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州市2020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6474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深州市2020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6474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深州市2020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6474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深州市2020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展开普通高中2019年9月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人匀强电场,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γ射线的轨迹,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B. a为β射线的轨迹元素镭外层电子电离形成β射线
C. b为α射线的轨迹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D. c为α射线的轨迹,α射线使空气分子电离能力最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如图,给出的电场方向向右,α射线实质为氦核,带正电,电离能力最强,贯穿能力最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向左偏转,故c为α射线;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电离能力和贯穿能力都一般,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向左偏转,故a为β射线;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电离能力弱,贯穿能力强,在电场中不会偏转,故b为γ射线.
A. a应为β射线的轨迹,故A错误;
B. 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电离能力和贯穿能力都一般,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向左偏转,故a为β射线,故B错误;
C. c应为α射线,故C错误;
D. c为α射线的轨迹,α射线使空气分子电离能力最强,符合题意,所以D正确;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斜面体足够长且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减速为零后反向加速,加速度大小不变
B. 物块减速为零后反向加速,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方向不变
C. 物块减速为零后反向加速,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块减速为零后静止于最高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D.由题意知因μ<tanθ,故物块减速为0后肯定会反向加速下滑;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物块上滑加速度大小为:
物块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物块减速为零后反向加速加速度大小要改变,故A错误,D错误.
BC.物块减速上升时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
由图可知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f水平向左.当物块加速下滑是,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
因小物块加速下滑,故f1与N1的合力偏向右下方,故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很明显此时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与上滑时不相等,故B正确,C错误.
3.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长和宽均为1,一质量为m的质点由斜面左上方顶点P静止释放,若要求质点沿PQ连线滑到Q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需要对质点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外力作用在斜面上做直线运动,将重力分解到沿着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沿着斜面方向合力与PQ共线,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当外力和PQ垂直时,外力最小,所施加的外力的最小值为
,
A.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B.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错误;
C.与计算结果一致,故C正确;
D.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
4.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20万光年外发现了首颗系外“宜居”行星.假设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若宇航员登陆该行星,在该行星表面将一小球以4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6 m/s2
B. 经过2 s小球落回抛出点
C. 经过2 s小球上升到最高点
D.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8 m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
因为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则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0.4倍,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故A错误;
BC.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知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间为:
,
根据对称性,落回抛出点时间为
,
故B正确,C错误;
D.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故D错误.
5.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圆环轨道半径为R,在环的最低点放置一个小球,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小球会在环内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为保证小球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瞬时速度v可能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球在环内做圆周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时,
,
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
解得
;
小球在圆心所在水平线以下做运动时,
,
解得
;
小球不脱离轨道,速度v满足解得
,,
A.在速度范围内,所以A满足题意,故A正确;
B.不在速度范围内,所以B不满足题意,故B错误;
C.不在速度范围内,所以C不满足题意,故C错误;
D.不在速度范围内,所以D不满足题意,故D错误;
6.如图所示,一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斜面上,一端拉住条形磁铁,条形磁铁处于静止状态,磁铁中垂面上放置一通电导线,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且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弹力逐渐变小 B. 弹簧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C. 磁铁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D. 磁铁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由图可知,磁铁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到S极,则此时在导线处磁感线平行于斜面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导线受到安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因电流增大,所以安培力增大,但因安培力与斜面垂直,故沿斜面方向弹力不变,故A错误,B错误.
C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因安培力变大,故磁铁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变大,故C错误,D正确.
7.图甲为发电机构造示意图,线圈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内阻为10,外接电阻阻值为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图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 rad/s
B. t=0. 01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 电流表的示数约为2.8 A
D. 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交流电的频率为:
,
则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
故A错误;
B.t=0.01s时,感应电动势为零,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B错误;
C.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
则电流的有效值为:
,
则电流表示数为2A,故C错误;
D.电压表示数为:
,
故D正确.
8.如图所示,蜡块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若在蜡块从A点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从AB位置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蜡块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块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 蜡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蜡块所受合力变大 D. 蜡块速度变大
【答案】AD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故物块的合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增加,因加速度不变,故合力不变,所以选AD
9.质量为m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功率达到最大值P时,速度为v1,此后汽车功率保持不变,最后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时间内,汽车所受牵引力做功为
D. 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
最后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
,
所以
,
故A错误,B正确;
C.t1~t2时间内汽车功率不变,所以t1~t2时间内汽车所受牵引力做功:
,
故C正确;
D.0~t2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
由于0~t1时间内汽车的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所以
,
所以0~t2时间内汽车的位移:
,
故D错误.
10.匀强磁场中垂直放置一个圆形线圆,线圈的匝数n=100、面积S=0.1 m2、电阻r=1,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9的电阻,规定如图甲所示磁场垂直于线圈向里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B. 1~2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C. 0~1 s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1.44 J
D. 0~2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零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0~1s内,通过线圈向上的磁通量变小,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同理,1~2s内,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故A正确,B错误;
C.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
,
所以线圈电阻r消耗的功率
,
故C正确;
D.前0~2s内,通过R的电荷量
,
故D错误;
11.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a0t0
B. t=t0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为
C. 0~t0时间内,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为
D. 0~t0时间内,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直线运动,故可用平均加速度计算,即:
A.故t=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t=t0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为:
故B正确.
C.0~t0时间内,外力对物体的冲量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故C正确.
D.0~t0时间内,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故D错误.
12.一均匀带电的绝缘球球心位于坐标原点O,规定x轴的正方向为电场正方向,则沿x轴的电场强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体半径大小x0
B. x>x0时,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
C. x=x2位置比x=x1位置电势低
D. x=-x0位置与x=x0位置电势相等
【答案】AD
【解析】
【详解】A.设绝缘球半径为R,总的电荷量为Q,则绝缘球内部电场强度
,
E与x成正比,当x=x0时,E=E0,之后E与x不再成正比,所以可知R=x0,故A正确;
B.根据题意知球带正电,电场方向在x轴正方向一直为正,在x轴负方向一直为负,故B错误;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结合对称性知,x=x2位置比x=x1位置电势高.故C错误;
D.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知x=−x0位置与x=x0位置电势相等,故D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其中13题5分,14题9分)
13.某同学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到一条纸带,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中所示.测量计数点到计数点0的距离,分别记作: 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f.
(1)与纸带连接的物体做加速运动,纸带____(选填“左”或“右")端 与物体相连接;打计数点“3”时纸带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______
(2)纸带发生位移对应的时间分别为,计算出比值、,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后得到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则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左; (2). ; (3). 2k
【解析】
【详解】(1)[1]由于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变大,间隔变大,由图中点的分布可知实验时纸带是左端和物体相连接;
[2]计数点3的瞬时的速度等于计数点2、4间的平均速度为:
;
(2)[3]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则:
,
则斜率
,
纸带的加速度
;
故答案为[1]左[2] [3]2k;
14.某实验小组测量一金属丝(被测阻值约为25)的电阻率,可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Gg内阻Rg=120,满偏电流Ig=3 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5,量程为0~0.1 A
C.螺旋测微器
D.电阻箱R0(0~9 999 n,0.5 A)
E.滑动变阻器R(5 ,1 A)
F.干电池组(3 V,0. 05)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其示数部分如图甲所示,则该次测量测得直径d=_____mm;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电压表使用,最大测量电压为3V,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_____;
(3)用改装好的电压表设计一个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请将图乙中电路图补画完整_____;
(4)用刻度尺测量出了电阻丝有效长度L,依据公式,实验小组测得了电阻率.
【答案】 (1). 0.267(0. 266 ~0.268均正确) (2). 880 (3). 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1)[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其示数部分如图甲所示,则该次测量测得直径d=0.266mm;
(2)[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电压表使用,最大测量电压为3V,则电阻箱阻值应调为R0=880Ω,计算如下:
电流表G两端的满偏电压为:
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
电阻箱的电阻为:
(3)[3]电路图如下:
故答案为[1]0.266(0.266~0.268均正确)[2]880[3]电路图如上.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将质量为m,带正电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后,空间中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再经过时间t,小球返回释放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和末速度;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
(2)加电场后,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答:(1)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和末速度;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16.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0.2 kg的物块A以初速度9 m/s向右运动,1 s后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物块A滑动0.4 m停止,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2.物体A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B的质量.
【答案】(1) μ=0.5;(2)
【解析】
【详解】(1)由图象可知,物块A碰后速度大小为2 m/s,
由
解得a=5 m/s2.
由牛顿运动定律
解得μ=0.5.
(2)设物块A碰前速度为,碰前物块A匀减速运动,
解得
A、.B物体弹性碰撞,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解得: .
17.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电容器板长为1,两板间距为d,左端中间位置有电子枪从t=0时刻持续发射电子,电子通过电容器时间为3t0,所有电子均未与极板发生碰撞,出电场后直接进入紧邻平行板电容器的匀强磁场,磁场左边界为直线,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板间所加电压如图乙所示,求:
(1)电子在极板间偏转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2)电子经磁场偏转后,在磁场直线边界射出区域的长度.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 ……时刻射入电子偏转距离最大,
时间内,偏转位移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时间内,偏转位移为
时间内,偏转位移为
最大偏转位移
解得:
.....时刻射人电子偏转距高最小
(2)设电子射入磁场速度为v,射入点与射出点间距为L
.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
由图可知
解得
,
与极板间电压无关
长度为
.
四、选考题(共13分。请考生从给出的选修3-3和选修3-4中任选一模块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选修3-3模块计分)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太空舱中由于完全失重,舱内气体对舱壁无压强
B. 不可能由单一热源吸收热址完全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C. 0℃的冰吸收热量融化为0℃的水,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E. 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答案】BDE
【解析】
【详解】A.气体压强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分子作无规则热运动时,频繁的撞击容器壁产生,所以此时气体对舱壁有压力,故A错误;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不可能由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完全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故B正确;
C.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E.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故E正确
1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 ,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27°C.则:
①该气体在状态A、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
②从状态A到状态C气体对外做的功.
【答案】①TA =600 K,Tc=900K;②W=200 J
【解析】
【详解】①对于理想气体:
,等容过程,由查理定律
解得:
TA =600 K
,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
解得
Tc=900K .
②从状态A到状态C气体对外做的功
解得
W=200 J
20.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O质点为波源,t=0 时刻波源开始振动,t=4s时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该简谐横波的周期为0.5s
B. 该简谐横波的波速等于0.5 m/s
C. 波恰好传到C点时,B点通过的路程为10cm
D. t=8 s时该波传播到x轴上的质点D,D点运动方向向上
E. 当质点C第一次出现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恰好出现在波谷位置
【答案】BDE
【解析】
【详解】AB.t=0时刻波源开始振动,t=4s时波形如图所示,得到该波的周期为 T=4s,由图读出波长为 λ=2m,则波速为
v=λT=0.5m/s,
故A错误,B正确.
C.波恰好传到C点时,质点B振动了2s=12T,则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20cm,故C错误.
D.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8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
x=vt=0.5×8m=4m,
所以经t=8s,该波传播到x轴上x=8m处,再依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质点D点的运动向上,故D正确;
E.由于B、C间距离等于0.5倍的波长,B与C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则当质点C第一次出现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恰好出现在波谷位置;故E正确.
故选BDE.
21.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半径为R,圆心角∠AOB=30°.一束平行于OA的单色光由OB面上D点射人介质,经OB折射后,直接射到A点,已知O、D两点间距R,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介质的折射率;
②光从D点射到A点所用的时间.
【答案】①n=;②
【解析】
【详解】①如图所示,O、D两点间距R,
.
由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a=60°折射角β=30°
由折射定律
解得
n=
②DA两点间距
DA =OD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