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1页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2页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25*2=50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地球赤道的延伸面)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1.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               B.             C.                   D. 2. 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日地距离相同C.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相同              D.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2014年10月8日晚,形成红月亮的月全食天象,月全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红月亮的出现,专家解释说,这主要是不同波长的光线受大气散射作用的不同造成。据此回答3-4题。   3.图3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4.下列现象与红月亮成因类似的是     A.蓝天          B.白云          C.极光            D.极昼图4为丰城中学西校区新空通讯社学生在野外调查中拍摄的含有狼鳍鱼化石岩石照片,图5为岩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如果图5中属于内力作用过程,图4中的岩石属于图5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6.下图6中四景观的形成与图5中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2014年刚入秋,中国7省、约39万平方公里已身中霾伏。 结合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7),完成7-8题。7.下列说法不助于雾霾形成的是(   A.大量燃煤采暖   B.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C.多大风天气     D.焚烧秸秆8.人类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7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A减弱         B.B增强              C.C增强         D.D减弱下图8为丰城中学东校区内太阳能路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有同学注意到该太阳能路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供电强弱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10.下列中学中最不适宜使用这种路灯的是(      A.拉萨中学       B.重庆中学      C.内蒙古中学     D.海口中学图9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表示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2.图中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           B.           C.           D.下图10为某地气压天气系统图,图11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近地面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10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14.图11中四条曲线表示图10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是(   A.         B.        C.       D.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图12所示,据此回答15-16 15.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多    C. 地下径流增多   D.河流含沙量增大13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读图回答1718题。17.若此图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时表示白天   此时表示黑夜   此时吹海风    此时吹陆风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8. 若此图表示亚洲季风环流,此时亚欧大陆   A.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形成印度低压  C.气温较低  D.东亚吹西北风 下图14是“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从a-b-c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0.对e处自然带的解释及影响主要因素正确的   A.非地带性地形                B.纬度地带性热量C.垂直地带性地形           D.经度地带性水分图15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表示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      A. A       B. B       C. C      D. D22.对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风向一致            B.气压甲处高于乙处   C.该地位于北半球       D.风力乙处大于甲处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理运动。读图16回答23-25题。23.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的偏移   D.极夜的范围变化24.图示中,此日甲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昼夜相等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极昼现象25.图示中,此时丰城中学 (   A.白昼比甲地长B.使用夏季时间作息 C.正午树影一年中最短 D.跑操时穿冬季校服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图17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甲处放大图为      (南极或北极)俯视图,弧线AC为     (晨线、昏线),此时甲位于     (近日点、远日点)附近,地球由6月22日至乙处公转速度变化为         (2)甲处放大图中,比较A、B、C的自转线速度大小                              ,比较A、B、C的自转角速度大小                          (用 >、<、= 表示)。(3)甲处放大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             时;A、B、C三点的昼夜情况分别为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悉尼比丰城市的白昼      (长、短);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丰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丰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5)地球公转到乙处时,D点的日出时刻是         时,D点昼长为              小时。27.下图18为某地地质地貌及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甲、乙、丙、丁)       处可能找到石油,理由是          ,修建水库最应避开           处。(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按空间分类),其中环节是指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          (填数字)环节施加了影响。 28.下图19中图a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b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c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分析图a和图c,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双选)。A.—甲    B.—乙       C.—丙       D. —丁(2) b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此时地气候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                                                                    地典型植被名称为                                                            (3) 此时地风向是                ,其形成原因是                              (4)气候类型特征是                  ,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该地自然带与            (填“①④”)地自然带一致,该自然带为                                                                    29.上海某科学小组到非洲、美洲、欧洲进行考察活动,下图20表示该次考察活动的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M岛两侧不同的气候资料图,分析东侧植被景观的形成原因:                  (2)从洋流对陆地环境的影响分析鲸湾港与伊尼扬巴内两港口年均温、植被差异的原因:                                                                           (3)科学小组6月22日到达海区时,发现船行速度变   (填 快、慢),原因是             流(填 逆、顺)而行;此时海区刮      风,其成因是                  (4) 科学小组发现      处(填 ④” )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其形成原因是      。若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25=50分)1-5   D C B A B    6-10   B C D C B      11-15   A A B B A    16-20 D C B B A    21-25  B D A B D二.综合题(共50分)26.(15分)(1)北极(1分)  昏线(1分)  远日点(1分) 由快变慢再变快(1分)(2)B>A>C或C<A<B(1分)   A=B=C(1分)(3)12(1分)  昼长夜短(1分)  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1分)   极昼(1分)(4)短(1分)  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或昼变短夜变长(1分)  由大变小(1分)(5)8(1分)   8(1分)27.(10分)(1)断层(1分)  背斜(1分) 丁(1分)背斜是较好的储油构造(1分)  乙(1分)(2)山麓冲积扇(1分)  流水沉积作用(1分)(3)海陆间(1分)      水汽输送或大气水分输送(1分)    (1分)28. (12分)(1)A D  (2分)(2)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炎热干燥(1分)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受其影响降水少(1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3)东南风(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分) (4)全年温和多雨(1分)   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 (1分) (1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29. (13分)(1)位于来自于海洋上水汽充足的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1分), 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分)(2)鲸湾港附近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1分);伊尼扬巴内附近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分)(3)慢(1分) 逆(1分) 逆(1分)  西南(1分)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或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1分) 
    (4)(1分)   有寒暖流交汇(1分)   加快净化速度(1分),扩大污染范围 (1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