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解析版) 试卷
展开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李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 5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9小时
2.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所有起飞、降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0:15,旧金山在西八区,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是12月31日19:20,可以计算到达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11:20,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1小时5分,最接近11小时,B对。A、C、D错。
【2题详解】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两地的地方时不同,D对。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不是时光倒流的原因,A错。与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与本次飞行出现时光倒流无关,B、C错。
读“中纬度沿海某地某时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四地气温、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比②气温高 B. ③比④气压低
C. ②比③气压低 D. ③比④气温低
4. 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风向的成因与东亚季风的成因相同
B. 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C. 甲、乙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
D. 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白天
【答案】3. B 4. A
【解析】
试题考查热力环流
【3题详解】
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①大于④,②大于③,④大于③,B正确;陆地形成高压,气温低,气温①小于②。
【4题详解】
图中风向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东亚季风成因相同,A正确;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晴天;甲位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乙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不会相反;等压面分布状况为陆地为高压,气温低,出现时间可能在夜晚。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 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7. 空气上升或流向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 a、b、e
B. b、c、d
C. a、d、e
D. c、d、e
【答案】5. B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不同纬度间的气温不同,产生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形成高低气压差异,③对。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偏转,④对。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的成因,①错。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②错。B对,A、C、D错。
【6题详解】
图中c气压带位于30°N纬线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压带北侧是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南侧是东北信风带,吹东北风。图D符合,D对。图A、图B、图C的风向不对,A、B、C错。
【7题详解】
空气上升或流向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低气压带控制区是上升气流,图中低气压带有a、e。风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有d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a、d、e,C对。A、B、D错。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 下列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 长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的夏季风 D. 我国的冬季风
9. 森林减少,图中水量增加的环节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8. C 9.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
【8题详解】
图中①环节为水汽输送②大气降水③为蒸发④大气降水⑤为地表径流。长江由大陆流向海洋,对应的环节是⑤地表径流,故A错。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天气晴朗,有利于③蒸发,故B错。我国的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根据①水汽输送的方向,确定实现①水汽输送功能的不是冬季风,而是夏季风。所以D错,C对。综上,正确答案为C。
【9题详解】
如果森林减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含水量会减少,③蒸发量会减少,②④降水量也会随之减少,所以ABC都不正确;森林减少,降水的截留作用减弱,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反而增加,所以⑤地表径流的水量会变大,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D。
【点睛】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当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其他因素甚至整体都会发生变化。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当森林减少,对水圈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日常学习中,要利用整体性的方法进行复习,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A. 南半球 顺时针 B. 南半球 逆时针
C. 北半球 顺时针 D. 北半球 逆时针
11. 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 )
A. 墨西哥湾暖流 B. 千岛寒流
C. 日本暖流 D. 东澳大利亚暖流
【答案】10. C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盛行风向的分布看,该纬度肯定是3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两边分布着低纬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再根据风向判断,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盛行风向的分布看,该纬度肯定是3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两边分布着低纬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再根据风向判断,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根据洋流分布来看,如果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洋流为日本暖流,故选C。
【考点定位】洋流分布规律
【名师点睛】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
14.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答案】12. A 13. D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
【13题详解】
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错误。
【14题详解】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
【点睛】本题组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考查考生结合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小题易错选成C答案,需注意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 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 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 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 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16. 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
A. 外力侵蚀 B. 外力沉积
C. 岩浆活动 D. 地壳运动
17. 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地壳活动
18. 从图中侵蚀面的走向及其与各岩层的切割情况判断,该侵蚀面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溶蚀 D. 风力侵蚀
【答案】15. C 16. D 17. B 18.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5题详解】
乙处没有侵蚀面,并且岩层向下弯曲,判断乙处为向斜;旁边的甲地必然为背斜;既然甲地为背斜,因为背斜处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所以得知古沉积岩1比较老;而丙地中间也为古沉积岩1,所以丙地也是中间老,两翼新,所以丙地也是背斜。丁处岩层断裂,且有明显的位移,所以丁为断层。符合以上分析的只有C,所以ABD错误,正确答案为C.
【16题详解】
M处是典型的断层,由于地壳的强烈挤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导致岩石方向发生变化,并与两侧的岩石不连续。所以正确答案为D。外力侵蚀和外力沉积,不会改变岩层的方向,故AB错误,排除AB。岩浆活动会破坏岩层的完整性,不会改变岩层的方向,故C不对,排除C。
【17题详解】
材料提到,该地为“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境内某低山丘陵”,该地降水少,流水作用微弱,所以A错误。“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地球表层一般主要是外力作用,而岩浆活动,地壳活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故CD错误。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这些黄土及黄土状物质是风力携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速度降低,然后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所以C为正确答案。
【18题详解】
该地位置在新疆天山西段,这里流水作用微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侵蚀面多沟谷,而不是平直面,所以BC排除。风力侵蚀的侵蚀面不会向一侧倾斜,且丙处如果遭受风力侵蚀,其北侧的乙处应该会有风力沉积物的堆积,所以该侵蚀面的形成原因不是风力侵蚀。故D错。该侵蚀面南高北低,侵蚀面较为平直,推测为冰川移动过程中侵蚀所致。故答案为A。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 B. 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
C. 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 D. 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
20. 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21. 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较低 B. 海拔较高
C. 降水较多 D. 距海较远
【答案】19. B 20. B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水平方向上自然带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到苔原,可知由甲到丁纬度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海拔较北坡高,说明南坡为阳坡,所以是北半球。同种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南坡为向阳坡。从甲到丁为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没有体现距海远近而导致的自然带变化。故选B。
【20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水平方向上,从甲到丁纬度升高,自然带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变化到苔原,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故选B。
【21题详解】
影响自然带多少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高差)。甲和丙的海拔以及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纬度差异明显,甲的纬度低,自然带更加复杂。故选A。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下图甲、乙为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和“人口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2. 如果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B.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D.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23. 根据图乙判断该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读甲图,①至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为正值,人口数量持续增加,②时期未到最大值,A错。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少,到③时期为最大值,B对,D错。③时期以后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不断减少,到⑤时期为最小值,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C错。故选B。
【23题详解】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也叫迁移增长)。读图,在①、②时期,人口增长为负值,A、B错。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值,但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且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所以呈现正增长,C对。④时期人口增长率值更大,不是开始时期,D错。故选C。
24.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可知,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 ⑥①② B. ⑤③⑥ C. ③②④ 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图中博物馆的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最有可能为博物馆的是⑤。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等级低,服务范围小。所以依次是⑤③⑥ ,B对。⑥、③、①的服务范围小,不可能是博物馆,A、C、D错。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图为我国1999年—2013年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图中现象会导致( )
A. 城乡差异日趋减小 B. 城市土地浪费严重
C.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 D.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26. 下列属于做好新型城市化的“化”的关键措施是( )
A. 调整行政区划 B. 建设城市道路
C. 激发商业活力 D. 强化专业培训
【答案】25. B 26. D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1999-2003年,该城市面积增长率始终大于0,说明城市面积始终呈增加趋势,且城市面积增长率始终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率,说明城市土地浪费严重,故选B。
【26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化”是指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D对。其他选项都是城市合理规划问题,与人口素质无关,故选D。
考点:地理图表分析能力及城市化措施
如图为某区域城市化进程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图示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A. 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郊区
B. 2040年乡村人口超过城区人口
C. 2000~2050年乡村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 2050年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基本相等
28. 关于图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2010年城市化进入发展阶段 B. 2020年之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C. 2030年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D. 2040年之后普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27. C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图示2030年该地城区人口比重大于乡村人口比重,郊区人口比重是小,乡村人口人口比重下降但并没有都转移到郊区,A错;2040年城区人口比重大于乡村人口,B错;2000-2040年乡村人口比重不断下降,C正确;2050年城区人口比重与2000年相似,但人口数量不同,D错。选C正确。
【28题详解】
201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2020年之后城区人口比重下降,城市化速度减缓;2030年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2040年之后,郊区人口比重超过城区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略有回升,人口向郊区、乡村迁移,普现逆城市化现象。选D正确。
图甲为“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为“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最接近于图乙中的(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② D. ②→③
30. 与联合国人口署预测相比,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5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是( )
A.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B. 60~79岁人口比重上升
C. 15~59岁人口总数增加 D. 80岁以上人口总数下降
【答案】29. B 30. C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读图甲,从199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老龄化转变,0~14岁人口比重逐渐减少,老龄化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比重减少。所以人口结构变化最接近图乙中的①→④,B对。①、②0~14岁人口比重小,③老龄化人口比重小,可以判断A、C、D错。
【30题详解】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2050年我国人口因出生率上升,0~14岁人口比重上升,A错。人口老龄化减轻,60~79岁人口比重下降,B错。现在出生的人口,到2050年已经是劳动力人口,15~59岁人口总数增加,C对。人口寿命延长,80岁以上人口总数不会下降,D错。
【考点定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以上是______,该范围内存在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______(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______。
(2)乙处地质构造是______,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______(写出地质构造名称)。
(3)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______。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___(填字母)类岩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④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
(5)描述图中A处所示地貌形成过程______。
【答案】(1)岩石圈 莫霍 加快
(2)背斜 地堑
(3)冷却凝固(喷出冷凝) b 有化石 有层理结构
(4)可见光 ① ③
(5)上游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流出山谷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
【解析】
(1)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为软流层,甲以上是岩石圈,该范围内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莫霍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加快。
(2)乙处岩层向上弯曲,则其地质构造是背斜,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断层中的地堑。
(3)丁处岩浆上升,故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冷却凝固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即b类岩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具有层理结构并常常含有化石。
(4)④为太阳辐射,其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使得大气中烟尘弥漫,可能会导致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应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烟尘弥漫也可能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加,即③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
(5)图中A处为山前冲积扇,是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形成的泥沙经过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流出山谷后因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
【点睛】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
1)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
2)可用如下歌谣来区分背斜向斜:背上拱,成山岭,中间老,两翼新;向下弯,成谷盆;两翼老,中间新。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物致密,抗侵蚀,成山岭。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32.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①自然带的高度约为______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______。
(2)图中③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______。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______地区。
(4)从水平方向看,图中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______规律,这种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分异规律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
【答案】 (1)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阔叶林)带 3000 北纬23度左右 (2)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亚马孙平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4)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5) 低纬度地带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在全球的分布。
【详解】(1)根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以得知⑤分布在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带,④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只分布在北半球,所以是亚寒带针叶林带,①与雪线相邻,是寒带苔原带。根据上面的分析得知:图中数字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寒带苔原带②亚寒带针叶林带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观察图片,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①自然带的高度约为3000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在20°N-30°N之间。
(2)图中③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对应的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3)⑤自然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带,其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自然带④为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4)从水平方向看,自然带随着纬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而形成的。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分异规律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低纬度地带,即图中标识③④⑤的位置,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
【点睛】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分布比较明显,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分布比较明显,垂直分异规律,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分布比较明显。
3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故租金最______。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区,因这里靠近______,既有利于______,又方便______。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区,这样布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5)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_____(填字母)。
【答案】 (1) C (2)A 商业区 消费人群、人流量大 高 (3)住宅区 商业区和工业区 购物 上下班 (4)工业区 地价较低 (5)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与地价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有很大关系。本题难度小,是一道基础题目。
【详解】(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哪项活动付出租金高,该区域就成为哪种功能区。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A,因为这里距离市中心最近。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商业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人流量最大,利润最高,所以这里的租金也最高。
(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B区付租能力最高的是住宅,所以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住宅区,因为这里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既有利于去商业区购物,又有利于去工业区上下班。
(4)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区付租能力最高的是工业区,所以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工业区,这样布局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是这里地价较低,适合占地规模大的工业对土地的需求。
(5)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A商业区,因为在城市占地最广泛的是住宅区,其次是占地规模较大的工业区,只有商业区占地最少,因为地价较高,该区域建筑一般为高层建筑。
【点睛】在确定具体功能区时,注意哪个功能区的付租能力最高,哪个区域就属于该功能区。虽然图中三条线,有三个交点,但是只有两个是用来判断功能分区的,商业和工业的交点并不能划分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