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2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2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32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卷
展开
吉林省蛟河市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指定区域,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1.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 ( )A.O2、O3 B.H 2、D 2 C.、 D.H、D、T2.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气 B.四氯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4.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5.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3CO(g)+Fe2O3(s)===3CO2(g)+2Fe(s) 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0,ΔH3<0 B.ΔH2>0,ΔH4>0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D.CO(g)+H2O(g)===CO2(g)+H2(g) ΔH>0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 ΔH=-296.8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应热)8.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现己知N2(g)和H2(g)反应生成1 mol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则N-H键键能为 ( ) A. 248kJ/mol B. 391kJ/mol C. 862kJ/mol D. 431kJ/mol9.一定温度下和一定体积下,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2mol AB3 B.2v 正(B2)=3 v逆 (AB3) C.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10.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 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11.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12.在溶液中,CaCl2+CO2+H2O=CaCO3↓+2HCl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原因是该反应的 ( )A.ΔH >0 ΔS>0 B.ΔH<0 ΔS<0 C.ΔH<0 ΔS>0 D.ΔH >0 ΔS<0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项目CO2H2COH2O甲amolamol0mol0mol乙2amolamol0mol0mol丙0mol0molamolamol丁amol0molamola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1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NO2气体,建立平衡:2NO2 N2O4,测得NO2转化率为a%,在温度、体积不变时,再通入1mol NO2,待重新建立平衡时,测得NO2转化率为b%,a与b比较 (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第Ⅱ卷 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16.(15分)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种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e的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1 gX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142.9kJ热量,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7.(26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硫与氯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填标号)。A.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有黄色浑浊出现 B.比较次氯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C.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硫和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D.还原性:H2S>HCl(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 %,反应平衡常数K= 。(可用分数表示)②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 α1,该反应的△H 0。(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_ (填标号)A.H2S B.CO2 C.COS D.N218.(14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石油和煤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甲醇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O(g)+2H2(g) CH3OH(g) △H<0来合成甲醇。(1)经研究发现在230℃~270℃时合成最为有利。为探寻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分别在230℃、250℃和270℃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3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填字母); 从提高CO转化率的角度等综合分析,该温度下工业生产适宜采用的合成气组成n(H2):n(CO) 的比值范围是 (填字母) 。A.1~1.5 B.2.5~3 C.3.5~4.5 (2)制甲醇所需要的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H2O(g)+CO(g)H2(g)+CO2(g) △H<0,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温度下,若起始时c(CO)=2mol·L—1,c(H2O)=3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CO的浓度为1mol·L—1,则此时该反应v(正) v(逆)(填“>”、“<”或“=”)。②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甲醇是一种化工原料,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 △H=-90.8kJ·mol—1。若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甲乙丙反应物投入量1molCO、2molH21mol CH3OH2molCO、4molH2CH3OH的浓度(mol/L)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Q1 kJ吸收Q2 kJ放出Q3 kJ① 容器内压强P:P甲、P乙与P丙的关系是 (用“>”、“<”或“=”表示);② 变化的热量数值Q中, Q1 与Q2的和是 (填具体数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CBBCACBBBDDCAB二、填空题 (共55分)16.(15分)(1)第三周期、第ⅢA族(3分)(2)O2- >Na+ (3分) HClO4>H2SO4(3分) (3)(3分) (4)H2(g)+1/2O2(g)=H2O(l) △H=-285.8KJ/mol;(3分)17. (26分) (1)B(2分) (2)H2O(l)=H2(g)+1/2O2(g) △H=+286KJ/mol(3分)H2S(l)=H2(g)+S(s) △H=+20KJ/mol(3分)系统Ⅱ(3分)(3)2.5(3分) 1/351或2.8X10-3 (3分) >(3分) > (3分) ③B(3分)18.(14分)(1)X(2分) B(2分)(2) >(2分) 增大(2分)(3)P甲 = P乙 <P丙 或(2P甲 =2 P乙 >P丙)(3分)(4)90.8(3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