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58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58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58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
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华社北京2018年4月22日电: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计划一步实现环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读以下图表,回答1~4题。项目距日距离/106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自转周期(小时)卫星数地球149.61123.91火星227.90.110.1524.521.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太空中的流星 D.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2.火星属于( ) ①类地行星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河外星系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3.图中分别表示地球和火星的序号是( )A.①② B.④① C.②③ D.④②4.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B.有相近的大气成份和卫星数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乙),完成5—7题。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② B.增强了③ C.增强了① D.增强了④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7.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⑤⑥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下图)。据此完成8—9题。8.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10—11题。10.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西南风11.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乙图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 C.c→a→b→d D.d→a→b→c13.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 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箭头表示洋流。完成14—16题。14.围绕“垃圾场”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 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 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15.该“垃圾漩涡”的形成原因是( )A.受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B.受反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C.受洋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D.受径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1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海洋污染物会随①洋流向西扩散 B.沿②洋流航行会导致行驶速度降低C.③洋流与沿岸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密不可分D.④附近洋流利于世界性大渔场的形成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7-19题。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C和E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8.岩石圈是指 ( ) A.C的顶部 B.E的顶部 C.C以及E的顶部 D.G的外部 19.某地地下25千米处发生地震,地面上的人会感到 (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S波,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D.P波,左右摇摆 2017 年 3 月 27 日晚,图中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和岩浆喷涌而出,造成了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完成20题。20.该地区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洪都拉斯蓝洞,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又叫伯利兹大蓝洞,位于伯利兹境内。完美的圆形洞口四周由两条珊瑚暗礁环抱着,是冰河时代末期形成的一个石灰石坑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由于深洞很深,因此呈现出深蓝色的景象,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21-22题。21.组成洪都拉斯蓝洞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2.洪都拉斯蓝洞的成因是( )A.海蚀洞 B.冰蚀洞 C.火山口洞 D.岩溶洞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 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②③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B.图中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岩层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D.背斜顶部受到挤压作用,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25.右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6.右图中的河流( ) A.甲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B.甲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C.甲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D.甲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读图“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27~28题。27.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华北平原 B. 江南丘陵 C. 四川盆地 D. 珠江三角洲28.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特征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 从沿海向内地的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读图,回答29~30题。29. 该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带性自然带,正确的是( ) A.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②——亚寒带针叶林带C.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0. 图中国际铁路大通道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 ) A.以水分为基础的分异规律 B.以热量为基础的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太阳光照图”。图上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或昏线)。(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A、B、C、D四点中夜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________。(4)若C点所在经线为1800,写出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5)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C地的日落时间为________。(6)该日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是 。32.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每空2分,共22分)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过程。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的 B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1月、7月),_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画出风向。 【参考答案】123446789101112131415BAADBCBDCBADC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CADADDBCBBAAA31.(每空2分,18分)(1)晨线(2)冬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3)C>D>A>B (4)(1200W,23.50S)(5)12点(12:00) 6点(6:00) 16点(16:00)
(6)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或(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2.(每空2分,共22分)(1)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2分)
(2)地转偏向力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8分)
(3)标注略(B为东北风 ) (2分)(4)海陆热力性质 块 (4分)
(5)7月 副热带高气压 (4分)(6)标注略(东南风) (2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