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太阳能、煤气、潮汐能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地热是二次能源
    C. 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少
    D. 由3O2(g)=2O3(g) ΔH>0,可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B.太阳能、煤气、潮汐能、地热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是二次能源,错误;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错误;D.由3O2(g)=2O3(g) ΔH>0,可知臭氧的能量比氧气多,因此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正确。
    2.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 = -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
    B.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H2)= 2υ正(NH3)
    C. 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正反应速率增大
    D. 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速率不变,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越来越小,c(NH3) 增加量小于0.25mol •L—1,A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2υ正(H2)= 3υ正(NH3) ,B错误;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 不变,平衡正向移动,V正 减小,C错误;D、ΔH = -92.2kJ•mol—1,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92.2kJ•mol—1,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D正确;答案选D。
    3.在密闭容器中,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不移动,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正向移动,则可知x>3
    ③恒容条件下,给体系升温,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多些
    ④恒容条件下,给体系降温,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
    ⑤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A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⑥加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先逆向移动,后又正向移动,则C或D至少有一种变为非气态
    ⑦改变某一条件,只要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一定减小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⑦
    【答案】C
    【解析】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恒容条件下,给体系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值大小不清楚,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增大;⑤错,如加入反应物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A的转化率降低;⑥正确;⑦错,若加入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反应速率增大;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aq)+Ba(OH)2(aq)=== BaSO4(s) +2H2O(l) ΔH=2×(-57.3) kJ·mol-1
    B. 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 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与氢氧化钡发生虽然产生了2mol的水,但同时还形成了硫酸钡沉淀,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所以反应热要比-57.357.3 kJ/mol的2倍要少些,错误;B.同样多的物质气态含有的能量比液态要高,所以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错误;C.由于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要比-38.6 kJ/mol小,错误。D.燃烧热是1mol的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物质越多,燃烧放热就越大。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正确。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①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
    ④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 K(g)+NaCl(l)
    ⑥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加深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⑥ D. 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详解】①加入AgNO3溶液后, AgNO3和HBr反应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不选;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电化学腐蚀,不是可逆反应,故选; 
    ③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但颜色加深是体积缩小,二氧化氮浓度变大,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选; 
    ④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产率,故不选; 
    ⑤K为气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
    ⑥反应CO(g)+NO2(g) CO2(g)+NO(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大,体系的颜色加深,故不选; 
    综上分析可知,符合题意的有:②③;本题选B。
    6. 碰撞理论是一种较直观的反应速率理论,下列有关碰撞理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分子必须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
    B. 反应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成正比
    C. 有效碰撞是活化分子在一定方向上的碰撞
    D.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没有发生碰撞,错误;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与分子的碰撞无关,错误;C.只有活化分子间有合适的取向、发生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碰撞称为有些碰撞,正确;D.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该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错误。
    7.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 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 t1=15 s,则用 A 的浓度变化表示 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 mol·L-1·s-1
    B. 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转化率为 60%
    C. 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
    D. t0~t1 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B(g)+2C(g) ΔH=-50a kJ·mo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t0~t1阶段,A 的浓度变化为0.15-0.06=0.09 mol·L-1,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15=0.006 mol·L-1·s-1,A错误;
    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A 的转化率为=0.09/0.15×100=60%,B正确;
    C.根据反应3A(g) B(g)+2C(g)可知,反应达平衡后,∆c(A)=0.09 mol·L-1, ∆c(B)=O.03 mol·L-1,由图像可知反应达平衡后,c(B)=0.05 mol·L-1,所以B的起始的浓度为0.02 mol·L-1,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2=0.04 mol,C错误;
    D.t0~t1 阶段,∆c(A)=0.09 mol·L-1,∆n(A)=0.09×2 mol =0.18 mol,此时放热a kJ,如果有3 mol A完全反应,放热为50 a /3 kJ,即3A(g)B(g)+2C(g) ΔH=-50a/3 kJ·mol-1,D错误。
    正确选项B。
    8.常温下,1mol化学键断裂形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
    H-H
    F-F
    H-F
    H-Cl
    H-I
    E(kJ/mol)
    436
    157
    568
    432
    298
    A. 432kJ/mol>E(H-Br)>298kJ/mol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 H2(g)→2H(g) △H=+436kJ/mol D. H2(g)+F2(g)=2HF(g) △H=-25kJ/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依据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原子半径越大,相应的化学键的键能越小分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432 kJ/mol>E(H-Br)>298 kJ/mol,A正确;
    B.键能越大,断裂该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大的是H-F,所以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B正确;
    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2H(g)△H=+436 kJ/mol,C正确;
    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H=436kJ/mol+157kJ/mol-2×568kJ/mol=-543kJ/mol,H2(g)+F2(g) =2HF(g),△H=-543 kJ/mol ,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9.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按n(CO):n(H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10
    C. 平衡常数:K(A)=K(B)
    D. 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答案】D
    【解析】
    【分析】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H<0;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设向密闭容器充入了1molCO和2molH2,利用三段法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详解】A.由300℃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p1>p2,故A错误;
    B.图可知,升高温度,CH3OH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H<0,故B错误;
    C.A、B处的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故平衡常数不等,故C错误;
    D.设向密闭容器充入了1molCO和2molH2,CO的转化率为x,则
    CO(g)+2H2(g)CH3OH(g)
    起始 1 2 0
    变化 x 2x x
    结束 1-x 2-2x x
    在C点时,CH3OH的体积分数=x/(1-x+2-2x+x)=0.5,解得x=0.75,故D正确;
    故选D。
    10.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A为0.4mol。当改变反应条件时符合如图的变化(P0表示1个大气压)。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0~2min时间内B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B.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C为非气体物质
    C.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1 mol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若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起始时充入B和C各0.5mol ,则达到平衡时,小于0.4mol
    【答案】D
    【解析】A正确,2min内A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6 mol,则B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3mol,即得浓度变化量为,即0~2min时间内B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B正确,由图可知,在相同条件下,B%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即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又可得在相同温度下,B%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可得C为非气体;C正确,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加反应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错,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得,若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起始时充入B和C各0.5mol ,则达到平衡时,小于1mol;
    11.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研究,雾霾的形成与汽车排放的 CO、 NO2 等有毒气体有关,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 体,反 应方程式为4CO(g)+2NO2(g) 4CO2(g)+N2(g)ΔH=-1200kJ/mol。对于该反应, 温度不同(T2 > T1 )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来判断即可,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来确定化学反应达平衡用到的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来确定化学平衡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会离开原来的速率点,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所以T2时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并且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故B正确;
    C.对于反应:4CO(g)+2NO2(g)4CO2(g)+N2(g) ΔH△H2
    D. CO(g)+H2O(g)=CO2(g)+H2(g), △H”“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