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A)班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A)班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6每小题2分,7-20每小题3分共54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 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
C. 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为纯液体,增大水的用量,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则其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
C.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没有气体参与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基本不变,故C错误;
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混合物、纯净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纯盐酸
水煤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氢氧化铁胶体
铁
碳酸钙
D
水银
澄清石灰水
氯化铜
碳酸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在两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盐酸为HCl的水溶液,一定为混合物,则A项错误;C项,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则C项错误;D项中Na2CO3为电解质,则D项错误;答案为B。
3.25℃和1.01×105时,2N2O5(g)=4NO2(g)+O2(g) △H =+56.76kJ/mol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反应为△H>0,△S>0,根据“△G=△H-T△Sc(In-),所加入物质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加入溶液应呈酸性,
①④为酸性溶液,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变红色;
②⑤⑥溶液呈碱性,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为中性溶液,平衡不移动;
所以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①④;
答案选C。
10.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
A. 1L0.1mol/L醋酸 B. 0.1L 0.1mol/L H2SO4溶液
C. 0.5L 0.1mol/L盐酸 D. 2L 0.1mol/L H2SO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性越强。醋酸是一元弱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亚硫酸是二元弱酸,所以在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硫酸的导电性最强;
答案选B。
11.室温下,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两者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与足量的锌反应盐酸产生的氢气多
C. 盐酸的c(H+)大于醋酸溶液的c(H+)
D. 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盐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中c(H+)大于醋酸中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醋酸中的,故错误;
B.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物质的量相同,和足量的锌反应生成的氢气相同,故错误;
C.盐酸为强酸,完全电离,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中的,故正确;
D.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物质的量相同,二者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同,故错误。
故选C。
12.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c(H+) B. Ka(HF)
C. c(F-)/c(H+) D. c(H+)/c(HF)
【答案】D
【解析】
【分析】HF溶液中存电离平衡HFH++F-,加水不断稀释,平衡向右移动,n(H+)与n(F-)增大,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加水不断稀释,则溶液的体积不断增大,最终导致c(H+)减小,A项错误;
B. Ka(HF)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离子浓度无关。温度不变,Ka(HF)保持不变,B项错误;
C. 加水不断稀释,则溶液的体积不断增大,最终导致c(H+)减小,由于温度不变则Kw不变,溶液中c(OH-)增大, HF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H+)=c(F-)+c(OH-),则c(F-)/c(H+)=[c(H+)-c(OH-)]/c(H+)=1- c(OH-)/c(H+),c(OH-)/c(H+)增大,则c(F-)/c(H+)减小,C项错误;
D. 加水稀释过程,平衡向右移动,n(H+)增大,n(HF)减小,c(H+)/c(HF)= n(H+)/ n(HF),其比值增大,D项正确;
答案选D。
13.在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O2)=3.3×10-2mol/(L·min)
B. 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O2)<3.3×10-2mol/(L·min)
C. 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
D. 反应到6min时,H2O2 分解了50%
【答案】C
【解析】
【详解】A.6分钟时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反应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用过氢氧化氢表示反应速率为mol/(L·min)=3.3×10-2mol/(L·min),故正确;
B. 6~10min 氧气的生成量为29.9mL-22.4mL=7.5mL,过氧化氢的消耗量为mol,用过氢氧化氢表示反应速率为 mol/(L·min)0
B. 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v逆,故C错误;
D.由于反应物碳是固体,所以在反应进行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一直在变,V一定,气体的密度也就一直在变,当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故D正确;
答案:D
16.对于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下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 该反应的ΔH<0
C. 化学方程式中,n>e+f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不能改变体积分数,故错误;
B.根据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快,先到平衡分析,T2温度高,温度高C的体积分数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正确;
C.根据压强大速率快,先到平衡分析,p2压强大,压强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说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有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