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高考地理2020(课标通用):仿真押题天天练
【地理】备战高考地理2020(课标通用):仿真押题天天练(十一)
展开备战高考地理2020(课标通用):仿真押题天天练(十一)
一、选择题
(2019·第三次全国大联考)底商是指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低,开发商通过将第一、二层转向做底商,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小区的商业配套也得以解决。据此回答1~2题。
1.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较为困难的原因是( )
①夏季炎热 ②通风、采光差
③视野不够开阔 ④扬尘多、噪音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年来,底商涌现了一大批连锁水果蔬菜零售商店。据此推断( )
A.选择底层经营主要在于降低成本
B.水果蔬菜的市场需求量有所增大
C.繁华商业区的底商分布密度最大
D.与大超市水果销售不会形成竞争
解析:1.D 2.B 第1题, 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受建筑物、景观树等阻挡,视野不够开阔,通风、采光差,如果临街,受道路汽车尾气、扬尘污染也较严重,噪音也较大,②③④对;夏季,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相对高层较阴凉,①错。故选D。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底商价格较高,但选择底层经营是为了靠近消费群体,A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人讲究养生之道,因此对水果、蔬菜的需求量增大,水果蔬菜零售超市应运而生,B对;底商分布在住宅区,C错;同类商品在有交叉的服务范围内会形成竞争关系,D错。故选B。
(2019·湖南省郴州市质量检测)结合国际常用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和我国实情,将老年人口密度(D)划分为5个等级:高密度区,D>100人/km2;较高密度区,50人/km2<D<100人/km2;中密度区,25人/km2<D<50人/km2;较低密度区,1人/km2<D<25人/km2;低密度区,0<D<1人/km2。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空间格局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 )
A.高密度区保持不变 B.中密度区增加较快
C.低密度区数量减少 D.较高密度区增加慢
4.影响2000年与2010年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省区面积 B.经济差异
C.年龄结构 D.人口总量
5.应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可以( )
A.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
B.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C.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
D.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解析:3.B 4.C 5.C 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高密度区明显增加了京津一带,A错;中密度区增加了辽宁、湖南、湖北等地,中密度区增加较快;低密度区数量基本不变;较高密度区明显增加。据此分析选B。第4题,虽然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变化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但空间分布是以年龄段数据统计划分做出来的,因此影响该时段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年龄结构,据此分析选C。第5题,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会加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问题;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不现实,可能还会出现新问题,更不符合道德理念;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是应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的积极措施,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温暖,也使社会幸福感提升;我国现阶段人口总数依然很大,不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但可以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据此分析选C。
(2019·赣湘粤三省六校联考)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能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一天中相对湿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4:00左右。对农户大棚来说,棚内高湿状态易引发农作物病虫害。下图为某地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a、b、c三条曲线表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温室大棚内一天中14: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说明当时( )
A.实际水汽压大 B.饱和水汽压小
C.实际水汽压小 D.饱和水汽压大
7.判断该地温室大棚内a曲线表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为( )
A.阴天 B.多云
C.晴天 D.雷雨
8.若冬季降低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采取的通风办法是( )
A.早晨放顶风 B.中午放顶风
C.早晨放底风 D.中午放底风
解析:6.D 7.A 8.B 第6题,该地温室大棚内一天中 14: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有可能是实际水汽压较小或者是饱和水汽压较大,因为时间是午后两点左右,此时温度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温度高时,能够容纳的水汽多,因此应当是饱和水汽压较大,正确答案选D。第7题,该地温室大棚内,a曲线表示的天气状况明显变化要比其它的曲线要小的多,说明这一天的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也就是饱和水汽压差异较小,在阴天时,昼夜温差小,气温差异对于饱和水汽压的影响较小,因此正确答案选A。第8题,冬季降低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采取的通风办法是中午放顶风,冬季时中午太阳辐射强,温度较高,此时适合通风散热,要放顶风,目的是降低棚内的温度,从而降低相对湿度,不能放底风,这样会使地面降温,可能会冻伤农作物,因此正确答案选B。
(2019·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近5 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据此完成9~11题。
9.钱塘江河口泥沙的主要来源是( )
A.钱塘江流域 B.曹娥江流域
C.长江口海域 D.河岸与河床
10.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1.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 )
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
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
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
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解析:9.C 10.B 11.D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钱塘江含沙量小,曹娥江支流较小,泥沙来源也较小,而5 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上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结合图示,长江海口的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自北向南将泥沙带到钱塘江口堆积,C正确。第10题,当河流作用大于海流作用时,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且河流作用越强,偏移方向越明显。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6月份左右位于长江流域,此时降水量最多,河流的径流量最大,河流的作用最强,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的方向越明显。B正确。第11题,大规模围垦滩涂,会导致河口地区湿地面积减少,导致盐度增加,A错;将会减少径流对南岸的破坏和加速岸线向外推移,B、C错误;有利于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2019·云南省昆明市统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发生频率较高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以5月冰雹日数最多,且冰雹粒径以小雹(直径小于5 mm)为主。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雨云层厚度有关。下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
(1)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成条件。
(2)解释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
(3)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雹为主的原因。
(4)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冰雹的形成条件,根据材料和图进行分析,形成冰雹要具备充足的水汽、强烈的对流天气及大气不稳定、迅速降温等。第(2)题,分析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根据第(1)小题冰雹形成的条件从当地的气候(气温、降水)及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原因: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该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积雨云0 ℃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第(3)题,冰雹大小的主要原因受水汽多少和空气对流运动强弱的影响。一是由于川西高原地处内陆地区,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二是由于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冰雹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发性强的特点;空间上范围狭窄;而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等增加了冰雹天气预报难度。
答案:(1)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层中上部温度低至0 ℃~-20 ℃。
(2)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积雨云0 ℃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
(3)内陆高原,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
(4)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离散性强(大多数冰雹降落点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复杂地貌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度。
13.(2019·福建省厦门市质量检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查干诺尔湖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封闭型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东、西两湖组成。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在土坝上修筑水闸,阻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缩,至2002年几乎干涸,湖区盐碱尘暴多发。2003年起,随着大面积推广碱蓬(植株高可达1 m,能吸收土壤盐分)种植,湖区生态得以改善。下图示意1987年和2007年的查干诺尔湖。
(1)指出雨季时东、西两湖中水位较高的一湖,并说明判断依据。
(2)推测1987~2002年期间查干诺尔湖湖区年实际蒸发总量和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推测理由。
(3)分析西湖干涸后当地盐碱尘暴多发的原因。
(4)简述碱蓬种植对查干诺尔湖区产生的生态效益。
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水由高往低流,在图中没有给出当地等高线的情况下,通常会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进而推测出水位高低,本题相关资料中显然连河流也没有,但是在推测时可以结合水由高向低流这个特点去分析判断,所以水位高的那个湖水最终会流入水位低的湖中。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雨季时两湖水相连,但两湖间修了水闸后,两湖水交换受阻,西湖水逐渐萎缩,而人们引用的是东湖水源,可以得知修水闸后东湖水流入西湖水少了,应该是东湖水位高。第(2)题,从材料可知西湖面积在给出的相应期间,湖面面积萎缩,几近干涸,代表当地水量减少,可供蒸发的水量减少,从而导致湖区实际蒸发总量减少;当地盐碱尘暴多发,又因湖为内流湖,人们使用的是东湖水,且地处内蒙古中部,从而可推测是因当地降水较少,导致湖泊补给减少从而导致湖泊几近干涸。当地在内蒙古中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结合水量平衡原理(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储水量),在较大的蒸发量状况下,如果降水量增加的话,湖面不会萎缩,但西湖几近干涸,储水量减少,湖面实际蒸发量有所减少,此时的湖面萎缩可以表明入湖径流减少,进而可以推测出是降水量少。第(3)题,这里地处内蒙古中部,降水少,气候干旱,地势相对平坦,距冬季风源头近,风较大,这是尘暴多发的动力因素;物质因素要从盐碱较多去讨论,该湖为内流湖,由第(1)题分析知东湖水原来流入西湖,材料中“两湖咸淡分明”,所以西湖应是咸水,盐分较大,湖干涸后,盐分积聚在地表形成盐碱,而由于干旱,气温差大,所以湖盆裸露后风化严重,易形成较细的粉尘粒。第(4)题,碱蓬是一种植物,可以结合着植物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效益去描述。比如可以防风固沙,进而减少盐碱尘暴;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又由于碱蓬可以吸收土壤盐分,可有利于减少当地土壤中的盐碱含量,进而改善土壤;随着植被的增多,可以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等。
答案:(1)东湖。依据:水闸修建后,西湖面积明显萎缩,而东湖变化不大,说明水闸修建前东湖水流向西湖。
(2)湖区年实际蒸发总量减少;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理由: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西湖面积萎缩,可蒸发面积减少(湖区蒸发量减少);(西湖干涸)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锐减(流域降水量减少)。
(3)当地冬春季多大风;西湖盐度高,湖泊萎缩后裸露的湖盆上积聚大量干燥盐碱粉尘。
(4)碱蓬促进沙土堆积,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局地气候,减少盐碱尘暴,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
三、选做题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9·四川省内江市三模) 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皇家园林,修建于公元1703年至1792年,是清代三朝皇帝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场所。皇家园林由四部分组成,湖区以山环水、以水绕岛;湖南岸为宫殿区;湖区北面山脚下的平原区,草原茫茫,林木茂盛;西北部山峦区约占全园五分之四的面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下图示意该皇家园林及周边地区。
(1)说明皇家园林及周围庙宇的旅游价值。
(2)分析该皇家园林区夏季气温较低的原因。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科考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根据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皇家园林区宫殿众多、园林与山水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及美学价值。第(2)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原因。该区域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湖区)、草原和森林,夏季增温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海风深入,带来降水,达到降温作用。
答案:(1)价值:园林区众多的宫殿、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草原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自然地理分布特征的缩影,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历史文化价值。
(2)原因: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湖区)、草原和森林,夏季增温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海风深入,带来降水,达到降温作用(湖水蒸发,植物蒸腾带走热量,起降温作用)。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9·山东省泰安市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立体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与化肥的施用、畜禽粪便与农田废弃物的不当处置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从水体、土壤、生物到大气的污染。 沼气技术(下图)是治理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手段。
分析沼气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主要作用。
解析:沼气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主要作用要结合农业立体污染的产生原因从水体、土壤、生物及大气的影响角度分析。从生物角度来看,沼气技术可以对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可减少粪便产生的污染,有效灭杀粪便中的寄生虫、有害病菌等,减少疾病的传播;从大气污染防治看,制取沼气,可减少秸秆燃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净化农村环境;从水体和土壤来看,沼渣、沼液等有机肥的使用,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水体和土壤污染减轻等,有利于防治立体污染。
答案: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可减少粪便产生的污染,有效灭杀粪便中的寄生虫、有害病菌等,减少疾病的传播;制取沼气,可减少秸秆燃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净化农村环境;沼渣、沼液等有机肥的使用,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水体和土壤污染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