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点左右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此次任务不仅完成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而且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中继通信。在此次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之前,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据此回答1~3题。1. 能够影响“嫦娥四号”与地面通讯联系的地理现象是( )A.台风 B.太阳辐射 C.寒潮 D.黑子、耀斑2.下列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A. 冯卡门撞击坑 B.“鹊桥”中继卫星 C.国际空间站 D. 哈雷彗星3.嫦娥四号着陆期时,美国旧金山(西8区)的时间是( )A.1月3日2点 B.1月2日6点 C.1月2日18点 D.1月4日2点读下图,完成 4-6 题。4.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所在纬线为 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寒流 ④暖流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乙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节①强弱取决于人类活动 B. 环节②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最大C. 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 环节④为植物蒸腾作用6.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四地气压大小排序为( )A. 乙>甲>丙>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甲>丙>丁>乙下图中 XY 表示水分和热量条件,读图完成7—8题。7.根据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可知( )A.沿 X 方向热量增加 B.沿 X 方向水分增加C.沿 Y 方向热量增加 D.沿 Y 方向水分增加8.甲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硬叶林 C 热带草原 D 温带落叶林9.黄土高原是世界最深厚,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高原,其成因是( )A.风化和风力侵蚀 B.风力搬运和堆积 C.流水侵蚀和搬运 D.冰川搬运和堆积10.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奉新越王山 D.青藏高原1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读下图“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12~13题。12. “雨水利用系统”补给地下水,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下渗 C.植物蒸腾 D. 降水13. 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回答14~15题。14.“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15.“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昼长变短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16~17题。16.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17.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2018年12月30日,奉新迎来了2018年第一场降雪,也是2018年的最后一场雪,虽比以往来的晚一些,但积雪量让我们南方的小伙伴终于可以圆梦北方的雪地情景。据此完成18——19题。18.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0~22题。2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1.图中③处的天气系统名称为(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22.图中④处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经过20亿年的地质演变,贺兰山由一片汪洋挺拔为一座奇特的山脉。7亿年前的震旦纪,贺兰山地区出现了宁夏最古老的动物,如今在苏峪口至樱桃沟一带的山路上,捡到一块蠕虫动物化石其实并不困难。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23~24题。23.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重熔再生作用 B.②冷却凝固作用 C.③变质作用 D.④外力作用24.关于上述材料的正确说法是( )A.贺兰山的形成只和内力作用有关 B.三大类岩石中,乙岩石中常含有化石C.甲代表了岩浆D.贺兰山前的冲积扇的形成正是①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且P1<P2<P3据图回答25-26题。25.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有降水的地点是( )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 26.当甲、乙之间的锋面夏季快速移动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可能是( )A.沙尘暴 B.寒潮 C.伏旱 D.暴雨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同时许多诗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27~28题。 27. 下列诗句和蕴含的地理知识不相符的是( )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冷锋 B.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我国南北方区域差异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天气 D.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水循环,水资源得以更新 2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非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纬度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9.图中甲、乙、丙分别是( )A.空气稀薄、海拔高、苔原 B.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荒漠C.海拔高、空气稀薄、苔原 D.空气稀薄、海拔高、高寒荒漠30.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青藏高原(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 B.冰川萎缩,雪线不断下降C.热量改善,生长季节延长 D.冻土变厚,生物多样性减少二、综合题(40分)31.(14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甲地为______(风带名称),图2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_____(字母),图3中属于热带草原带的是____(数字)
(2)自然带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3)自然带从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地带性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32.读图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l)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A气压中心名称是 ,些时我国东部吹 季风(风向)。(2)B处为 季风(风向),其形成的原因是 (3)C处为 季风(风向),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3.(12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l)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 (填数字)环节。【参考答案】1——5 DDCAC 6——10 ADCBB 11——15 ABACD16——20 BDAAD 21——25 ABCBC 26——30 DADBC31(1)西风带。 C ②
(2)纬度地带性; 热量
(3)经度地带性;水分。
32.(1)甲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风(3)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3.(1)断层 背斜(2)冲积扇 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3)海陆间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