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年全国各地化学高二上册期末试卷
【化学】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题(解析版)
展开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检测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小题,每题3分)
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 )
A.中国丝绸
B.捷克水晶
C.伊朗蜂蜜
D.乌克兰葵花籽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正确;
B、捷克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选项B错误;
C、伊朗蜂蜜中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
D、乌克兰葵花籽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下列物质中,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是( )
A. 苯 B. 乙酸 C. 乙醇 D. 四氯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苯呈液态,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A符合题意;
B.乙酸易溶于水,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与水混溶,C不符合题意;
D.四氯化碳呈液态,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3.用70%~75%的酒精灭菌消毒,使细菌和病毒失去生理活性,该变化属于蛋白质的( )
A 水解反应 B. 变性
C. 盐析 D. 颜色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酒精灭菌消毒,可使细菌和病毒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属于蛋白质的变性。答案选B。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饱和脂肪酸能使溴水褪色 B. 麦芽糖是具有还原性的二糖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 甘油属于酯类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A正确;
B. 麦芽糖含有醛基,是具有还原性的二糖,选项B正确;
C.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选项C正确;
D. 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类化合物,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2-丁烯的反式结构:
C. 羟基的结构简式:-OH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比例模型主要体现的是组成该分子的原子间的大小关系,表示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选项A正确;
B、反-2-丁烯:主链为丁烯,碳碳双键在2号C,是反式结构,故该有机物的键线式为:,选项B正确;
C、水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为羟基,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选项C正确;
D、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6.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
A. 甲烷和乙烷 B. 乙烯和聚乙烯
C. 苯和苯酚 D. 乙醇和乙二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烷和乙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选项A正确;
B、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分子式不相同,结构也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选项B错误;
C、苯酚含有羟基,属于酚类,苯属于芳香烃,不含官能团,二者不是同系物,选项C错误;
D、乙醇分子含有1个-OH,乙二醇分子含有2个-OH,含有官能团数目不相同,不是同系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7.下列有机物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的是( )
A. B.
C. CH3CH2OH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中有2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选项A错误;
B、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选项B错误;
C、CH3CH2OH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选项C正确;
D、分子中只有5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苯与浓硝酸反应:+HNO3+H2O
B.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2+CO2+H2O→2 +Na2CO3
C. 溴乙烷消去反应:CH3CH2Br+NaOH CH2=CH2↑+NaBr +H2O
D.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 2Ag↓+ 3NH3 +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选项A正确;
B.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NaHCO3,选项B不正确;
C.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 CH2=CH2↑+NaBr +H2O,选项C正确;
D.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 2Ag↓+ 3NH3 +H2O,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9.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12H22O11属于二糖
B. 1mol葡萄糖分解成3mol乙醇
C. 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D. 可采取蒸馏的方法初步分离乙醇和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其工艺流程可表示为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A. 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是C12H22O11;
B. 根据C6H12O6 2C2H5OH+2CO2↑分析;
C. 淀粉遇碘变蓝;
D. 用蒸馏分离互溶沸点不同的液体。
【详解】A. C12H22O11属于二糖,可能为蔗糖和麦芽糖,故A项正确;
B. C6H12O6 2C2H5OH+2CO2↑,1mol葡萄糖分解成2mol乙醇,故B项错误;
C. 取少许水解液于试管中,若滴加碘水,无明显变化,则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即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C项正确;
D. 酒精和水互溶,且两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分馏,故D项正确;
答案选B。
10.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该二肽的结构简式为,断裂肽键,氨基上增加一个氢原子,羰基上增加一个羟基,所以生成的氨基酸为,故选D。
11.下面是丁醇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沸点及熔点如下表所示:
异丁醇
叔丁醇
结构简式
沸点/℃
108
82.3
熔点/℃
-108
25.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 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6
C. 用蒸馏的方法可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叔丁醇粗品
D. 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得到同一种烯烃
【答案】B
【解析】
【详解】A.醇的系统命名步骤: 1. 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 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3. 侧链的位置编号和名称写在醇前面。因此系统命名法给异丁醇命名为: 2-甲基-1-丙醇,选项A正确;
B.有几种氢就有几组峰,峰面积之比等于氢原子个数比;异丁醇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2: 1 :6,选项B不正确;
C.根据表格可知,叔丁醇的沸点与异丁醇相差较大,所以用蒸馏的方法可将叔丁醇从二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选项C正确;
D.两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后均得到2-甲基丙烯,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2.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其合成过程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聚维酮的单体是
B. 聚维酮分子由(m + n)个单体聚合而成
C. 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 聚维酮碘水溶性良好的性能与氢键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则去除HI3、氢键,得,聚维酮的单体是,选项A正确;
B、根据聚维酮的结构简式可知,聚维酮的聚合度为2m + n,选项B不正确;
C、聚维酮分子内存在类似于肽键的结构,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选项C正确;
D、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聚维酮碘中也存在氢键,水分子中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相溶,聚维酮碘水溶性良好性能与氢键有关,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L-多巴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L-多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9H11O4N B. 能缩合生成高分子
C. 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D. 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9H11O4N,选项A正确;
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及酚羟基等多个官能团,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正确;
C.物质分子中含有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也含有碱性基团氨基,因此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选项C正确;
D.在物质分子中含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而变质,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4.凯夫拉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芳纶纤维,军事上称为“装甲卫士”,但长期浸渍在强酸或强碱中强度有所下降。下表中是凯夫拉的两种结构:
名称
芳纶1313(PMTA)
芳纶1414(PPTA)
结构
简式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MTA和PPTA互为同分异构体
B. “芳纶1313”、“芳纶1414”中的数字表示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
C. 凯夫拉在强酸或强碱中强度下降,可能与“”的水解有关
D. 以和为原料制备PPTA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PMTA和PPTA都是高分子化合物,n值不一定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 “芳纶1313”指的是苯环上1、3位置被取代了;“芳纶1414”指的是苯环上1、4位置被取代了,所以1313、1414表示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故B正确;C.肽键 可以水解成-COOH、-NH2,在强酸或强碱中水解程度加大,所以芳纶纤维的高强度在强酸或强碱中强度有所下降,故C正确;D. 和反应生成和HX,属于缩聚反应,故D正确;答案:A。
15.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图实验室制备乙烯
B. 图除去工业乙醇中的杂质
C. 图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混合气中有乙烯
D. 图 制取并收集少量乙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的温度是170℃,温度计测量混合溶液温度,选项A正确;
B、除去工业乙醇中的杂质可加入生石灰后蒸馏,且蒸馏时冷凝水下进上出,操作正确,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硫和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图中装置检验乙烯、二氧化硫混合气中有乙烯,选项C错误;
D、乙炔和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作用生成乙炔,且用排水法收集乙炔,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6.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苯中加溴水振荡,溴水层褪色
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溴苯
B
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gC≡CAg),乙烯则不能反应
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羧酸的酸性一定大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中加溴水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水层,无颜色,上层为苯层,红棕色。因为溴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苯与水不互溶,因此发生了萃取,选项A错误;
B、乙炔通入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CAg),乙烯则不能反应说明乙炔中C—H键的活性比乙烯中C—H键的活性强,因此可通过该实验区分乙炔和乙烯,选项B正确;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醋酸可与碳酸钙等反应,从强酸制备弱酸的角度判断,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选项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
17.有机化合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下列有机化合物:①乙烯 ②油脂 ③甲醛 ④乙二醇 ⑤纤维素。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1)能用于制造肥皂的是_______。
(2)能用于纺织和造纸的是_________。
(3)能用于汽车防冻液的是_____。
(4)能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
(5)家装材料产生的常见污染物是________。
【答案】(1). ② (2). ⑤ (3). ④ (4). ① (5). ③
【解析】
【分析】(1)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备肥皂;
(2)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与造纸的粘胶纤维;
(3)乙二醇的冰点较低,采用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制成防冻程度不同的防冻液;
(4)乙烯可作为果实催熟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5)甲醛是家装材料产生的常见污染物。
【详解】(1)上述物质中,只有②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可制备肥皂,故答案为:②;
(2)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与造纸的粘胶纤维,故答案为:⑤;
(3)乙二醇的冰点较低,采用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制成防冻程度不同的防冻液,故答案为:④;
(4)乙烯可作为果实催熟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答案为:①;
(5)甲醛是家装材料产生的常见污染物,故答案为:③。
18.设计实验,对下列有机物中官能团进行检验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淀粉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①试剂X为 __________。
②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2)用化学方法检验 含有的官能团。
① 完成下表:
官能团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OH
FeCl3溶液
溶液呈紫色
—COOH
______________
有无色气泡产生
__________
② 不能用溴水检验是否含有碳碳双键,简述理由:_______。
【答案】(1). 氢氧化钠溶液 (2). 有红色沉淀生成 (3). 碳酸氢钠溶液 (4). + NaHCO3→+ CO2↑+ H2O (5). 该有机物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解析】
【分析】(1)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2)所含官能团为酚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①羧酸是有机酸,其酸性强于碳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碳酸氢钠可用于鉴别分子内羧基的存在,据此填表;
②羟基对苯环产生影响,是连接羟基的苯环上的邻对位较为活跃,可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详解】(1)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被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但在反应前一定要先加入碱将稀硫酸中和,使反应处于碱性环境中。否则实验失败,看不到实验现象。则:①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
②试管C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实验现象为有红色沉淀生成;
(2)①—COOH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无色气泡,而酚羟基不能,故可用碳酸氢钠检验该有机物中是否含—COOH,其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 + CO2↑+ H2O;
②该有机物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不能用溴水检验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19.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
(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直接反应获得乙酸乙酯。
①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与实验室制法相比,工业制法的优点是________。
【答案】(1). 酯化(取代)反应 (2). 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 分液漏斗 (4). 加成反应 (5). 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解析】
【分析】(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2)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除去乙酸和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
(3)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
(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获得乙酸乙酯。
【详解】(1)试管A中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发生反应的类型是酯化(取代)反应;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故答案为: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故分离出试管B中油状液体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4)工业上用CH2=CH2和乙酸直接反应获得乙酸乙酯。
①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结构可知,其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②因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与实验室制法相比,工业制法的优点是副产物少,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20.α-氰基烯酸酯类医用胶无毒无害、性质稳定、与生物组织粘合好,可用做手术伤口粘合剂。其分子结构可用如图所示的通式表示:
资料卡片:
①分子中 “—R1”部分碳链适当增长,有助于延长固化时间。
②分子中 “-R2”部分碳链增长,耐水性增强,更适合在水湿环境中粘合。
③分子中 “-R2”部分若再引入一个α-氰基烯酸酯的结构,则可发生交联聚合,使胶膜硬度、韧性均增强。
(1)502胶是应用最早的医用胶,主要成分是 。
① 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氰基(—CN)、碳碳双键和_______。
② 该物质具有粘合性的原因是发生加聚反应(微量水蒸气作用下),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 常温下,丙烯难以聚合,而502胶可以快速聚合。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产生该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2)科学家已将502胶改良为504胶( ),504胶相对502胶的优点是_______。
(3)用于粘接骨骼的“接骨胶”固化时间不能太短,且粘合后强度要高。请设计一种 “接骨胶”,写出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_______。
【答案】(1). 酯基 (2). (3). —CN和酯基对碳碳双键产生影响,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 (4). 耐水性增强 (5).
【解析】
【分析】(1)①根据产检官能团的结构回答其名称;
②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
③502胶分子与丙烯不同的是含氰基和酯基,据此分析作答;
(2)根据资料卡片分子中信息②分析回答;
(3)根据资料卡片①和③分析作答。
【详解】(1)①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为氰基(—CN)、碳碳双键和酯基,
故答案为酯基;
②微量水蒸气作用下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③502胶分子内因含—CN和酯基对碳碳双键产生影响,使其与丙烯相比更易发生加聚反应,故答案为—CN和酯基对碳碳双键产生影响,使其更易发生加聚反应;
(2)504胶()从结构上分析,比502胶-R2基团上增长了两个碳链,故耐水性增强,更适合在水湿环境中粘合,故答案为耐水性增强;
(3)根据资料卡片可知,“—R1”部分碳链适当增长,有助于延长固化时间;“-R2”部分若再引入一个α-氰基烯酸酯的结构,则可发生交联聚合,使胶膜硬度、韧性均增强,则设计的“接骨胶”若要满足固化时间不能太短,且粘合后强度要高的性能,从分子结构上可以是:,故答案为。
21.高分子化合物F是一种成膜良好的溶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_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有机物C的沸点_________(“>”“=”或“ ① > ② (4). (5). 3 (6). (或)
【解析】
【分析】A与B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根据A的分子式(C6H6O)及C的结构可知A是苯酚,结构简式是,B是OHC-COOH,C与CH3OH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D为,D与浓氢溴酸再发生取代反应产生F为;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说明2个分子的C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产生1个酯环,得到化合物E,结构简式为。
【详解】根据上述推断可知:A是,B是OHC-COOH,D是,E是F是。
(1)A是,名称是苯酚;B的结构简式是OHC—COOH;
(2)C()中①~③羟基分别为酚羟基、醇羟基和羧羟基,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 > ① > ②;
(3)D的结构简式是;
(4)F中含有一个酯基、一个酚羟基和一个溴原子,所以1molF最多可以与3mol NaOH发生反应;
(5)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说明2个分子的C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产生1个酯环,得到化合物E,结构简式为;或3个分子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得到。
23.以A(C6H6O)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医药中间体K的路线如下。
(1)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K与G反应生成、H和水,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1). 还原反应
(2). +2H2O
【解析】
【分析】A是苯酚,A与浓硝酸发生苯环上邻位取代反应产生G是,G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为,H与丙烯醛CH2=CH-CHO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形成K:。
【详解】根据上述推断可知G为,H为。
(1) G为,H为。G→H的反应类型是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的反应,所以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反应产生、、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3+3++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