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下图为“浙江省某区域示意图”和“浙江省2000-2016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县界( )A. 有明确界线,无明确自然地理标志 B. 以交通线为分界线,界线模糊C. 以自然要素为分界线,界线模糊 D. 以山脉为分界线,界线明确2. 浙江省( )A. 2000-2016年间浙江省城镇化率的变化曲线是③B. 目前,生态社会经济处于均衡发展状态C. 第二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持续上升D. 城镇化发展趋势与工业发展趋势一致【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县界属于行政边界,有明确的界线,读图可知,该地为河流分水岭,以山脉为分界线, D对,ABC错。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浙江省产业结构及城镇化率的判读。读图可知,①呈下降趋势,为农业产值比重,③呈上升趋势,为城镇化率,②比重较高,2014年前后被④超越,②为工业产值比重,④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图中反映的是比重不是产值,A对,C错;读图可知,浙江省城镇化率高于工业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发展趋势与工业发展趋势不一致,BD错。故选A。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3. 丁玲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 )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B. 工业化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D. 高水平的开发4. 该区域( )A.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B. 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C.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D.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材料中无法体现以传统农业为主体;“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集”说明这里的金融、贸易、信息等第三产业高度发达,说明工业化已经完成,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高水平的开发”是区域开发的一种方式,不是“区域发展的阶段”;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A、B选项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发展阶段的特征,不符合材料所描述的现象;选项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属于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根据上题结论,该区域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逐渐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D正确。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 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Ⅰ-Ⅱ-Ⅲ-Ⅳ B. Ⅲ-Ⅳ-Ⅱ-ⅠC. Ⅳ-Ⅲ-Ⅰ-Ⅱ D. Ⅱ-Ⅰ-Ⅳ-Ⅲ6. 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的阶段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7. 该区域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最可能是:( )A. 计划生育政策 B. 科学技术进步C. 对外开放程度 D. 社会经济发展【答案】5. B 6. C 7. D【解析】【5题详解】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的比重会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现增加后稳定在一定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因此,由图可知,该区域的差异结构的变化顺序依次应该是Ⅲ-Ⅳ-Ⅱ-Ⅰ,故B正确。【6题详解】一般地区域工业化水平越低,第一产业的比重越大,工业化水平越高,第一产业比重越小。由图可知,在Ⅲ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说明该阶段工业化水平最低。故C正确。【7题详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发生变化,所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而计划生育政策、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可能对某一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三大产业的变化影响不大。故D正确。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 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 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C.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D.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转移9. 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B. 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 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 产业转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答案】8. A 9. B【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8题详解】由图例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初期,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是海外发达国家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范围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同时还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向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进入21世纪,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A正确。【9题详解】产业转移不一定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A错误;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B正确;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迁入地在接受了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不是迁出地,C错误。产业转移可促进原工业区产业升级,未必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D错误。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答案】10. C 11. D【解析】主要考查了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转成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即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外来常住人口的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慢慢减少,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10题详解】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C正确。【11题详解】上海市在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D正确。近年来,做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的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读图,回答题。12. 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A. 节约水资源 B. 减轻环境污染C. 减少经济收入 D.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13. 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 )A. ①方案环境污染严重 B. ②方案经济效益明显C. ①方案煤炭利用率高 D. 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小【答案】12. D 13. B【解析】【12题详解】山西省发展煤转电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减轻铁路运输压力,D对。发电耗水量大,加重水资源短缺,A错。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B错。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当地经济收入,C错。【13题详解】方案①与方案②比较,①方案产业链短,环境污染较轻,A错。②方案延长了产业链,经济效益明显,B对。①方案煤炭利用率低,C错。②方案工业耗水量大,D错。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 ①图 B. ②图 C. ③图 D. ④图15. 关于“西气东输”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促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B. 带动主干道沿线相关产业发展C. 使中西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明显改善D. 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问题【答案】14. B 15. C【解析】【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石油次之,之后是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最少。据图分析②图符合题意。故选B。【15题详解】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A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带动主干道沿线相关产业发展,B正确,不符合题意;中西部地区大气污染相对较轻,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改善不明显,C错误,符合题意;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能源结构的优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 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 自然原因引起的 B. 人为原因引起的C. 不良消费引起的 D. 全球变暖引起的17. 图中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 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 流水作用弱的地区C. 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 风力作用弱的地区18. 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 耕地面积广大 B. 地广人稀C. 热量充足、光照强 D. 光照强、温差大【答案】16. B 17. C 18.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草原的退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该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大,该区域纬度稍高,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导致作物质量高。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同时湿地也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0.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A. 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 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D. 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答案】19. D 20. B【解析】【19题详解】组合选项可采用排除法解答,湿地能吸收和消纳部分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不可能是“一切”,②错误;吸收紫外线是臭氧的主要功能,③错误。而湿地具有广阔的水域面积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涝灾害;且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故能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故选D。【20题详解】湿地的功能不仅是耕地的后备资源,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对环境的调节作用更为重要。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其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调节河流径流量、调节局部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故保护湿地,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环境的意义远大于开发为耕地的经济意义,故B正确;ACD选项都是从经济角度分析,不符合题意。故选B。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1.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航运作用突出 B. 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22. 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 9~10月 B. 11~12月C. 1~2月 D. 4~5月23.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 便利的航运条件 D.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答案】21. D 22. A 23. D【解析】【21题详解】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美国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主要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流域内地势起伏大,航运作用不突出,A错;田纳西河上游以山地为主(主要为阿巴拉契亚山地),B错;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C错;田纳西河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部,夏、秋季节,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难以抵达,即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春季节,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中部是平原,无山脉阻挡),遇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地形雨);冬春季节,60°N附近的大西洋洋面多温带气旋,为冬季风提供了充足水汽。其次,冬季风南下过程中,经过五大湖区,也为冬季风提供了水汽。因此田纳西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D对。故选D。【22题详解】据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在12月至次年4月,所以在9-10月时就要留出库容,为12月到来的雨季做好储水的准备,A对,BCD错。故选A。【23题详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结合核电和火电的发展,形成了全美最大的能源基地,适宜高耗能工业的发展。由于田纳西河流域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使得许多高耗能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集中在田纳西河两岸,于是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D对;“工业走廊”的形成与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业的带动、便利的航运关系不大。ABC错。故选D。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下列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A. 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C. 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25.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区有大量泥沙汇入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黄土疏松 ②过度开垦③开挖煤矿 ④植被破坏⑤夏季多暴雨 ⑥地面破碎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①⑤⑥【答案】24. C 25. D【解析】【24题详解】河套平原农业生产以灌溉农业为主,A错误;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落差大,河流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故不利于发展航运,B错误;兰州以上的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故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矿产资源少,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多项选择可利用排除法。题中得②③④是人为原因,可排除;而本题问的是自然原因,①⑤⑥是自然原因;故本题选D。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6. 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追求生态效益 B. 追求经济效益C. 便利的交通条件 D. 完善的制度、法规27.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B. 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C. 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D. 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答案】26. B 27. D【解析】【26题详解】农业区域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对区域专门化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B对。环境因素、人才因素、法律因素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A、C、D错。【27题详解】根据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分布可知, A美国的东北部是乳畜带,B美国中央平原是小麦带。C美国中央平原是玉米带,D美国的东南部是棉花带。选择B项2015年6月16日,全球星基高精度增强服务系统“中国精度”正式提供服务。这意味着中国北斗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情况下,可以享受便捷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8.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 )A. GPS B. RSC. GIS D. 数字地球29. 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是( )A. 作物估产 B. 交通运输C. 病虫害分析 D. 矿产分布30. 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北斗”导航系统 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答案】28. A 29. B 30. B【解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28题详解】“北斗”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缩写为“GPS”,故A正确。【29题详解】“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用于交通等的定位情况; 遥感(RS)主要应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其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理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模拟结果等,预报农作物病虫害灾情实际就是对地理事件的模拟预测和分析。故B正确,A、C、D错误。【30题详解】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北斗”导航系和雷达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故B正确,A、C、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鲁尔区衰落以后,德国及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对鲁尔区实施改造。如今的鲁尔区已经实现优雅转身,从衰落、破产、脏乱和高失业率中摆脱出来,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经济区。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 (乙)及A地气候资料图。 (1)分析影响A地谷物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2)据图说明甲、乙两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 (3)借鉴鲁尔区的经验,谈谈攀枝花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答案】(1)纬度高,热量不足;降水多,光照不足。(2) 甲: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乙:内河运输发达;技术力量雄厚。(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的投入,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完善交通。【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有: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主要从热量、光照等自然条件分析。甲、乙两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可以结合图示信息从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1)据图可知,A地位于51°N附近,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适合牧草生长。(2)据图可知,甲是中国攀枝花工业区,附近煤铁资源丰富,水电站较多,提供充足的能源;相比乙区域,该区域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乙是德国鲁尔区,图中显示,该地煤矿资源丰富,内河运输发达,技术力量雄厚。(3)借鉴鲁尔区的经验,攀枝花市应该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降低重工业的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的投入,繁荣经济,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完善交通。3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3)在珠江三角洲经过初步发展后,实力大大增强,但之后其________有明显减少。A.劳动力优势 B.技术优势 C.政策优势 D.侨乡优势(4)下列哪种工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出现再次腾飞( )。A.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B.资金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 D.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5)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答两点)【答案】(1)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或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比重上升)。(2)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答地形、气候等也可);人口和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3)C(4)D(5)大量占用耕地;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层次偏低等。【解析】(1)据图可知,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比重上升,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2)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我国最大的侨乡,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和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政策优势明显。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机遇。(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开放地区越来越多,珠三角地区的政策优势逐渐减小,这是导致其发展趋缓的主要原因,C正确;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丰富,A错误;珠三角地区科技发达,B错误;珠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侨乡,D错误。故选C(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某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渐失去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开始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就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腾出大量的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产业不断升级,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出现第二次腾飞。故D正确,ABC错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不会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出现第二次腾飞,A错误;珠三角地区原料不具有优势,C错误;故选D(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下降;工业的发展加剧了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相比长三角等地,珠三角地区的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无明显优势,使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出现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