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页
    【地理】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2页
    【地理】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陕西省黄陵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北海道渔场的成因   A.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B.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C.海水密度流                   D.沿岸盛行上升2.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势是(   ①扼守马六甲海峡   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③位于东亚、南亚、非洲、欧洲的贸易海运线上  ④地处海上石油贸易航线上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刚果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4.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里海、阿拉伯海     B.地中海、红海    C.黑海、里海     D.地中海、黑海5.不属于同一类区域类型的是     (  )A.澳大利亚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6.下列事物中不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     B.里海    C.尼罗河     D.土耳其海峡7.地球表面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下列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B.岛礁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D.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科学队员小张于2016年11月初,随中国科考船 “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8.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    )①气温较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 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 ④受海洋影响大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9.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   (     )A.里海和黑海     B.鄱阳湖和洞庭湖    C.北美五大湖     D.贝加尔湖10.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百分比是          A.21%      B.71%      C.29%  D.79%11.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是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12.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1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下图是印度洋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A.大洲(一)     B.大洲(二)    C.大洲(三)     D.大洲(四)15.沟通印度洋与大洋(二)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16.海是洋的一部分,下列海域不属于大洋(一)的是         A.黑海    B.地中海    C.阿拉伯海    D.加勒比海17.与大洋(一)及其周边海域相临的大洲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8.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19.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源20.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21.下列国家中,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蒙古       B.日本       C.朝鲜      D.韩国22.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形复杂多样               D.亚洲与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23.亚洲地形的特点是       (   )A.以高原为主        B.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C.以平原为主         D.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24.中亚地区荒漠景观广布的原因主要是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临近里海,水汽不足C.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25.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26.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           A.红河       B.怒江      C.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27.南亚地区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B.水利设施不完善C.西南季风每年势力强弱不同        D.南面印度洋的水汽丰富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28.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生产的吸引29.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30.欧洲能源消费量大,而核电所占比重较小。发展核电可以( A.缓解热岛效应          B.降低能源消耗量C.减少碳排放量           D.解决能源短缺问题31.关于印度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绝大部分是黄种人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C.工业集中于国土的东北部     D.加尔各答是最大的港口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32.图示区域    (  )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       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33.该区域     (  )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C.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D.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读图回答题。34.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A.生产成本上升      B.单产低    C.技术水平低         D.水资源短缺35.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   (  )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C.气温高,蒸发多                D.晴天多,降水少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读日本图,回答问题。(5小题,共计14分)(1)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本森林资源丰富,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本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的比重较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_____沿岸及_____沿岸,原因是______(5)1999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为1%,死亡率为0.8%,自然增长率为0.2%,由此判断日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____.这种趋势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谢列要求。(2小题,共计16分)材料一 德国国土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境内既没有高山大漠,也没有大面积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德国的风力资源即便是在欧洲也算不上丰富,但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1998年风机累计装机功率达282.9万千瓦,登上世界第一风电生产大国的宝座。在陆地风能利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德国人又将目光投向了风力资源丰富的大海,在陆地风力发电设备的基础上经多次改型设计研制出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德国的海上风电厂一般建在离海岸数十公里、水深几十米的水域。材料二 图1示意德国地形分布材料三 图2示意德国风能分布图1                                          图2(1)描述德国风能分布特征并分析该国西北部年均风力最大的原因。(8分) (2)与陆地风力发电相比,分析海上风力发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8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5ADDBA     6-10CBDCC    11-15DCBBA    16-20CDADC      21-25ADBAD         26-30DCCDC       31-35BBDA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共计14分 原因2分,其他1分)(1) 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 (3分)  (2)多山地丘陵降水丰富(2分)    (3)小,多山地地形 林地比重大 (3分) (4)濑户内海    太平洋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4分)(5)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2分)37.(共计16分)(1)德国风能的分布特征是:各地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递增;(4分)西北部年均风力最大处终年盛行西风,临近北海,地形平坦,摩擦力小,风力大。(4分)(2)有利条件:海上风能利用不占用宝贵的土地,可以大规模开发;海上风力强,比陆上锋利发电效率更高;海上风力发电距离居民区较远,噪声污染小。(4分)不利条件:海洋环境恶化,海上风机如发生故障维修不便,可靠性要求比陆地风机高;基础建设投资大,施工难度大;远离大陆,电力输送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4分)(任答2点得4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