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36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36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36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 试卷
展开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3月月考
本试卷总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选择题30个,共60分;填空题4个,共40分。
一、选择题(2分一个,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60分)
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的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3—4题。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读下图,完成5~6题。
沿北纬某纬线某大陆主要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5.造成该大陆图示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同 B.水分不同
C.海拔不同 D.纬度不同
6.该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
A.均为地中海气候
B.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5~6题。
7.该山峰可能位于( )
A.阴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天山山脉 D.长白山山脉
8.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0.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
1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13.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14.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
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
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
1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水 B.空气 C.风力 D.生物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a──德国 B.b──肯尼亚 C.c──印度 D.b──日本
17.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18-19题。
18.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19.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增长的程度和趋势。读某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20题。
20、该国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 )
A.1 B.2 C.3 D.4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21~22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22.图中②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60% 计划生育 B.30% 鼓励生育 C.90% 计划生育 D.30% 引进外来移民
读右图,完成23-24题。
23.①、③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现代型和原始型 B.原始型和现代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24.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A.战争 B.疾病 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
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上图A、B、C、D四点中表示美国的是( )
A.A B.B C.C D.D
26.由图可知,一般情况下( )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于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
D.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
2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8.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29-30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2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30.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二、非选择题(40分)
31.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
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
(3)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在 地区表现较明显。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 ,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第二空3分)
32.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曲线A、B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
(2)图中Ⅱ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阶段。
(3)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 ,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__段向 段转变。
(4)分析上表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 和 决定的。
33.读下面“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⑴图中D表示 。一个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变化/稳定)的。
⑵图中A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则它表示的是 。
⑶图中B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则B表示的是 因素。
⑷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如其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由此判断C要素为 。
34.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计算并回答问题。(12分)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每空1分)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单)(每空1分)( )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分析下图,A、B两国各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B 6.C 7.C 8.B 9.C 10.C 11.C 12.C 13.C 14.C 15.D
16.B 17.C 18.C 19.D 20.D 21.C 22.A 23.D 24.D 25.D 26.B 27.B 28.A 29.A 30.C
31. (1)C和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中纬度。
(4)A、B;南半球同纬度的地区是性质均一的海洋,缺少陆地(3分)。
32.(1)B (2)高 低 高 Ⅱ (3)计划生育工作 快 Ⅱ Ⅲ (4)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3.⑴环境人口容量 变化 ⑵自然资源 ⑶科技发展水平 ⑷人口消费水平(每空1分)
34.(1)30;A;C.(3分)
(2)A.(1分)
(3)问题:A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对策: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4分)
B国: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的政策、吸纳移民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