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44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44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44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清楚,并在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1~2题。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C.我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D.我国地形以高原为主5.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 )A.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 B.闽→川 C.桂→黔 D.粤→湘7.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读下图,回答8~10题。8.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9.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生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10.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读下图,完成11~12题。11.关于A、B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热带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②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③B区域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④A区域以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A、B两个区域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经济方面 B.地形方面 C.气候方面 D.植被方面13.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地理坐标39°30′31.7″N82°30′50.2″E海拔1 468 m误差5.7 mA.在测量珠峰高度 B.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C.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结构 D.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4~15题。1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15.“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6~18题。16.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7.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较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地区农业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19~20题。19.与大牧场放牧业相比,a地农业( )A.集约化程度更高 B.市场化程度更高 C.生产规模更大 D.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更高20.a地农业过度发展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湿地退化 D.土壤盐碱化平潭是福建省一个岛县,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其独特的造型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回答21~22题。21.石头屋的特征及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A.房屋低矮——便于保温 B.屋顶缓——防暴雨C.窗户小——防外敌 D.石头压瓦——防大风22.结合平潭的地理特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地降水少主要是由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B.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渔业、风电、旅游业C.该地主要房屋建材是岩浆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D.由于台湾山脉的阻挡,该地夏秋免遭台风灾害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23.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读图,完成25~26题。25.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6.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读“我国‘高分三号’卫星发回的高分卫星融合影像图”,回答27~28题。27.获得该图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28.利用该技术手段可直接(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29~30题。29.该专题研究的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30.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第Ⅱ卷 综合题(40分)31.读“我国沿109°E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A、B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6分) A(渭河)B(汉江)径流量 含沙量 冬季封冻 (2)从植被类型看,C为 ,D为 ;从代表性粮食作物看,C为 ,D为 ;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A河所在省是 ,B河主要流经的省是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__区。 (2)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 A 沙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B 沙漠所在省区是 。(4)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有哪些?(3分)(5)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 ① ;②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9分)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3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2分)34.读“巴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1)影响巴西东部海岸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 ,风带是_____________ ,巴西境内的两大主要地形区是图中①_______平原和②_______高原。 (2)亚马孙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ABDDCB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CDCBD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CAACABAD 31.(1) A(渭河)B(汉江)径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冬季封冻有无 (2)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麦 水稻 不同纬度,热量差异(3)陕西 湖北 32.(1)干旱 半干旱 (2)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大风日数多 (降水稀少,蒸发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3)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破坏等(5)建立沙障,人工固沙(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 营造防护林 33. (1) 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34.(1)巴西暖流 东南信风带 亚马孙 巴西 (2)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