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当溶液中出现较多固体应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答案】D【解析】D错,如果没有试管夹,绝对不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会烫伤;其他三个选项正确;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B【详解】A.图标为爆炸品,乙醇不是爆炸品,B项错误;B.图标为易燃液体,乙醇属于易燃液体,B项正确;C.图标为有毒气体,通常情况下乙醇无毒且为液体,C项错误;D.图标为腐蚀品,乙醇没有腐蚀性,D项错误;答案选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原子B. 1mol 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C. 钠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答案】B【详解】A.每个N2(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所以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分子,A项错误;B.由水的分子式可知,1mol 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B项正确;C.钠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D.硫酸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即98g/mol,D项错误;答案选B。4. 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雾是由小水滴凝结灰尘而成的,是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现象。5.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1)碱 (2)含氧酸盐 (3)钠盐 (4)碳酸盐A. (2)(3)(4) B. (1)(3)(4) C. (1)(2)(4) D. (1)(2)(3)【答案】A【详解】Na2CO3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Na+)和酸根离子(CO32-),所以它属于盐;由于它的酸根为含氧酸的酸根,所以它又属于含氧酸盐;并且它的酸根是碳酸(H2CO3)的酸根所以它又属于碳酸盐。它不属于碱,答案选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5molO2体积是33.6L B. 在标准状况下,2molH2的体积是44.8LC. 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相等 D. 32g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体积是22.4L【答案】B【详解】A.未明确标准状况,不能用公式V=22.4·n 计算气体的体积,A项错误;B.在标准状况下,2molH2的体积=22.4L/mol×2mol=44.8L,B项正确;C.因为CO和N2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的CO和N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题目没有明确两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是否相同,所以无法判断等质量的CO和N2的体积是否一定相等。C项错误;D.未明确标准状况,不能用公式V=22.4·n 计算气体的体积,D项错误;答案选B。7.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 溶液 B. 乳浊液 C. 胶体 D. 悬浊液【答案】A【详解】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nm,跟溶剂粒子大小接近,由于溶剂的作用和粒子的热运动,使得溶液呈现均一、稳定、透明的特征;乳浊液和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由于自身重量而沉降,故浊液最不稳定;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稳定性也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称之为介稳性,答案选A。8.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 B. 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C. 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D.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答案】D【详解】A.有些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但导电的阴、阳离子不是该化合物自身电离产生的,所以这些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如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NH3不属于电解质,A项错误;B.金属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但金属不属于电解质,B项错误;C.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D.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D项正确;答案选D。9.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B. 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C. 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 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选B。1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CO3 CaO + CO2 ↑ B. 2NaOH +CO2 Na2CO3+ H2OC. NaOH+HCl==NaCl+H2O D. 2Al+Fe2O3 2Fe+Al2O3【答案】D【详解】A.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铝元素化合价由Al的0价变化到Al2O3的+3价,化合价升高;铁元素化合价由Fe2O3的+3价变化到Fe的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D。11.在碱性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H+、Na+、SO42- B. Na+、Cu2+、SO42-、Cl-C. Ba2+、NO3-、Cl-、K+ D. Ca2+、K+、CO32-、NO3-【答案】C【详解】A.H+与OH-能发生离子反应:H++OH-=H2O,所以该组中的H+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Cu2+在溶液中显蓝色,Cu2+与OH-反应:Cu2++2OH-=Cu(OH)2↓,所以该组中的Cu2+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该组离子也不与OH-反应,所以该组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D.Ca2+可与CO32-反应:Ca2++CO32-=CaCO3↓,所以该组中的Ca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1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 OH+H+ = H2OB. 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 CaO + 2H+ = Ca2+ + H2OC. 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Fe + Ag+ = Fe2+ + AgD. 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 CO32-+2H+=CO2+H2O【答案】B【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之间除中和反应外还有沉淀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2H2O+BaSO4↓,A项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CaO+2HCl=CaCl2+H2O,再拆写成离子方程式CaO + 2H+ = Ca2+ + H2O,B项正确;C.所写离子方程式电荷未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 Ag+ = Fe2+ + 2Ag,C项错误;D.碳酸钙属于难溶于水的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D项错误;答案选B。1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A. CO+H2O=CO2 +H2 B. Cl2 +H2O= HClO+HClC. Na2O+ H2O =2NaOH D. 2F2 +2H2O = 4HF + O2【答案】A【解析】A.反应生成H2,H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故A正确;B.水中H和O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C.水中H和O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D.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但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水为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A。14.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针对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来说,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正确;1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Na2CO3=Na2++CO32- B. Na2SO4=2Na++SO42-C. Ba(OH)2=Ba2++2OH- D. MgCl2=Mg2++2Cl-【答案】A【详解】A.钠离子的表示方法错误,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A项错误;B. Na2SO4属于易溶于水的盐且易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C.Ba(OH)2属于易溶于水的强碱且易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C项正确;D.MgCl2属于易溶于水的盐且易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D项正确;答案选A。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B. 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D. CuSO4溶液能导电,所以CuSO4是电解质【答案】D【详解】A.NaCl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A项错误;B.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铜不是电解质;A项错误;C.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3与水反应生成了H2SO4,H2SO4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H2SO4是电解质,不能证明SO3是电解质,C项错误;D. CuSO4溶液能导电的本质是CuSO4在溶液里能发生电离,所以CuSO4是电解质,D项正确;答案选D。1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HCl+NaOH=NaCl+H2O B. Ba(OH)2+2HNO3=Ba(NO3)2+2H2OC. Cu(OH)2+2HNO3=Cu(NO3)2+2H2O D. NaOH+HNO3=NaNO3+H2O【答案】C【详解】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依次写出每个选项的离子方程式:第一步,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第二步,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第三步,将化学计量数约成最简整数比,第四步,检查方程式两边原子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A. HCl+NaOH=NaCI+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A项错误;B. Ba(OH)2+2HNO3=Ba(NO3)2+2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B项错误;C. Cu(OH)2+2HNO3=Cu(NO3)2+2H2O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C项正确;D. NaOH+HNO3=NaNO3+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项错误;答案选C。1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Cu2+、Ba2+、SO42-、Cl- B. Ca2+、H+、CO32-、Cl-C. Na+、K+、OH-、Cl- D. Mg2+、Na+、OH-、SO42-【答案】C【详解】A. Ba2+和SO42-发生反应:Ba2++SO42-=BaSO4↓,所以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 Ca2+和CO32-发生反应:Ca2++CO32-=CaCO3↓,所以Ca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该组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D. Mg2+和OH-发生反应:Mg2++2OH-=Mg(OH)2↓,所以Mg2+和OH-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19.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NaCl→KCl B. Cl2→Cl- C. C→CO2 D. FeCl2→FeCl3【答案】B【详解】A.根据有关概念可知,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该变化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所以不属于还原反应;A项错误;B.氯元素的化合价由Cl2的0价变化到Cl-的-1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C.碳元素化合价由C的0价变化到CO2的+4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D.铁元素化合价由FeCl2的+2价变化到FeCl3的+3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20. 金属钠着火,能用来灭火的是( )A. 水 B. 湿抹布 C. 泡沫灭火剂 D. 干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均反应产生氧气,另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钠着火时一般用沙子扑灭,答案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21.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2 ③H2SO4 ④Ba(OH)2溶液 ⑤NaCl 其中属于酸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___,属于盐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答案】(1). ③ (2). ④ (3). ⑤ (4). ②【详解】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一种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H2SO4=2H++SO42-,所以H2SO4属于酸;Ba(OH)2=Ba2++2OH-,所以Ba(OH)2属于碱;NaCl=Na++Cl-,所以NaCl属于盐;CO2属于氧化物。22.(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物发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做_______剂;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_______剂得到电子,发生______反应。(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S===K2S+2NO2↑+CO2↑。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还原剂是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 氧化 (2). 还原 (3). 氧化 (4). 还原 (5). N、S (6). C (7). C (8). KNO3 、S【详解】(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该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本质是元素失去电子,所以该物质是还原剂;反应物中某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该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本质是得到电子,该反应物是氧化剂,所以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氮元素化合价从KNO3的+5价变化到NO2的+4价,化合价降低,氮元素被还原;硫元素化合价从S的0价变化到K2S的-2价,化合价降低,硫元素被还原,所以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N和S。碳元素化合价从C的0价变化到CO2的+4价,化合价升高,所以碳元素被氧化,即被氧化的元素是C。单质碳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所以还原剂是C。KNO3和S中氮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均降低,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氧化剂是KNO3和S。23.在标准状况下:(1)0.5mol HCl占有的体积是____________(2)33.6L 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答案】(1). 11.2L (2). 1.5mol【详解】(1)根据公式V=22.4·n=22.4L/mol×0.5mol=11.2L,即标准状况下0.5mol HCl占有的体积是11.2L。(2)根据公式n=1.5mol,即标准状况下33.6L H2的物质的量是1.5mol。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4.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加入CuSO4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加入CuSO4后,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答案】(1). 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成小球,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2). 2Na+2H2O=2NaOH+H2↑ (3). 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4). 2NaOH + CuSO4=Na2SO4+Cu(OH)2↓【详解】(1)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冷水剧烈地反应,常温下将钠投到烧杯里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钠浮在液面上,很快熔成小球,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2)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CuSO4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为蓝色不溶于水的沉淀。所以加入CuSO4后可观察到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2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OH溶液和HCl溶液____________ ②Na2CO3和足量HCl____________③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____________【答案】(1). H+ +OH- = H2O (2). CO32-+ 2H+ = H2O +CO2↑ (3). Ba2+ + SO42- + 2H+ +2OH- =BaSO4↓+ 2H2O【详解】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是:第一步,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气体、单质、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第三步,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并将化学计量数约成最简整数比;第四步,检查方程式两边原子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①NaOH溶液和HCl溶液:H+ +OH- = H2O。②Na2CO3和足量HCl:CO32-+ 2H+ = H2O +CO2↑。③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Ba2+ +2OH- + 2H+ + SO42- =BaSO4↓+ 2H2O26.用“双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2KClO3 === 2KCl+3O2↑ _______氧化剂_____ 还原剂_____【答案】(1). (2). KClO3 (3). KClO3【详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本质是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本质是得到电子。将得到电子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对于反应2KClO3 === 2KCl+3O2↑,氯元素化合价由KClO3的+5价变化到KCl的-1价,化合价降低6价,每个氯原子得到6个电子;氧元素化合价由KClO3的-2价变化到O2的0价,化合价升高2价,每个氧原子失去2个电子,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所以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四、计算题(6分)27.(1) 11g C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摩_______?(2)用18 mol/L 的浓硫酸配制 1.8mol/L的稀硫酸 1000 m L ,需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升_______?【答案】(1). 0.25mol (2). 0.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