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精刷题:第四篇 综合仿真模拟(六)
展开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精刷题:第四篇+综合仿真模拟(六)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吉林市第三次调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空中连廊(也被称为人行天桥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城市的重要功能设施之一。下图为深圳福田区某城市功能区局部空中连廊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的空中连廊所在的功能区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答案 C
解析 空中连廊方便行人出行,一般建在人流多的商业区,C项正确。
2.深圳建设空中连廊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答案 B
解析 空中连廊系统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区,不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不可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它只能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可缓解交通拥堵。
3.与在路面行走相比,空中连廊最突出优点是( )
A.省时 B.安全 C.方便 D.舒适
答案 B
解析 空中连廊为人行天桥系统,专为行人设计建设,将人车分离,对于行人来说最为安全。
(2019·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多生长于潮间带,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和断落的植株。1982年我国江苏沿海地区开始引种互花米草,并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花米草分布区。互花米草在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等方面作用显著,但目前由于其快速扩张,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效应。读1992~2012年江苏某沿海地区互花米草滩和潮沟位置(图一)及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二),完成4~6题。
4.1992~2012年,该地区潮沟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互花米草可以( )
A.增强风浪,减弱潮沟的海水侵蚀
B.削减风浪,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
C.抬高潮位,减轻潮沟的海水侵蚀
D.降低潮位,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
答案 B
解析 读图二可知,该地区潮沟数量在减少,反应海水沉积加强,说明互花米草不怕潮水冲击,可以削减风浪,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降低海水侵蚀。
5.互花米草快速扩张可能会( )
A.改良水质 B.改善本土生态
C.加剧水土流失 D.威胁滩涂养殖
答案 D
解析 读图一可知,互花米草滩与滩涂相邻,从图二和材料可看出互花米草滩涂地扩张,具有强大的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占据大面积滩涂,从而改变了淤泥质滩涂的景观和本土物种的栖息环境,排挤和替代了一些本土物种,对我国沿海淤泥质滩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养殖业等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会威胁滩涂养殖。
6.为减轻互花米草带来的负面效应,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大量剪除植株,减少数量
B.遮盖植株,削减光合作用
C.采用专业机械,破坏根系
D.利用天敌,干扰其种子的产生
答案 A
解析 由于根状茎、断落的植株均可以使互花米草繁殖,大量剪除植株,效果差;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削减光合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其生长;采用专业机械,破坏根系,机械作业效率高,见效快;利用其天敌,可以长期作用于植株,有效抑制其结种,阻止其繁殖。
(2019·四川高三诊断联考一)11月7日进入立冬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会越来越冷。气象意义上,以下半年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 ℃后的第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广州入冬日期每年变化较大,甚至没有。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 ℃左右,田间土壤逐渐出现夜冻昼消,此时应给麦田浇水。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多年平均入冬情况示意表。据此完成7~9题。
7.立冬这一天( )
A.北京与哈尔滨同时日落
B.郑州比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
C.南京昼长时间比广州长
D.海口正午时分人影朝向北方
答案 D
解析 立冬是11月7日,哈尔滨比北京位置偏东,且哈尔滨比北京昼长要短,所以哈尔滨先日落;这一天直射点在南半球,同在北半球的郑州位置比南京偏北,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同在北半球的南京比广州偏北,昼长更短;海口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时太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人影朝向北方,D项正确。
8.广州入冬日期年际变化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B.受冬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
C.海拔较低,全年气温较高
D.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较明显
答案 B
解析 广州什么时候入冬取决于冬季风强弱,冬季风势力强入冬就早,势力弱入冬就晚,B项正确。
9.华北地区田间土壤出现夜冻昼消时,给麦田浇水可以( )
A.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B.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对大气辐射的反射
答案 C
解析 给田间浇水可以改变土壤的热力性质,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储存,从而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保温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改变土壤墒情,C项正确。
(2019·贵州遵义航天中学四模)“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这是忻城县清代举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中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广西忻城县织锦的壮观场面。而今,全县只剩五六个人在织壮锦。据此完成10~11题。
10.忻城县壮锦萎缩和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工艺衰落 B.纺织工业发展
C.原料日渐枯竭 D.劳动力资源缺乏
答案 B
解析 因为传统的壮锦生产是靠手工纺织,耗时长,成本高,市场价格高。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工业纺织品价格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从而造成了传统壮锦产品的市场萎缩,逐渐衰落,故B项正确。
11.忻城县保护壮锦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增加劳动力资源
C.国家政策倾斜 D.开拓国际市场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传统壮锦生产的经验技术即将失传,但传统壮锦的市场狭小,为传承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需要政府进行帮助、扶持,开办壮锦编织技术的培训班,整理相关书籍,对产品进行补贴,保护即将失传的传统文化;而加大技术投入和开拓国际市场,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2019·安徽合肥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位置特点。(2分)
(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6分)
(3)研究表明,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8分)
(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末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8分)
答案 (1)位置偏东、偏南。
(2)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海岸线后退。
(3)末次冰盛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冻土覆盖面积增大;夏季,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冰川冻土融化吸收能量多,夏季陆地增温慢,亚洲低压势力减弱;黄河中下游地区距海洋距离增大,夏季风减弱。
(4)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自然带由温带森林、草原带变为温带草原带;渔业资源减少,植物生物量减少,动物南迁,食物数量减少,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大地湾石器遗址中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或单位面积资源量不足,采集和渔猎需要更大面积、更长距离,单位面积生活的人数量减少)。
解析 第(1)题,与现今相比,自然带③④⑤整体位置偏南,偏东。第(2)题,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海岸线位于现在海岸线以东的地区。从气温、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夏季风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末次冰盛期夏季气温低,大陆气压较高,海陆气压差小,风力小;黄河中下游地区距海洋距离远,风力难以到达。第(4)题,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说明人口数量减少,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气温降低,资源减少。
13.(2019·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中前期阶段,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印度洋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市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占到全国的10%。20世纪70年代,坦桑尼亚决定把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中部高原城镇多多马,到2017年已基本完成迁都。下图示意2012年坦桑尼亚人口密度分布,人口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和交通的影响。
(1)概括坦桑尼亚人口密度的分布特点。(6分)
(2)说明坦桑尼亚人口向达累斯萨拉姆高度集聚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3)简述坦桑尼亚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多多马的原因。(8分)
答案 (1)(以横贯坦桑尼亚大陆中部的中央铁路线为界,)人口密度的分布明显表现岀“南疏北密”的特征;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沿岸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铁路和主要公路沿线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
(2)原因: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教育和医疗条件好等。
不利影响:造成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给达累斯萨拉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包括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等。
(3)多多马位于中部高原,气候干燥、凉爽,自然条件优越;多多马接近国土几何中心,有利于带动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进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散达累斯萨拉姆的城市职能,有利于缓解达累斯萨拉姆的人口和城市化问题。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人口稠密区分布即可描述人口分布特点,从总体格局、主要分布区等方面说明。第(2)题,人口高度集聚的原因主要从城市的优越性角度分析,如基础设施、经济、教育等。第(3)题,迁都的原因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地理位置、分散城市职能等方面分析。
请考生在第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14.[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期末)红河哈尼梯田(下图)位于云南南部,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梯田农耕文化保护的经典范例。水稻是梯田的灵魂,但梯田水稻种植纯粹依靠人力,劳动强度大,收入回报低。众多哈尼族青年人走出大山去打工挣钱,梯田也因“抛荒”而加剧损毁。如今,哈尼梯田景区通过发展“稻鱼鸭”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用旅游收入补助水稻种植等多种措施鼓励农民种植水稻,使古老的梯田充满生机,吸引了八方游客。
说明哈尼梯田景区鼓励梯田水稻种植的积极意义,以及为促进旅游发展可采取的措施。(10分)
答案 意义:有利于保护哈尼梯田的灵魂,保证旅游资源的质量;能加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好地感受梯田文化;避免因梯田废弃而加剧自然损毁;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
措施:强化梯田农耕文化传承,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强化梯田灌溉系统改造,加强对梯田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梯田村镇民居的保护;强化梯田人文环境塑造,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
解析 哈尼梯田景区鼓励梯田水稻种植的积极意义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的参与、梯田的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从文化传承、梯田保护、传统民居保护、民族文化的保护等方面分析。
15.[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19·山西晋中1月调研)2018年一场“非洲猪瘟”让养殖户损失惨重,这也给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传统粗放的养猪方式环境污染严重,也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低碳环保型养猪模式提出了环保三段论:环保饲料体内减排、环保猪舍体外减量、猪粪变绿金,将养猪业发展为增值性生态产业链,保证养猪全产业链的低碳环保。
(1)指出传统养猪业带来的主要环保问题。(4分)
(2)分析环保三段论是如何实现低碳环保增值的。(6分)
答案 (1)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空气污染、抗生素残留、病死猪肉流通。
(2)在环保饲料方面采用优质配方,做到用最少、最安全的饲料产出最优质猪肉;在环保猪舍方面做到节能、产能、减碳、吸碳、节水、减臭等;在粪污处理方面,用猪粪、尿液制作有机肥,把排污由成本转换成利润。
解析 第(1)题,传统的粗放养猪方法,缺少专门养殖技术的指导,养殖场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生猪粪便、尿水及养殖场地清洗水、食物残渣等污染物没有经过有效处理而随意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在生猪生产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在动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传导给人类,导致人类健康受损。病死猪往往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病死猪肉流通等问题。第(2)题,从材料中获取环保三段论,分段论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