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化学】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
    【化学】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
    【化学】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Fe-56 Al-27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氯化氢的电子式为:
    C.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
    D. 含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
    【答案】D
    【详解】A.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 氯化氢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故C错误;D. 含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故D正确;答案:D。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漂白粉、王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 ②化合物: CaCl2、NaOH、 HCl、HT③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④电解质:胆矾、碳酸钡、冰醋酸、氧化钾 ⑤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泥
    A. ①②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详解】①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构成的为混合物。其中冰为固体水,故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①错误;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而HT是由一种元素形成的氢气,为单质,②错误;③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碳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③正确;④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等,故胆矾、碳酸钡、冰醋酸、氧化钾均为电解质,④正确;⑤所谓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而光导纤维、水晶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不是硅酸盐,⑤错误;答案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
    B.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D. 因为3O2=2O3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答案】D
    【详解】A.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能量变化,是物理变化,A错误;
    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氯化铵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在室温下发生,不需要加热条件,B错误;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C错误;
    D.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氧气能量比臭氧低,臭氧比氧气活泼,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B. 电子从铁棒经外电路流向碳棒,再经稀硫酸流向铁棒,形成闭合回路
    C. 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D. 总反应为Fe+H2SO4= FeSO4+H2↑
    【答案】B
    【详解】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故A正确;B.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铁棒)流出,沿导线流回正极(碳棒),电子不能通过稀硫酸,故B错误;C.铁棒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棒做正极,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负极反应:Fe-2e-= Fe2+,正极反应:2H++2e-=H2,总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故D正确;答案:B。
    5.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为零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 NO的同时,生成x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υ(NH3)=3υ(H2O)
    【答案】B
    【详解】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能为零,故A错误;B.根据4NH3(g)+5O2(g)4NO(g)+6H2O(g)反应,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H3表示逆反应,生成xmolNO都表示正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正确;C.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加容器体积,各组分浓度都减小,因此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更大,平衡正向移动,故C项错误;D. υ(NH3):υ(H2O)=4:6=2:3,故D项错误。答案为B。
    6.下列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 Fe3+、Na+、Cl-、NO3- B. H+、NH4+ 、NO3- 、I-
    C. NH4+、K+、NO3- 、SO42- D. K+、NH4+ 、NO3- 、OH-
    【答案】C
    【详解】A、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含Fe3+,故不选A;
    B. H+、NO3-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故不选B;
    C. NH4+、K+、NO3- 、SO42-在溶液中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C;
    D. NH4+、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D。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 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 FeCl3 腐蚀电路板:Fe3++Cu=Fe2++Cu2+
    C. Cl2 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D. 石灰石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答案】A
    【详解】A. Na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故A正确;
    B. FeCl3 腐蚀电路板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2Fe3++Cu=2Fe2++Cu2+,故B错误;
    C. Cl2 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 ⇌ H++Cl-+HClO,故C错误;
    D. 石灰石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D错误。
    8.已知5KCl + KClO3 +3H2SO4==3Cl2 ↑+ 3K2SO4 + 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2SO4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 1mol KClO3 参加反应时有5mol电子转移
    C. KClO3是氧化剂
    D.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5
    【答案】D
    【详解】A.反应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氯化钾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氯酸钾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氯化钾是还原剂,氯酸钾是氧化剂,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正确;
    B.1molKClO3参加反应时有1mol×(5-0)=5mol电子转移,B正确;
    C.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则KClO3是氧化剂,C正确;
    D.KCl为还原剂,被氧化,KClO3是氧化剂被还原,由反应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D错误;
    答案选D。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5mol含中子数为8NA
    B. 常温下,1 mol NH4Cl含共价键数目为5NA
    C. 足量的Cu与含溶质1mol的浓H2SO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 11.2L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目为0.5NA
    【答案】A
    【详解】A.质子数16,中子数是16,所以0.5mol含中子数为8NA,故A正确;B.1molNH4Cl含N-H共价键4mol,所以1molNH4Cl含共价键数目为4NA,故B错误;C.足量的Cu与含溶质1mol的浓H2SO4反应,由于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所以足量的Cu与含溶质1mol的浓H2SO4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故C错误;D. 11.2LH2和O2的混合气体,没指明状态,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答案为A。
    10.金属钛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 )
    A. 和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C. 和互称为同位素 D. 和为同一核素
    【答案】C
    【详解】A、和中均含有22个质子而不是中子,选项A错误; B、和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B错误;C、和质量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种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选项C正确;D、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C。
    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氢氧化亚铁
    B.石油的蒸馏
    C.分离苯和水
    D.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制取氢氧化亚铁需要隔绝空气,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管应该伸入液面下,故A错误;B.根据沸点不同将石油分馏得到不同的物质,所以石油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故B错误;C.因为苯的密度小于水,所以苯在上层,故C错误;D.属于Fe-Cu/H2SO4(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根据原电池原理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作负极,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能判断出金属性Fe>Cu,故D正确;答案:D。
    12.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对A、B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一定是第2周期的元素 B. 一定是同一主族的元素
    C. 都是非金属元素 D. 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
    【答案】D
    【详解】A、A是氧元素,处于第二周期,B是Li或Si元素,Li处于第二周期,Si处于第三周期,故A错误;B、A是氧元素,处于第ⅥA族,B是Li或Si元素,Li处于IA族,Si处于ⅣA族,故B错误;C、A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是Li或Si元素,Li属于金属元素,Si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A是氧元素,B是Li或Si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锂、二氧化硅,故D正确;答案:D。
    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中的化学键形成
    D. 极性键、非极性键和氢键等都属于共价键
    【答案】D
    【详解】A.化学键是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故A项正确;B.化学键中离子键使离子相互结合,共价键使原子相互结合,故B项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故C项正确;D.极性键、非极性键都属于共价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D错误;答案:D。
    14.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有毒元素氡()。下列关于氡气的性质推测合理的是( )
    A. 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B. 比较活泼,能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
    C. 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 包含有范德华力、非极性键等作用力
    【答案】C
    【详解】Rn的质子数为86,Rn原子核外有86个电子,R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性质较稳定,不易与O2等非金属单质、Na等活泼金属发生反应,A、B项错误,C项正确;Rn属于单原子分子,包含有范德华力,不包含非极性键,D项错误;答案:C。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 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Ⅵ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D. 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答案】B
    【详解】A.因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则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 B.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这10个纵列的元素都为过渡元素,故B正确; C.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Ⅵ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难得到电子,故C错误; D. 零族元素的氦属于第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D错误;答案:B。
    16.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 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B. 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
    C. 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D. 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铍(Be)和镁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原子半径Mg>Be,所以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正确;B.砹(At)是第六周期第VIIA的元素,由于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已收到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小,IH不稳定,容易分解,HAt的稳定性比HI还小,因此砹的氢化物不稳定,正确;C.硒与硫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小,因此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性差,错误;D.锶和钙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半径Sr>Ca,所以元素的金属性Sr>Ca,则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碱性强,正确。
    17.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现有四种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Z、W处于同周期且族序数相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非金属性:X>W
    B. 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 Z、W的简单离子半径:ZS,所以HCl的稳定性比H2S强,故A正确;B. X为O,Y为Na,X与Y可以形成Na2O、Na2O2,两者都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 O2->Na+>Al3+,故C错误;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发生反应: NaOH+Al(OH)3=NaAlO2+2H2O,故D正确;答案:C。
    19.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X的单质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B. W的氢化物水溶液可以用于刻蚀玻璃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
    D. 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
    【答案】D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知:X是Al元素、Y是P元素、Z是S元素、W为F元素;A. X是Al,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故A正确;B.W为F元素,氢化物为HF,其水溶液为氢氟酸,可以和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HF用于刻蚀玻璃,故B正确;C. W为F元素,Y是P元素,非金属性F>P,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PH3,故C正确;D、W为F元素,Z是S元素,非金属性F>S,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为:F-”、“”、“”、“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