
    (1)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1.
    (2)表达式:M=。
    2.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②微粒间距的大小(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
    ③微粒的数目(物质的量的大小)
    (2)气体摩尔体积
    ①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标准状况下,Vm约为22.4L·mol-1.
    ②基本关系式
    n===。
    ③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易错起源2、阿伏加德罗定律
    例2.
    B项,CO、N2、C2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1、28g·mol-1、26g·mol-1,等温等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ρ=知,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密度之比为28∶28∶26=14∶14∶13,故B正确;C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CO、N2、C2H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1、28g·mol-1、26g·mol-1,根据m=nM知: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质量之比为28∶28∶26=14∶14∶13,故C错误;D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1分子CO、N2、C2H2分别含原子数为2、2、4,所以三种气体原子数之比为1∶1∶2,故D错误。
    【变式探究】
    答案D

    【名师点睛】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
    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p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V相同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p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特别提醒】对于同一种气体,当压强相同时,密度与温度成反比例关系。
    易错起源3、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例3.

    【变式探究】
    解析A项,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2+,所以转移电子数应为0.1NA,错误;B项,在pH=13的NaOH溶液中,c(H+)水=10-13mol·L-1,所以1LpH=13NaOH溶液中,n(H+)水=10-13mol,错误;C项,根据2H2+O2===2H2O、2CO+O2===2CO2,标准状况,8.96L(即0.4mo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数目为0.2NA,正确;D项,1.2g金刚石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2NA,而1.2g的石墨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15NA,所以1.2g的该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应在0.15NA~0.2NA之间,错误。
    【名师点睛】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
    一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二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mol·L-1的Ba(OH)2溶液,c(OH-)=0.1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分类”比较,突破“电子转移”判断陷阱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
    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作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4)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易错起源4、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
    例4.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2.仰视、俯视的分析

    结果: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
    【易错练兵,虎口脱险】
    1.
    解析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等,故A项错误;0.012kgC­12中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B项正确;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1molNe含有约6.02×1024个电子,D项正确。
    2.

    3.
    解析设n(A)=2mol,则A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混合气体)=5mol,M(混合气体)=DM(He)=4Dg·mol-1,则m(混合气体)=n(混合气体)·M(混合气体)=5mol×4Dg·mol-1=20D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A)=m(混合气体)=20Dg,M(A)==10Dg·mol-1,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D.
    4.
    解析由V1/V2=n1/n2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2XmYn,得m=3,n=1.
    5.

    6.
    解析A项,c(NaOH)==1 mol·L-1;B项,c(H2SO4)==1 mol·L-1;C项,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50 mL,NaNO3的浓度也不是1 mol·L-1;D项,c(HCl)==1 mol·L-1
    7.

    8.
    解析气体所处状态非标准状况,A错误;锌置换出1mo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错误;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D错误。
    9.
    解析溶液的体积:
    V=×10-3L·mL-1,n(HCl)=,
    则c(HCl)==mol·L-1.
    10.

    11.
    解析A项,托盘天平称量时,应为“左物右码”,错误;B项,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正确;C项,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D项,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错误。
    12.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M带有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和离子共存可知C项正确。
    13.

    14.
    解析Zn+H2SO4===ZnSO4+H2↑
    0.5mol0.5mol0.5mol
    则V(H2)=0.5mol×22.4L·mol-1=11.2L;
    w (H2SO4)==9.8%。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