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B. 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 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 D. 氯气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硫极易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故A正确;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用于净水,故C正确;
D、氯气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故D错误。
2.浓硫酸的用途、反应现象与括号内的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实验中,浓硫酸可做SO2、CO2等气体的干燥剂(吸水性)
B.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脱水性和酸性)
C. 向滤纸上滴加浓H2SO4 ,滤纸变黑(脱水性)
D. 在冷浓H2SO4中放入铁片没明显现象(强氧化性)
【答案】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某些气体中混有的水分,SO2、CO2为酸性气体,且不会与浓硫酸反应,故A正确;
B、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体现浓硫酸氧化性,不体现酸性,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则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正确;
D、冷浓H2SO4使铁片钝化,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故D正确。
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NO2
酸雨
工厂废气的排放
C
CO
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D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案】D
【详解】A、CO2主要是导致温室效应,故A正确;
B、NO2是酸性气体,可以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故B正确;
C、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故C正确;
D、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的氧化物形成的,SO2主要引起酸雨,故D错误。
4.在下右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不满足题目要求的是(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Cl2
饱和NaOH溶液
B
SO2
4mol/LNaOH溶液
C
NO2
水
D
NH3
1mol/L盐酸
【答案】C
【详解】A、Cl2与饱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Cl2能完全溶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A满足题目要求;
B、设烧瓶体积为VL,则SO2的物质的量为 ,NaOH的物质的量是4Vmol,SO2能完全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B满足题目要求;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难溶于水,所以液体不能充满烧瓶,故C不满足题目要求;
D、NH3极易溶于水,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D满足题目要求;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C
【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错误;B. ClO2具有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错误;C. Na2O2吸收CO2产生碳酸钠和O2,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正确;D. NH3容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用作制冷剂,与氨气溶于水无关,故错误;故选C。
6.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 SO2 B. CO C. HCl D. CO2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
B、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B错误;
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
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
7.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B
浓氨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NH3为碱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B
【详解】A、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性,可以制取HCl气体,pH试纸变红,则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故B正确;
B、浓氨水和生石灰可以制取氨气, NH3为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变蓝,故B错误;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2,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KI转化为I2,则说明Cl2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亚硫酸钠、硫酸反应制备SO2,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故D正确。
8.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
B. 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
C. 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D.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C
【详解】A、次氯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次氯酸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所以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故A正确;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故B正确;
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光照冒出的气泡是氧气,故C错误;
D、氯气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后又使其褪色,故D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甲
乙
丙
A
SO2
NaOH溶液
新制氯水
B
Al
盐酸
Fe2O3
C
Cl2
Ca(OH)2
NaHCO3
D
SiO2
NaOH
HF
【答案】B
【详解】A、常温下,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SO2与氯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氢氧化钠和氯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故A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不选A;
B、铝与Fe2O3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常温下不反应,故选B;
C、常温下,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氯气与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二氧化碳,Ca(OH)2与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钙,故C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不选C;
D、常温下,SiO2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和水,NaOH与HF反应生成NaF,故D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不选D。
10.某学生用含氯气的不合格蒸馏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 Na2SO3 B. KI C. AgNO3 D. BaCl2
【答案】D
【详解】A、氯气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被氧化为Na2SO4,故不选A;
B、氯气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把KI氧化为碘单质,故不选B;
C、硝酸银可与氯水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不选C;
D、BaCl2与氯水中的微粒不反应,配制BaCl2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故选D。
11.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a2++H2O+CO2== CaCO3↓+2H+
B. 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 == 2BaSO4↓+Al(OH)3↓
C.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lO-+H2O+SO2==Cl-+SO42-+2H+
D. 用三氯化铁溶液回收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Fe3++Cu==Cu2++Fe2+
【答案】C
【详解】A、氯化钙溶液与CO2气体不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
B、明矾与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 SO42-刚好完全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Ba2++4OH-+Al3++2SO42- == 2BaSO4↓+AlO2-+2H2O,故B错误;
C、NaClO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为硫酸,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O-+H2O+SO2==Cl-+SO42-+2H+,故C正确;
D、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3++Cu==Cu2++2Fe2+,故D错误。
12.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 Fe3+、K+、SO42-、NO3- B. ClO-、I-、K+、Na+
C. Na+、Cu2+、SO42-、Cl- D. Cu2+、OH-、CO32-、K+
【答案】C
【详解】A、Fe3+、K+、SO42-、NO3-的浓度均为1mol/L,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不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不满足电荷守恒,故A不能达到此目的;
B、因Cl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能达到此目的;
C、Na+、Cu2+、SO42-、Cl-不反应能共存,且满足电荷守恒,故C能达到此目的;
D、Cu2+、OH-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D不能达到此目的。
1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Ca(ClO)2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剂为Ca(ClO)2,其中Cl元素被还原
B. 若有2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
C. 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
【详解】A、该反应中,次氯酸钙中氯原子得电子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其中Cl元素被还原,故A正确;
B、该反应中,1mol次氯酸钙反应得到2mol电子,盐酸失去2mol电子需要2mol盐酸作还原剂,生成2mol H2O,所以若有2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浓盐酸中的氯元素部分失去电子作还原剂,部分化合价不变,显示酸性,所以浓盐酸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故C正确;
D、该反应中,1mol次氯酸钙反应得到2mol电子,盐酸失去2mol电子需要2mol盐酸作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
14.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向SiO2固体加入过量盐酸振荡,固体不溶解
SiO2不溶于任何酸
B
用玻璃棒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
该样品含钠元素
C
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BaSO3
D
将镁条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详解】A、SiO2可与HF反应,溶于氢氟酸,故A错误;
B、用铂丝蘸取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故B错误;
C、KMnO4溶液把SO2氧化为SO42-,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O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故C错误;
D、镁条与CO2的反应方程式是,碳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CO2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5.6g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目为0.3NA
B. 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的溶液中H+的总数为NA
C. 由Na2O2和Na2O组成的混合物共l mol,其中阴离子数为NA
D. 3molNO2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答案】B
【详解】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所以5.6g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目为0.3NA,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 SO3是固体,11.2L的SO3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B错误;
C、Na2O2中阴离子是 ,Na2O中阴离子是,1mol由Na2O2和Na2O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阴离子数为NA,故C正确;
D、NO2与水反应方程式是:3NO2 +H2O =2HNO3 +N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e-,3molNO2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故D正确。
1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B.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
C.探究氧化性:
KMnO4>Cl2>I2
D.比较NaHCO3、Na2CO3的热稳定性
【答案】D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氢气,氢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能防止Fe(OH)2被氧化,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金属钠在水、煤油的界面上下移动,能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C、KMnO4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证明氧化性KMnO4>Cl2,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证明氧化性Cl2>I2,故C正确;
D、因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放在温度低的小试管中,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7.8g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电子0.1mol
B.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做还原剂,氢氧化钠做氧化剂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D. 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答案】A
【详解】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氧气来自过氧化钠中的氧,且化合价由-1价变到0价,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是2mol,即2NA个电子,所以0.1mol过氧化钠就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转移0.1NA电子,故A正确;
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本质是,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氢氧化铝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做还原剂,水做氧化剂,故B错误;
C 、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水,硝酸表现氧化性和酸性,故C错误;
D.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
18.下列各组物质中,因反应条件、用量、浓度等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
①Cu与硝酸; ②Cl2和NaOH; ③Al2 (SO4)3溶液与氨水;
④CO2与NaAlO2溶液; ⑤Zn和硫酸; ⑥ 盐酸与碳酸钠
A. 除③④外 B. 除③外 C. 除③⑥外 D. 全部
【答案】B
【详解】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②Cl2和NaOH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Cl2和NaOH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③Al2 (SO4)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氨水不反应;④少量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过量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氢酸钠;⑤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水,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氢气;⑥少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过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除③外都因反应条件、用量、浓度等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故选B。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氯气已集满
B. 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可制得以次氯酸钙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
C. 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 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有白烟,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
【答案】C
【详解】A、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氯气已集满,故A正确;
B、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其中次氯酸钙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B正确;
C、SO2是酸性氧化物,也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指示剂,所以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故C错误;
D. 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有白烟,说明有有氨气生成,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故D正确。
20.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求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1 B. 6:1
C. 2:3 D. 1:3
【答案】B
【详解】第一条上升的直线是表示AlCl3和MgSO4一起产生沉淀,第二条下降的直线表示Al(OH)3沉淀溶解,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由第二条直线可知加入0.1体积的NaOH将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可知AlCl3是0.1cmol,氯离子的量为0.3cmol,这些氯化铝完全沉淀消耗氢氧化钠0.3体积,再根据第一条直线可知,0.4-0.1×3=0.1体积的氢氧化钠将镁离子全部沉淀,而2NaOH~MgSO4,所以MgSO4为0.05cmol,硫酸根离子的量为0.05cmol,所以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cmol:0.05cmol=6:1,故选C。
21.把铁和铜加入到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 )
A. 剩下的固体是Fe和Cu B. 溶液中有Fe3+、Fe2+
C. 剩下的固体是Fe,无Cu D. 溶液中有Fe2+、Cu2+
【答案】A
【详解】铁的还原性大于铜,把金属铁和铜加入到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2Fe3++Fe=3Fe2+,Fe+Cu2+=Fe2++Cu,Cu+2Fe3+=2Fe2++Cu2+,因铁剩余,则Fe3+、Cu2+完全反应,溶液中阳离子为Fe2+,剩下的固体是Fe和Cu。故选A。
2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D.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答案】D
【详解】A、无色NO遇氧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故A正确;
B、Ⅱ中是Fe 在 HNO3中的钝化现象, Fe 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故B正确;
C、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过量铁把硝酸铁还原为硝酸亚铁,故C正确;
D、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浓硝酸氧化性大于稀硝酸,故D错误。
23.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下列物质组不满足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N2
NH3
NO
NO2
B
Si
SiO2
Na2SiO3
Na2CO3
C
S
H2S
SO3
H2SO4
D
Al
Al2O3
NaAlO2
Al(OH)3
【答案】C
【详解】A、N2、H2可以合成NH3,N2、O2放电条件下可以生成NO,NH3发生催化氧化可以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硝酸和NO,故A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B、Si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iO2,S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氢气,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Na2Si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硅酸沉淀和Na2CO3,Na2CO3与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二氧化碳,故B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C、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硫与不能直接生成SO3,故C不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D、Al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Al、Al2O3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NaA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Al(OH)3,Al(OH)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故D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24.下列计算结果正确是( )
A. 0.5L、8mol/L 浓盐酸与足量MnO2完全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l2
B. 2H2S+SO2=3S↓+2H2O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将NO2和O2等体积混合充满一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占试管容积的1/8
D. 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HCl气体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22.4)mol/L
【答案】D
【详解】A、只有浓盐酸才能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生成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稀将不再反应,所以0.5L、8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完全反应产生Cl2的体积小于22.4L(标准状况下),故A错误;
B、该反应中,硫化氢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S,二氧化硫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为S,由于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2:1,故B错误;
C、将NO2和O2等体积混合充满一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发生,设试管的体积为8,则NO2和O2体积都是4,根据方程式,4体积的NO2消耗1体积的氧气,剩余氧气的体积为3,所以试管中剩余气体占试管容积的3/8,故C错误;
D、设原氯化氢气体体积为VL,则标准状况下 ,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溶液体积为为VL, mol/L,故D正确。
25.将12.8g铜片加入到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l、2mol/L NaOH溶液,能使溶液中的Cu2+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
B. 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C. 铜片与硝酸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0.4mol
D. 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
【答案】A
【详解】A、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NaNO3,根据元素守恒0.4L2mol/L=0.8mol,故A错误;
B、根据氮元素守恒,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产生NO和NO2的物质的量=0.8mol+=1mol,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故B正确;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4mol,故C正确;
D、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根据元素守 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②;联立①②,解方程组的x=0.1、y=0.1,所以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故D正确。
2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少量的杂质,指明应加入的试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Fe粉(Al粉):试剂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FeCl2溶液(FeCl3):试剂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NaHCO3溶液(Na2CO3):试剂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OH溶液 (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 Fe粉 (4). 2FeCl3+Fe=3FeCl2 (5). CO2 (6). CO2+Na2CO3+H2O=2NaHCO3
【详解】(1)Fe粉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Al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Fe粉中的Al粉,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可加入铁粉,生成FeCl2而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3)Na2CO3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二氧化碳能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2+Na2CO3+H2O=2NaHCO3。
27.(1)FeS2(二硫化亚铁)不溶于水,可溶于适量的稀硝酸中,离子反应式如下:
____ FeS2 + ____ H++ ____ NO3-= ____ Fe2++ ____ S↓+ ____ NO↑ + ____H2O
回答下列问题: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④和⑤ B.只有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
(3)已知:氧化性Cl2>Br2>Fe3+,还原性Fe2+>Br->Cl-,则向1L 0.2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被氧化的粒子是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 3、8、2、3、6、2、4 (2). 还原剂为FeS2 (3). C (4). Fe2+ (5). 2Fe2++Cl2=2Fe3++2Cl-
【详解】(1)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硫元素化合价-1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0价,氮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2价,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3FeS2+8H++2NO3-=3Fe2++6S↓+2NO↑+4H2O,还原剂为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FeS2是还原剂。
(2)①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2Fe3+= 3Fe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正确;②KSCN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 3SCN- = Fe(SCN)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正确;③硫酸铜与与FeCl3溶液不反应,溶液不会变为无色,错误;④硝酸银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Ag+ =AgCl↓,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Fe3+的性质,错误;⑤氢氧化钠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 3OH- = Fe(OH)3↓,出现红褐色沉淀,正确;故选C。
(3)还原性Fe2+>Br-,Fe2+先与Cl2反应,1L 0.2mol·L-1的FeBr2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是0.2mol,根据2Fe2++Cl2===2Fe3++2Cl-,0.2mol Fe2+消耗氯气0.1mol,所以向1L 0.2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被氧化的粒子是Fe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2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提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
已知:Na2SiO3 + Ca(OH)2= CaSiO3↓+ 2NaOH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通入过量的气体X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SiO2+2OH-=SiO32-+H2O (2). Al2O3 + 2OH- = 2AlO2-+ H2O (3). CO2 (4). NaAlO2+ CO2+ 2H2O=Al(OH)3↓+ NaHCO3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步骤①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l2O3 + 2OH- = 2AlO2-+ H2O、SiO2+2OH-=SiO32-+H2O;
(2)偏铝酸钠能与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所以步骤②是通入过量的气体X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AlO2+ CO2+ 2H2O=Al(OH)3↓+ NaHCO。
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
请回答:
(1)写出A反应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球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
A.澄清石灰水 B.无色酚酞试液 C.碘水 D.紫色石蕊试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先向装置中加入试剂(药品),再进行气密性检查
B.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
C.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①和③中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④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5)写出洗气瓶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u+2H2SO4(浓)CuSO4+SO2 ↑+2H2O (2). 吸收尾气,防止SO2污染大气 (3). AD (4). D (5). Br2 + SO2 + 2H2O=2HBr +H2SO4
【详解】(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反应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 ↑+2H2O;(2)NaOH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棉球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SO2污染大气;(3)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故选AD;(4)A.气体制备实验,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再加入试剂(药品),故A错误;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故B错误; C.SO2与溴水反应,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错误; D.Fe3+把SO2氧化为SO42-,所以洗气瓶④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硫酸钡,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5)SO2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方程式是Br2 + SO2 + 2H2O=2HBr +H2SO4。
30.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制得了氯气。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A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d。
(3)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夹子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夹子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 MnO2+4H++2Cl-Mn2++Cl2↑+2H2O (2). c (3). b (4). 2Cl2+C+H2O4HCl+CO2 (5). 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促进水蒸气产生 (6). 瓶内气体黄绿色加深,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详解】(1)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Mn2++Cl2↑+2H2O;(2)C装置的作用是为D中的反应提供水蒸气,所以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c→b→d;(3)D装置中碳粉、氯气、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方程式是2Cl2+C+H2O4HCl+CO2;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促进水蒸气产生。(4)关闭夹子K,A中产生的氯气进入B中,B中的现象是瓶内气体黄绿色加深,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B. 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 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 D. 氯气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硫极易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故A正确;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用于净水,故C正确;
D、氯气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故D错误。
2.浓硫酸的用途、反应现象与括号内的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实验中,浓硫酸可做SO2、CO2等气体的干燥剂(吸水性)
B.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脱水性和酸性)
C. 向滤纸上滴加浓H2SO4 ,滤纸变黑(脱水性)
D. 在冷浓H2SO4中放入铁片没明显现象(强氧化性)
【答案】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某些气体中混有的水分,SO2、CO2为酸性气体,且不会与浓硫酸反应,故A正确;
B、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体现浓硫酸氧化性,不体现酸性,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则浓硫酸在白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正确;
D、冷浓H2SO4使铁片钝化,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故D正确。
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NO2
酸雨
工厂废气的排放
C
CO
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D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案】D
【详解】A、CO2主要是导致温室效应,故A正确;
B、NO2是酸性气体,可以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故B正确;
C、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有毒,故C正确;
D、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的氧化物形成的,SO2主要引起酸雨,故D错误。
4.在下右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不满足题目要求的是(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Cl2
饱和NaOH溶液
B
SO2
4mol/LNaOH溶液
C
NO2
水
D
NH3
1mol/L盐酸
【答案】C
【详解】A、Cl2与饱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Cl2能完全溶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A满足题目要求;
B、设烧瓶体积为VL,则SO2的物质的量为 ,NaOH的物质的量是4Vmol,SO2能完全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B满足题目要求;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难溶于水,所以液体不能充满烧瓶,故C不满足题目要求;
D、NH3极易溶于水,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D满足题目要求;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C
【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错误;B. ClO2具有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错误;C. Na2O2吸收CO2产生碳酸钠和O2,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正确;D. NH3容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用作制冷剂,与氨气溶于水无关,故错误;故选C。
6.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
A. SO2 B. CO C. HCl D. CO2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与Na2S反应生成S沉淀,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
B、CO与稀Na2S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B错误;
C、因为HCl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l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错误;
D、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CO2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错误。
7.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B
浓氨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NH3为碱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答案】B
【详解】A、利用浓硫酸的高沸点性,可以制取HCl气体,pH试纸变红,则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故B正确;
B、浓氨水和生石灰可以制取氨气, NH3为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变蓝,故B错误;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2,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KI转化为I2,则说明Cl2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亚硫酸钠、硫酸反应制备SO2,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故D正确。
8.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
B. 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
C. 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D.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C
【详解】A、次氯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次氯酸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所以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故A正确;
B、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故B正确;
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光照冒出的气泡是氧气,故C错误;
D、氯气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后又使其褪色,故D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甲
乙
丙
A
SO2
NaOH溶液
新制氯水
B
Al
盐酸
Fe2O3
C
Cl2
Ca(OH)2
NaHCO3
D
SiO2
NaOH
HF
【答案】B
【详解】A、常温下,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SO2与氯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氢氧化钠和氯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故A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不选A;
B、铝与Fe2O3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常温下不反应,故选B;
C、常温下,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氯气与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二氧化碳,Ca(OH)2与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钙,故C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不选C;
D、常温下,SiO2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和水,NaOH与HF反应生成NaF,故D任意两种物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不选D。
10.某学生用含氯气的不合格蒸馏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 Na2SO3 B. KI C. AgNO3 D. BaCl2
【答案】D
【详解】A、氯气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被氧化为Na2SO4,故不选A;
B、氯气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把KI氧化为碘单质,故不选B;
C、硝酸银可与氯水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不选C;
D、BaCl2与氯水中的微粒不反应,配制BaCl2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故选D。
11.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a2++H2O+CO2== CaCO3↓+2H+
B. 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 == 2BaSO4↓+Al(OH)3↓
C.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lO-+H2O+SO2==Cl-+SO42-+2H+
D. 用三氯化铁溶液回收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Fe3++Cu==Cu2++Fe2+
【答案】C
【详解】A、氯化钙溶液与CO2气体不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
B、明矾与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 SO42-刚好完全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Ba2++4OH-+Al3++2SO42- == 2BaSO4↓+AlO2-+2H2O,故B错误;
C、NaClO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为硫酸,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O-+H2O+SO2==Cl-+SO42-+2H+,故C正确;
D、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3++Cu==Cu2++2Fe2+,故D错误。
12.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 Fe3+、K+、SO42-、NO3- B. ClO-、I-、K+、Na+
C. Na+、Cu2+、SO42-、Cl- D. Cu2+、OH-、CO32-、K+
【答案】C
【详解】A、Fe3+、K+、SO42-、NO3-的浓度均为1mol/L,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不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不满足电荷守恒,故A不能达到此目的;
B、因Cl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能达到此目的;
C、Na+、Cu2+、SO42-、Cl-不反应能共存,且满足电荷守恒,故C能达到此目的;
D、Cu2+、OH-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D不能达到此目的。
1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Ca(ClO)2代替MnO2制备Cl2,反应原理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剂为Ca(ClO)2,其中Cl元素被还原
B. 若有2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
C. 浓HCl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还原性的作用
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
【详解】A、该反应中,次氯酸钙中氯原子得电子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其中Cl元素被还原,故A正确;
B、该反应中,1mol次氯酸钙反应得到2mol电子,盐酸失去2mol电子需要2mol盐酸作还原剂,生成2mol H2O,所以若有2mol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浓盐酸中的氯元素部分失去电子作还原剂,部分化合价不变,显示酸性,所以浓盐酸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故C正确;
D、该反应中,1mol次氯酸钙反应得到2mol电子,盐酸失去2mol电子需要2mol盐酸作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
14.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向SiO2固体加入过量盐酸振荡,固体不溶解
SiO2不溶于任何酸
B
用玻璃棒蘸取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
该样品含钠元素
C
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BaSO3
D
将镁条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详解】A、SiO2可与HF反应,溶于氢氟酸,故A错误;
B、用铂丝蘸取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故B错误;
C、KMnO4溶液把SO2氧化为SO42-,向酸化的KMnO4溶液通入SO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故C错误;
D、镁条与CO2的反应方程式是,碳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CO2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5.6g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目为0.3NA
B. 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的溶液中H+的总数为NA
C. 由Na2O2和Na2O组成的混合物共l mol,其中阴离子数为NA
D. 3molNO2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答案】B
【详解】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所以5.6g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目为0.3NA,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 SO3是固体,11.2L的SO3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B错误;
C、Na2O2中阴离子是 ,Na2O中阴离子是,1mol由Na2O2和Na2O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阴离子数为NA,故C正确;
D、NO2与水反应方程式是:3NO2 +H2O =2HNO3 +N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e-,3molNO2气体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故D正确。
1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B.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
C.探究氧化性:
KMnO4>Cl2>I2
D.比较NaHCO3、Na2CO3的热稳定性
【答案】D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氢气,氢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能防止Fe(OH)2被氧化,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金属钠在水、煤油的界面上下移动,能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C、KMnO4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证明氧化性KMnO4>Cl2,氯气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证明氧化性Cl2>I2,故C正确;
D、因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放在温度低的小试管中,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7.8g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电子0.1mol
B.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做还原剂,氢氧化钠做氧化剂
C. 铜与稀硝酸反应,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D. 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答案】A
【详解】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 =2Na2CO3+O2,氧气来自过氧化钠中的氧,且化合价由-1价变到0价,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是2mol,即2NA个电子,所以0.1mol过氧化钠就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转移0.1NA电子,故A正确;
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本质是,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氢氧化铝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做还原剂,水做氧化剂,故B错误;
C 、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水,硝酸表现氧化性和酸性,故C错误;
D.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
18.下列各组物质中,因反应条件、用量、浓度等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
①Cu与硝酸; ②Cl2和NaOH; ③Al2 (SO4)3溶液与氨水;
④CO2与NaAlO2溶液; ⑤Zn和硫酸; ⑥ 盐酸与碳酸钠
A. 除③④外 B. 除③外 C. 除③⑥外 D. 全部
【答案】B
【详解】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②Cl2和NaOH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Cl2和NaOH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③Al2 (SO4)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氨水不反应;④少量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过量CO2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氢酸钠;⑤Zn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水,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氢气;⑥少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过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除③外都因反应条件、用量、浓度等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故选B。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氯气已集满
B. 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可制得以次氯酸钙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
C. 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 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有白烟,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
【答案】C
【详解】A、氯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氯气已集满,故A正确;
B、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其中次氯酸钙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故B正确;
C、SO2是酸性氧化物,也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指示剂,所以将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故C错误;
D. 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有白烟,说明有有氨气生成,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故D正确。
20.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求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1 B. 6:1
C. 2:3 D. 1:3
【答案】B
【详解】第一条上升的直线是表示AlCl3和MgSO4一起产生沉淀,第二条下降的直线表示Al(OH)3沉淀溶解,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由第二条直线可知加入0.1体积的NaOH将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可知AlCl3是0.1cmol,氯离子的量为0.3cmol,这些氯化铝完全沉淀消耗氢氧化钠0.3体积,再根据第一条直线可知,0.4-0.1×3=0.1体积的氢氧化钠将镁离子全部沉淀,而2NaOH~MgSO4,所以MgSO4为0.05cmol,硫酸根离子的量为0.05cmol,所以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cmol:0.05cmol=6:1,故选C。
21.把铁和铜加入到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 )
A. 剩下的固体是Fe和Cu B. 溶液中有Fe3+、Fe2+
C. 剩下的固体是Fe,无Cu D. 溶液中有Fe2+、Cu2+
【答案】A
【详解】铁的还原性大于铜,把金属铁和铜加入到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2Fe3++Fe=3Fe2+,Fe+Cu2+=Fe2++Cu,Cu+2Fe3+=2Fe2++Cu2+,因铁剩余,则Fe3+、Cu2+完全反应,溶液中阳离子为Fe2+,剩下的固体是Fe和Cu。故选A。
2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D.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答案】D
【详解】A、无色NO遇氧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故A正确;
B、Ⅱ中是Fe 在 HNO3中的钝化现象, Fe 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故B正确;
C、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过量铁把硝酸铁还原为硝酸亚铁,故C正确;
D、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浓硝酸氧化性大于稀硝酸,故D错误。
23.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下列物质组不满足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N2
NH3
NO
NO2
B
Si
SiO2
Na2SiO3
Na2CO3
C
S
H2S
SO3
H2SO4
D
Al
Al2O3
NaAlO2
Al(OH)3
【答案】C
【详解】A、N2、H2可以合成NH3,N2、O2放电条件下可以生成NO,NH3发生催化氧化可以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硝酸和NO,故A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B、Si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iO2,S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氢气,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Na2Si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硅酸沉淀和Na2CO3,Na2CO3与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二氧化碳,故B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C、硫与氧气反应生成SO2,硫与不能直接生成SO3,故C不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D、Al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Al、Al2O3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NaA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Al(OH)3,Al(OH)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2,故D满足上述转化关系。
24.下列计算结果正确是( )
A. 0.5L、8mol/L 浓盐酸与足量MnO2完全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l2
B. 2H2S+SO2=3S↓+2H2O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将NO2和O2等体积混合充满一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占试管容积的1/8
D. 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HCl气体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1/22.4)mol/L
【答案】D
【详解】A、只有浓盐酸才能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生成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稀将不再反应,所以0.5L、8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完全反应产生Cl2的体积小于22.4L(标准状况下),故A错误;
B、该反应中,硫化氢作还原剂,氧化产物为S,二氧化硫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为S,由于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2:1,故B错误;
C、将NO2和O2等体积混合充满一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发生,设试管的体积为8,则NO2和O2体积都是4,根据方程式,4体积的NO2消耗1体积的氧气,剩余氧气的体积为3,所以试管中剩余气体占试管容积的3/8,故C错误;
D、设原氯化氢气体体积为VL,则标准状况下 ,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溶液体积为为VL, mol/L,故D正确。
25.将12.8g铜片加入到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l、2mol/L NaOH溶液,能使溶液中的Cu2+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为0.4mol
B. 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C. 铜片与硝酸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0.4mol
D. 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
【答案】A
【详解】A、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NaNO3,根据元素守恒0.4L2mol/L=0.8mol,故A错误;
B、根据氮元素守恒,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产生NO和NO2的物质的量=0.8mol+=1mol,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故B正确;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4mol,故C正确;
D、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根据元素守 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②;联立①②,解方程组的x=0.1、y=0.1,所以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故D正确。
2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少量的杂质,指明应加入的试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Fe粉(Al粉):试剂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FeCl2溶液(FeCl3):试剂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NaHCO3溶液(Na2CO3):试剂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1). NaOH溶液 (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 Fe粉 (4). 2FeCl3+Fe=3FeCl2 (5). CO2 (6). CO2+Na2CO3+H2O=2NaHCO3
【详解】(1)Fe粉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Al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Fe粉中的Al粉,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可加入铁粉,生成FeCl2而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3)Na2CO3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二氧化碳能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2+Na2CO3+H2O=2NaHCO3。
27.(1)FeS2(二硫化亚铁)不溶于水,可溶于适量的稀硝酸中,离子反应式如下:
____ FeS2 + ____ H++ ____ NO3-= ____ Fe2++ ____ S↓+ ____ NO↑ + ____H2O
回答下列问题: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④和⑤ B.只有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
(3)已知:氧化性Cl2>Br2>Fe3+,还原性Fe2+>Br->Cl-,则向1L 0.2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被氧化的粒子是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 3、8、2、3、6、2、4 (2). 还原剂为FeS2 (3). C (4). Fe2+ (5). 2Fe2++Cl2=2Fe3++2Cl-
【详解】(1)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硫元素化合价-1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0价,氮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2价,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3FeS2+8H++2NO3-=3Fe2++6S↓+2NO↑+4H2O,还原剂为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FeS2是还原剂。
(2)①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2Fe3+= 3Fe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正确;②KSCN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 3SCN- = Fe(SCN)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正确;③硫酸铜与与FeCl3溶液不反应,溶液不会变为无色,错误;④硝酸银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Ag+ =AgCl↓,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Fe3+的性质,错误;⑤氢氧化钠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 3OH- = Fe(OH)3↓,出现红褐色沉淀,正确;故选C。
(3)还原性Fe2+>Br-,Fe2+先与Cl2反应,1L 0.2mol·L-1的FeBr2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是0.2mol,根据2Fe2++Cl2===2Fe3++2Cl-,0.2mol Fe2+消耗氯气0.1mol,所以向1L 0.2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被氧化的粒子是Fe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2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提纯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
已知:Na2SiO3 + Ca(OH)2= CaSiO3↓+ 2NaOH
(1)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通入过量的气体X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SiO2+2OH-=SiO32-+H2O (2). Al2O3 + 2OH- = 2AlO2-+ H2O (3). CO2 (4). NaAlO2+ CO2+ 2H2O=Al(OH)3↓+ NaHCO3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步骤①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l2O3 + 2OH- = 2AlO2-+ H2O、SiO2+2OH-=SiO32-+H2O;
(2)偏铝酸钠能与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所以步骤②是通入过量的气体X是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AlO2+ CO2+ 2H2O=Al(OH)3↓+ NaHCO。
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
请回答:
(1)写出A反应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球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
A.澄清石灰水 B.无色酚酞试液 C.碘水 D.紫色石蕊试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先向装置中加入试剂(药品),再进行气密性检查
B.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
C.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①和③中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④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5)写出洗气瓶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u+2H2SO4(浓)CuSO4+SO2 ↑+2H2O (2). 吸收尾气,防止SO2污染大气 (3). AD (4). D (5). Br2 + SO2 + 2H2O=2HBr +H2SO4
【详解】(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反应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 ↑+2H2O;(2)NaOH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棉球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SO2污染大气;(3)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故选AD;(4)A.气体制备实验,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再加入试剂(药品),故A错误;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故B错误; C.SO2与溴水反应,体现SO2的还原性,故C错误; D.Fe3+把SO2氧化为SO42-,所以洗气瓶④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硫酸钡,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5)SO2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方程式是Br2 + SO2 + 2H2O=2HBr +H2SO4。
30.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制得了氯气。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A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d。
(3)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夹子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夹子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 MnO2+4H++2Cl-Mn2++Cl2↑+2H2O (2). c (3). b (4). 2Cl2+C+H2O4HCl+CO2 (5). 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促进水蒸气产生 (6). 瓶内气体黄绿色加深,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详解】(1)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Mn2++Cl2↑+2H2O;(2)C装置的作用是为D中的反应提供水蒸气,所以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c→b→d;(3)D装置中碳粉、氯气、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方程式是2Cl2+C+H2O4HCl+CO2;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促进水蒸气产生。(4)关闭夹子K,A中产生的氯气进入B中,B中的现象是瓶内气体黄绿色加深,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