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22道小题,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气体呈红棕色的是( )
A. Cl2 B. SO2 C. NO2 D. CO2
【答案】C
【详解】通常, Cl2为黄绿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SO2、CO2为无色气体。
本题选C。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氯 B. 稀硫酸 C. 漂白粉 D. 氯水
【答案】A
【详解】液氯中只有氯分子,属于纯净物。稀硫酸、氯水都是水溶液,漂白粉含有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它们都是混合物。
本题选A。
3.下列选项中,不包含在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是( )
A. PM2.5 B. CO2 C. SO2 D. NO2
【答案】B
【详解】空气质量报告是根据某地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2.5等)的浓度,再换算成空气污染指数而发布的,其中不包括CO2。
本题选B。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氢氧化铁胶体 B. 硫酸铜溶液 C. 蔗糖溶液 D. 氯化钾溶液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选A项;
B.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项;
C.蔗糖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项;
D.氯化钾溶液不是胶体,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答案为A。
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Fe B. NaOH C. KCl溶液 D. C2H5OH
【答案】B
【详解】电解质概念包含三个要点:必须是化合物,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自身电离生成了自由离子。酸、碱、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电解质。Fe为单质、KCl溶液为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C2H5OH水溶液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本题选B。
6.已知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有毒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密度>1 g/cm3,沸点约为76.8℃。要从水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里将四氯化碳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过滤 B. 分液 C. 蒸馏 D. 萃取
【答案】B
【详解】四氯化碳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它与水组成的混合物有分层现象,最适合用分液方法分离。本题选B。
7.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离子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答案】C
【详解】A项:氢气燃烧生成水、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都是化合反应,只有前者有化合价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碳酸钙溶于盐酸,都是离子反应,只有前者有化合价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项: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
D项: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一定有化合价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C。
8.下列物质中,常用作氧化剂的是( )
A. Na2SO4 B. H2 C. Na D. KMnO4
【答案】D
【详解】Na2SO4中各元素价态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主要发生非氧化还原以应;H2易失电子,形成稳定的+1价,主要表现还原性;Na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电子,表现还原性;KMnO4中锰元素为最高+7价,易得电子,是常用的强氧化剂。
本题选D。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8gN2含分子数目为NA
B. 1L 0.1 mol/L KCl溶液中,含K+的数目为0.1 NA
C. 标准状况下,11.2LH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A
D. 1 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数的总数为NA
【答案】C
【详解】A项:28gN2含1molN2,分子数目为NA,A项正确;
B项:1L 0.1 mol/L KCl溶液中有0.1 mol KCl,K+数目为0.1 NA,B项正确;
C项:标准状况下水非气体物质,11.2LH2O 不是0.5mol,所含原子数目不是1.5 NA,C项错误;
D项:Na2O2中阴离子为O22-,1 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总数为NA,D项正确。
本题选C。
10.下列仪器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需要的是( )
A. 烧杯 B. 容量瓶
C. 胶头滴管 D. 分液漏斗
【答案】D
【详解】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要在烧杯中进行;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或定容时需用胶头滴管;使溶液体积符合要求必须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需要分液漏斗。
本题选D。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 Ag ++Cl-= AgCl↓
B. 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CO32-+ 2H+= H2O + CO2↑
C.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氧化铁): Fe2O3+ 6H+ = 2Fe3+ + 3H2O
D. 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一氧化氮: 3Cu+ 8H+ + 2NO3-= 3Cu2+ +2NO↑+ 4H2O
【答案】B
【详解】A项: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只有AgCl不溶于水,不能拆写,A项正确;
B项: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拆写,应写为CaCO3+ 2H+= Ca2++H2O + CO2↑,B项错误;
C项:铁锈(氧化铁)为氧化物,不能拆写,C项正确;
D项:铜与稀硝酸反应中只硝酸、硝酸铜可拆写,D项正确。
本题选B。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里大量共存的是( )
A. H+、NH4+、SO42-、Cl- B. K+、Fe3+、OH-、SO42-
C. Na+、H+、HCO3-、Cl- D. Ca2+、Na+、CO32-、NO3-
【答案】A
【详解】A项:四种离子彼此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
B项:Fe3+与OH-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
C项:H+与HCO3-生成CO2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项:Ca2+与CO32-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本题选A。
1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②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B. 图②中钠四处游动并嘶嘶作响,说明反应产生了气体
C. 图③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D.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a+ 2H+=2Na+ + H2↑
【答案】D
【详解】A项:图②中钠熔成小球所需热量必为反应放出,此时水未沸腾,则钠的熔点低于100℃,A项正确;
B项:图②中钠球游动是反应产生气体的推动,B项正确;
C项:图③中是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C项正确;
D项:水是氧化物、也是难电离物质,不能拆写,应写成 2Na+ 2H2O=2Na+ +2OH-+ H2↑,D项错误。
本题选D。
1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 Na2CO3> NaHCO3
B. 二者的溶液可用加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区别
C.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一样多
【答案】B
【详解】A项:通常,NaHCO3溶解度较小,A项正确;
B项: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和水,CO32-再与Ca2+生成CaCO3白色沉淀。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别,B项错误;
C项:加热固体混合物时,NaHCO3可完全分解生成Na2CO3,C项正确;
D项:据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CO2,D项正确。
本题选B。
15.依据已有知识,下列各组溶液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的是( )
A. Na2CO3、NaCl B. KCl、NaCl
C. CaCl2、 NaCl D. Na2CO3、 CaCl2
【答案】B
【详解】A项:Na2CO3、NaCl中阳离子都是钠离子,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A项不符合题意;
B项:KCl、NaCl中阴离子相同,阳离子K+、Na+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B项符合题意;
C项:CaCl2、NaCl中阴离子相同,阳离子Ca2+、Na+可用焰色反应鉴别,也可用Na2CO3溶液鉴别,B项不符合题意;
D项:Na2CO3、CaCl2中,阴离子可用盐酸鉴别,阳离子可用焰色反应或Na2CO3溶液鉴别,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B。
16.合金材料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不锈钢 B. 水银 C. 黄铜 D. 生铁
【答案】B
【详解】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钢是含碳量0.03%~2%的铁合金,不锈钢是另加铬、镍元素的特种钢;生铁是含碳量2%~4.3%的铁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故不锈钢、生铁、黄铜都是合金。水银是金属汞的俗名,是纯金属,不是合金。
本题选B。
1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HNO3可以制化肥、农药 B. NH3作制冷剂
C. Fe3O4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 Na2O2用作供氧剂
【答案】C
【详解】A项:HNO3可以制得KNO3、NH4NO3等化肥,也是制农药的原料,A项正确;
B项:液态NH3气化时吸收大量热,可作制冷剂,B项正确;
C项:Fe3O4为黑色晶体,不能作红色油漆和涂料。C项错误;
D项:Na2O2与二氧化碳、水反应都能放出氧气,用作供氧剂,D项正确。
本题选C。
18.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方法
现象
结论
A
观察氯水颜色
氯水呈黄绿色
氯水中含Cl2
B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水中含HClO
C
向红色纸条上滴加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变成棕黄色
氯水具有氧化性
【答案】B
【详解】A.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呈浅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氯气,故A正确;
B.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氯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红色纸条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是因为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说明氯水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19.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关闭阀门A时,试管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打开阀门A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B瓶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Na2CO3溶液 D. 饱和NaCl溶液
【答案】C
【详解】打开阀门A,氯气不经B中溶液,与C中的湿润布条的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关闭阀门A,C中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说明氯气被B中溶液吸收。选项中只有Na2CO3溶液吸收氯气,生成CO2。
本题选C。
20.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罐车装运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答案】A
【详解】常温下,铝、铁与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与酸的进一步反应,即金属被钝化。据此,可用铁罐车装运浓硫酸。
本题选A。
21.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加稀HNO3,另一只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 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具有还原性
B. 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是同种物质
C. BaCl2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具有两性
D. 升高pH时,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答案】C
【详解】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是弱酸,故SO2通入BaCl2溶液不会生成BaSO3和HCl。SO2通入BaCl2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SO2被稀硝酸氧化为SO42-,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再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故A、B项正确,C项错误。H2SO3水溶液中存在两步电离,升高pH时,促进电离,SO32-浓度增大,D项正确。
本题选C。
22.除去粗盐中的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Mg2+的主要反应: Mg2++ 2OH-=Mg(OH)2↓
B. 试剂①一定不是Na2CO3溶液
C. 检验SO42-是否除净:取少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 滤液加稀盐酸时只发生反应: H+ +OH- =H2O
【答案】D
【详解】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为Ca2+、Mg2+和SO42-,可分别用过量的Na2CO3、NaOH、BaCl2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A项正确)。多余的CO32-、OH-可用稀盐酸去除(D项错误),多余的Ba2+可用Na2CO3去除,故Na2CO3溶液需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B项正确)。为防止某些沉淀溶解于盐酸,则加入稀盐酸前应进行过滤。检验SO42-时,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C项正确)。
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8道小题,共56分)
23.生活中常见下列用品:①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②洁厕灵 (有效成分是盐酸)③食盐④小苏打。
(1)次氯酸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②中HCl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属于盐或有效成分是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水溶液呈碱性的是84消毒液和____________(填序号)。
(5)①与②混合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NaClO (2). HCl===H++Cl- (3). ①③④ (4). ④ (5). 2H+ +Cl-+ClO- = Cl2↑+H2O
【详解】(1)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2)HCl是强酸,其电离方程式是HCl===H++Cl-。
(3)属于盐或有效成分是盐的有①NaClO、③NaCl、④NaHCO3。
(4)水溶液呈碱性的是NaClO和NaHCO3。
(5)①与②混合生成的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H+ +Cl-+ClO- = Cl2↑+H2O。
24.实验室制H2的化学反应是Zn + H2SO4 = ZnSO4 + 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若反应生成1 mol H2, 则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答案】(1). H2SO4 (或H+) (2). Zn (3). 2 mol
【详解】反应中,H2SO4 中+1价H得2个电子生成H2,H2SO4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Zn失2个电子生成Zn2+,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1 mol H2。
25.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验证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请回答:
(1) 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证明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答案】(1). 2NaHCO3Na2CO3+H2O+CO2↑ (2). a变浑浊、b未变浑浊
【详解】(1) NaHCO3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2)加热时,外面大试管的温度比里面小试管的温度稍高,若大试管内放Na2CO3,与之相连的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分解;同时,小试管内放NaHCO3,与之相连的a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碳酸氢钠较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证明热稳定性Na2CO3强于NaHCO3的实验现象是a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6.Fe与水蒸气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C的作用是除杂,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4)在D处玻璃管口点燃生成的气体前,必须对该气体进行_________。
【答案】(1). 持续提供水蒸气 (2). 3Fe + 4H2O(g) Fe3O4+ 4H2 (3). 碱石灰(或P2O5等) (4). 验纯
【详解】(1)主体反应中,反应物铁放在装置B的直形玻璃管中,则装置A持续提供水蒸气。
(2)加热时,铁与水蒸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则B中的反应为3Fe + 4H2O(g) Fe3O4+ 4H2。
(3)主体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未反应的水蒸气,则C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可使用碱石灰或P2O5等。
(4)在D处玻璃管口点燃生成的氢气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27.某“铁基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Fe粉,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Fe粉会变质为Fe2O3。将一包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脱氧剂用稀盐酸浸泡,浸泡过程中粉末表面有大量细小无色气泡产生。
(1)溶液中的反应有: Fe+2H+=Fe2++H2↑、 Fe2O3+6H+ =2Fe3++3H2O、________
(2)甲同学用如下方法验证了溶液中Fe2+的存在: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某试剂X,出现白色沉淀,并很快变为灰绿色,将沉淀倾倒在滤纸上,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试剂X为_______。滤纸上沉淀变化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乙同学另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氯水后溶液呈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滴加氯水后溶液变黄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丙同学认为Fe3+不一定是由氯水反应得到的,理由是__________,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
【答案】(1). 2Fe3+ +Fe===3Fe2+ (2). NaOH溶液(或氨水等) (3). 4Fe (OH)2 +O2+2H2O===4Fe(OH)3 (4). 2Fe2+ +Cl2===2Fe3++2Cl- (5). 原上层溶液中含Fe3+ (6). 先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变红
【详解】(1)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脱氧剂含Fe和Fe2O3,用稀盐酸浸泡发生的反应有 Fe+2H+=Fe2++H2↑、 Fe2O3+6H+ =2Fe3++3H2O、2Fe3+ +Fe=3Fe2+。
(2)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逐渐变为红褐色,是白色的Fe(OH)2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则试剂X为NaOH溶液(或氨水等),沉淀变化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 +O2+2H2O=4Fe(OH)3。
(3)据(1)中反应,上层溶液中有Fe2+、可能有Fe3+,滴加氯水溶液呈黄色的方程式2Fe2+ +Cl2===2Fe3++2Cl-。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则Fe3+可能是原溶液中的,或由氯水反应生成的。若先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后滴加氯水溶液变红,则Fe3+是氯水氧化Fe2+生成的。
28.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备NH3
①NH3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填序号),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NH3,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研究NH3与NO2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溶液倒吸入Y管
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 c→d→f→e→i (4). 颜色变浅 (5). 8NH3+6NO27N2+12H2O (6). 当产物H2O变为液态时,反应过程中气体分子数(气体物质的量)减少,恢复原体积时装置中气压小于大气压,溶液会倒吸。
【详解】(1)①加热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备NH3,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固固加热制气型装置A,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上述方法制得的氨气中含有少量水蒸气,要收集干燥的NH3,需用C装置进行干燥,再用D装置收集。NH3会污染空气又极易溶于水,使用F装置吸收多余氨气并防止倒吸。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d→f→e→i。
(2)①注射器X中的NH3缓慢进入Y管中,与红棕色的NO2反应生成N2和水,使气体颜色变浅。②配平得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2O。
③当注射器活塞回到原处、装置恢复到室温(生成的水为液体)时,因反应使气体物质的量减少,此时装置内气体压强比反应前小,打开K2,Z中NaOH溶液会倒吸至Y中。
29.甲、乙两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制备SO2并探究其性质。(夹持装置已略去)
I.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试管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欲证明品红褪色的原因是SO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及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II.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B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但可溶解于盐酸。
(4)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⑤中产生了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是___________。
(6)经过分析,乙组同学认为装置中的空气是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他们在不改变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加入了某操作过程,证实了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他们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答案】(1). Cu + 2H2SO4(浓)CuSO4+SO2↑+ 2H2O (2). 取下试管②并加热试管,试管内液体恢复红色 (3). SO2+2OH-===SO32-+H2O (4).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5). BaSO4 (6). 开始反应之前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鼓入一定量N2,夹紧弹簧夹。SO2气体产生后⑤中无白色沉淀
【详解】I.(1)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 2H2SO4(浓)CuSO4+SO2↑+ 2H2O。
(2)SO2使品红褪色生成的无色物质是不稳定的,加热能重新生成品红而恢复红色。欲证明品红褪色是SO2引起的,需要取下试管②并加热,看到试管内液体恢复红色。
(3)试管③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OH-===SO32-+H2O。
II.(4)Na2SO3和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5)因BaSO3可溶于盐酸,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⑤中的白色沉淀不可能为BaSO3。从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及物质性质看,空气中氧气参与了反应,生成了不溶于盐酸的BaSO4沉淀。
(6)为验证装置中的空气是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需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进行相同的其它实验操作,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故先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鼓入一定量N2以排出空气。夹紧弹簧夹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浓硫酸,若⑤中无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30.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 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 K2FeO4 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 (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化学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除杂,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的反应有:3Cl2 + 2Fe(OH)3+ 10KOH=== 2K2FeO4 + 6KCl+ 8H2O
此反应表明:氧化性Cl2______FeO42-(填“>”或“ (4). Cl2+2OH-===Cl-+ClO-+H2O (2分)(化学/离子方程式均可) (5). 排除ClO-干扰 (6). 二者酸碱性环境不同
【解析】
【分析】综合应用氧化还原知识,解答K2FeO4的制备和性质问题,注意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详解】(1)①装置A中生成的氯气是浓盐酸失电子生成,反应的还原剂是浓盐酸(或Cl-)。
②A中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杂质,装置B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③C中反应:3Cl2 + 2Fe(OH)3+ 10KOH=== 2K2FeO4 + 6KCl+ 8H2O,其中Cl2得电子生成KCl,Cl2是氧化剂;
Fe(OH)3失电子生成K2FeO4,K2FeO4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l2>FeO42-。
④氯气通入C中,可直接与K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2)①上述方法制得的K2FeO4中可能混有KClO和KCl,其中KClO也能将盐酸氧化为氯气,故用KOH溶液洗涤以排除ClO-干扰。
②K2FeO4与盐酸反应生成Cl2,说明氧化性FeO42->Cl2。与制备实验时得出的结论相反,因为二者酸碱性环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