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
展开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读图分析可知,乙国的人口出生率约4.1%;死亡率约1.3%;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符合“高—低—高”模式,故答案选B项。
【2题详解】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图中丙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故与丙点相似。故答案选C项。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一般会影响和干扰地球的大气层,尤其是干扰高层大气时,会导致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同时也会使地球的磁场受到影响,指南针不能正确的指示方向;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全球变暖是人类过多的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增加了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太阳活动无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 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 氦原子裂变过程中释放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的反应。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能量来源。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 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 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 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 5300m
6. 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热带雨林带
【答案】5. C 6. B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因丙地年降水量较多,所以应位于迎风坡;海拔2000米处1月的气温为-3°C,那么山麓地带的气温最高位3°C,所以不可能位于赤道附近;该山地海拔2000米的1月气温为20°C,海拔约为5300米的气温为0.2°C,所以不会出现永久性积雪;而因同海拔的西侧气温高于东侧,所以流经西岸的洋流为暖流,增温增湿。故选C。
【6题详解】
因甲地冬季7月的平均气温为-3°C,所以其自然带应为温带的自然带,又因年降水量仅为350mm,降水较少,气候干燥,所以其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带。故选B。
考点:山地的垂直自然
7.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 昼夜的交替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春夏秋冬的更替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昼夜的交替,A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的现象,B.D错。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C错。
【考点定位】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睛】了解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不透明、也不发光。昼夜交替现象是因素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如果地球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周期是一年。区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8.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秋分两日重合
C. 永远不重合 D. 只有夏、冬至两日重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冬至日反之;春秋分日,则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分布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即可判断。
9.一条河流沿北纬 35°自西向东流(如下图),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河道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 河道北岸受冲刷严重
C. 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 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自西向东流,右岸是南岸。所以南岸受冲刷严重,北岸沉积作用强烈 ,A、B错。北岸水流弱,泥沙沉积多,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C错,D对。
【考点定位】地转偏向力。
10.我国东端东经 135°是 8 点时,最西端东经 73°的地方时是
A. 12 时 8 分 B. 3 时 8 分 C. 12 时 52 分 D. 3 时 52 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经度每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1°,时间相差4分钟。东边的比西边的早。
【详解】我国东端东经 135°是 8 点时,最西端东经 73°,两地经度差是62°,经度每15°,时间相差1小时,最西端晚了4小时8分钟,地方时是3 时 52 分,D对。A、B、C错。
11.一架飞机从东经 116º(东 8 区)某地出发,起飞时当地的区时是 2016 年 10 月 5 日 15时,经过 10 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 8 区),到达时温哥华的区时是
A. 10 月 5 日 1 时 B. 10 月 4 日 1 时
C. 10 月 5 日 23 时 D. 10 月 5 日 9 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飞机起飞时东8区的区时是 2016 年 10 月 5 日 15时,西8区与东8区相差16小时,东边的时间早,此时,加拿大温哥华的区时是4日23时。经过 10 个小时到达,到达时温哥华的区时是10 月 5 日 9 时,D对。A、B、C错。
12.太阳直射点发生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
A. 自转公转方向相同 B. 太阳东升西落
C. 赤交角的存在 D.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直射点发生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赤交角的存在,没有黄赤交角,就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C对。自转公转方向相同、太阳东升西落、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不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A、B、D错。
【点睛】太阳直射点发生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赤交角的存在,没有黄赤交角,就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3.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 候鸟的季节性迁徙 B. 树木年轮宽窄不等
C. 河流的季节性封冻 D.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答案】D
【解析】
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旋转,太阳等天体每天东升西落,故D正确。A、B、C三项与季节相关,季节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故错误。
【点睛】树木年轮宽窄反映树木生长的快慢,水热条件好的季节,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
14.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看,空呈顺时针方向。图A是南极,应是顺时针方向,A错。图B是北极,应呈逆时针方向,B错。顺着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减小,东经度数增大,C对,D错。
15.我国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 春分日--夏至日 B. 夏至日--秋分日
C. 秋分日--冬至日 D. 冬至日--春分日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半年,我国白昼时间比黑夜长。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详解】我国白昼时间比黑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半年。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夏至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对。春分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增长,A错。秋分日--冬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D错。
16.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下列日期中升旗最早的日期是
A. 6 月 1 日 B. 7 月 1 日 C. 8 月 1 日 D. 9 月 1 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升旗最早的日期是白昼时间最长的日期。我国夏至日昼长最长,即6月22日的日出时间最早。距夏至日越近,昼越长。选项中距夏至日最近的日期是7月1日,在选项中昼最长,日出最早,B对。其它日期日出较晚,A、C、D错。
17.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 地方时相同 B. 季节变化相同 C.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 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故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A正确;同一条纬线上则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经线与地方时的关系;纬线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单向式流程经济模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一闭环式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读我国某地区循环发展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该模式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广西 B. 河北 C. 湖北 D. 黑龙江
19. 上图中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应属于
A. 市场导向型 B. 原料导向型 C. 劳动力导向型 D. 技术导向型
20. 该模式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 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C. 降低资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D. 吸引高科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18. A 19. D 2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发展模式图中有甘蔗这种作物,可知该模式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B两项;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故该模式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广西,D项正确。
【19题详解】
在该模式中,甘蔗厂是主要的工业部门,其在分布上应接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故A项正确。
【20题详解】
该模式对促进粮食生产无关系,故A项错误;该模式将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一闭环式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故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B项正确;该模式中的企业不属于高耗能的工业部门,故C错误;工业企业不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故D项错误。
考点:循环经济,工业指向型类型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回答下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 C 点的日期是_____,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
(2)图中 A,B,C,D 四点中_____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3)由 B 点到 C 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处于 D 点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从 B 点到 D 点,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
(6)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答案】(1)12.22 (2)冬至日 (3)C (4)向南移动或向南回归线移动 (5) 昼夜等长 (6) 冬半年 (7)逆时针
【解析】
【详解】(1)地球公转到图中 C 点位置,地轴北极远离太阳,是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是近日点,大约在1月初。图中 A,B,C,D 四点中, C点是冬至日,距近日点最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3)结合公转方向,C点是冬至,B点是秋分。由 B 点到 C 点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向南移动,即向南回归线移动 。
(4)当地球处于 D 点时,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特点为昼夜等长。
(5)当地球公转从 B 点到 D 点,即从秋分过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6)在图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点睛】地轴北极远离太阳,是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是近日点,大约在1月初。距近日点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特点为昼夜等长。
22.读东北地区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图 )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油田 A 是 ,分布在 平原上。
(2)城市 B 是 ,是我国著名的 制造基地。
(3)据右图分析,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4)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瓶颈有哪些?
【答案】(1)大庆油田 松嫩
(2)长春 汽车
(3)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4)重工业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独特的发展历史
(5)资源不足;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东北地区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识记分析能力。
【详解】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1)油田A是大庆油田,分布在松嫩平原上。(2)城市B是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3)据右图中等降水量分析,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4)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独特的发展历史。(5)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衰退,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源枯竭;环境长期遭受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矿区地面沉陷等。
23.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1)A 是太阳大气层的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是____ 。它的成因是由于____。
(2)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____,它发生在 层。它的成因是由于____。
(3)黑子活动的平均周期为___ 年,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 期有一定关系。如下图,描述图中 12 观测站与 22 观测站测得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 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球层 (2)黑子 (3)温度比其他区域低,显得稍暗一些 (4)耀斑 (5)色球层 (6)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7)11 年 12 观测站为正相关 22 观测站为负相关
【解析】
【详解】(1)根据太阳大气结构图,A 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 。它的成因是由于温度比其他区域稍低,显得稍暗一些。
(2)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耀斑,它发生在色球层。它的成因是由于太阳外部大气的色球层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3)黑子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 期有一定关系。 读图,结合注记分析,图中 12 观测站测得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之间的关系正相关,随着黑子数量增加,降水增加。图中22 观测站测得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即数值冰减少,降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