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 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 上游水库的调节 D.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答案】1. C 2. D
【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1题详解】
湖泊水和河流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从图中看9月~12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主要季节是秋季,C正确。
【2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和湖泊水位低,D正确。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面表格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完成下题。
农产品 | 产量(万吨) | 区位熵 |
小麦 | 5959.3 | 2.41 |
玉米 | 4206.6 | 1.19 |
稻谷 | 841.1 | 0.18 |
棉花 | 233.5 | 4.22 |
3. 该地形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4.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 B.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质最更好,市场需求多
【答案】3. A 4. 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3题详解】
根据表格,区位熵越大,说明某农产品在全国有优势。可以判断该地区是重要棉花产区,B、C 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水稻产区,区位熵应较大。华北平原水稻种植的区位熵小,A对,D错。故选A。
【4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平原。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B对。塔里木盆地全年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好,A、C、D错。
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图(图1)及该区域三地年内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下列小题。
5. 图1所示季节( )
A. 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高发 B. 华北玉米正值收获季节
C. 南半球各地昼长不断变短 D. 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
6. 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图2中的( )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根据左图中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可知,图中此气压中心为高压,而且高压中心位于海洋上;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夏季陆地上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海洋上则相反,所以该时间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小,风暴潮冬季多发,A错误;华北玉米秋季收获,B错误;图中不能显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所以无法判断昼夜变化情况,C错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油菜花夏季盛开,D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由图可知甲地所处纬度较低,而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地带,因此冬季气温应高于乙、丙两地;三地中该地受副高控制时间长,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因此②应为甲地气候资料;乙地位于图中半岛的内部,距海较远,降水相对较少,所以①为乙地统计资料;丙地所处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降水量要多于乙地,因此③为丙气候资料。故选B。
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7.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 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C. 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D. 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8. 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甲地位于(145°E,15°S),不会受西南季风影响,A错;乙地位于(145°E,25°S),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B错误;丙地位于(145°E,35°S),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C正确;丁地位于(145°E,44°S),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上,没有高大山脉阴挡,D错。故选C。
【8题详解】
丁地位于(145°E,44°S),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上,四面环海,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均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BCD错误。
奥卡万戈河向东南流入博茨瓦纳,在河的尽头形成巨大的内陆三角洲,称为奥卡万戈沼泽。博兹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生产不足。据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为满足能源需求,博茨瓦纳适合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是( )
A. 水能 B. 太阳能
C. 生物能 D. 潮汐能
1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我国与博茨瓦纳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最适合我国企业在该国投资的行业是( )
A. 皮革加工 B. 航空航天
C. 汽车制造 D. 电子电器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奥卡万戈河向东南流入博茨瓦纳,形成巨大的内陆三角洲,说明该地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误;该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能丰富,B正确;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场广布,旱季时植被枯黄,生物能 缺乏,C错误;潮汐能的开发需要资金和技术,该地经济较为落后,开发条件不足,D错误。故选B项。
【10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博茨瓦纳以养牛业为支柱产业,因此畜产品丰富,皮革加工业的原料丰富,适合皮革加工业的发展,A正确;博茨瓦纳经济较为落后,因此发展航空航天 、汽车制造 、电子电器的条件较差,故BCD错误。故选A。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里海。下图左图示意该河入湖口的三角洲面积变化,下图右图示意里海湖面海拔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据图推测2000年时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2. 若在该河上中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
A. 三角洲面积缩小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 河口盐碱化加剧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2000年海平面应与1940年相似,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沿位置可能位于乙处。故选B。
【12题详解】
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河口泥沙来源变少,但是入湖水量减少,湖面下降,三角洲面积总体变大,A错;入湖水量减少河口盐碱度会增加,D对;水库具有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变小,C错;湖水的盐度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小,B错。故选D。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图为“我国某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 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C. 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14. 与1999年相比,2009年森林分布下线高度有所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 开垦荒地 B. 退耕还林
C. 土壤退化 D. 水土流失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东南坡是阳坡,光照充足,蒸发量大,水分条件较差。海拔较高处,气温较低,水分条件较好,所以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A对。干旱河谷降水少,B错。河谷山坡地形起伏较大,C错。土层、土壤不是材料中的主要因素,D错。
【14题详解】
读图,与1999年相比,2009年森林下线高度有所降低,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可能是退耕还林,区域的水分条件好转,B对。开垦荒地会加重水分条件缺乏情况,A错。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只能导致森林下线海拔升高,C、D错。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图中 AB、CD 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 )
A. AB段流速较快 B. CD段流速较快
C. 两河段流速相等 D. 无法比较
16. 图中P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 )
A. 170m B. 180m
C. 190m D. 200m
17. 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15. B 16. A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AC两点均位于河谷地带,海拔均为300m。但AB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B点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据此AB的落差为0-74米;CD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下游,则D点的海拔应为200-274米之间,据此CD的落差为26-100米之间,CD的落差大于AB,根据材料,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CD段的流速大于AB河段,据此分析选B。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图中P处的海拔为300-400米,湖泊位于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湖泊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则P点与湖泊沿岸的高差为0-174米,结合选项,最接近170m,据此分析选A。
【17题详解】
泥石流发育于河谷中,并且愈往下游,泥石流的破坏性越大,危险越大,因此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往与泥石流近乎垂直方向的山坡地跑,据此结合图示最佳逃生路线为4,选D。
屋顶太阳能就是在住宅、学校等设施的屋顶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图甲为天津市某学校的屋顶太阳能装置,图乙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若只考虑太阳高度,则下列节气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一样的是( )
A. 惊蛰与清明 B. 芒种与小暑
C. 白露与寒露 D. 小雪与小寒
19. 正常年份,该学校的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靠阳光,若只考虑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据此,距二至日对称的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一样,结合选项,芒种与小暑符合题意,选B。
【19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靠阳光,阴雨天气对太阳能发电额影响相当大。天津处于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太阳能少,太阳能发电量小,波动小;春秋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太阳能发电量波动小;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天气多,太阳能不稳定,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选B。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下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 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
①地面辐射弱 ②相对湿度大
③降温最快 ④风速较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图中该日光温室墙面的朝向是( )
A. 东南 B. 正南
C. 西北 D. 西南
22. 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盖上和掀起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
A. 14时前后、20时前后 B. 10时前后、15时前后
C. 日落前后、日出前后 D. 日落前后、正午前后
【答案】20. A 21. B 22. D
【解析】本题组以冰雾为载体,考查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0题详解】
根据材料,冰雾形成于地面附近气温较低时,大兴安岭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日出晚,早上9时为日出前后,属于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利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冰雾,①对; 同时冰雾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水汽,在相对湿度较大时更容易形成,②对;一天中降温最快出现在日落之后,③错;风速较快不利于冰雾的形成,④错。A正确,B、C、D错误。
【21题详解】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我国东北地区在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正午日光位于正南方向,为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可以获得更长的日照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热量,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为正南才能充分利用光照。B正确。
【22题详解】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光照强烈时,要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应该将草苫等保温材料掀起,所以掀起草苫的时间应在正午前后;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将保温材料覆盖,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因此盖上草苫的时间应在日落前后。D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关于a、b、c、d四地温度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a>b B. b=c
C. a>c D. c=d
24. 图中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变化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顺序变化。图中相邻等值线温差是2℃,a、b、c、d四地温度,a温度在12-14℃之间,结合河流流向,b地海拔较高,温度小于12℃,a>b,A对。c比a的地势低,温度呈升高趋势,环绕c的等温线是14℃,c的温度应大于14 ℃,b小于c,B错。a﹤c,C错。d温度小于12℃,c>d,D错。
【24题详解】
图中河流干流由上游到下游,流量不断增大,每次支流汇入,干流流量就明显增大。符合图中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变化的是图C,C对。图A、图B不能体现支流汇入的影响,A、B错。图D不符合支流汇入特点,D错。
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据此完成问题。
25. 图中表示滴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该 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 )
A. 0-30厘米 B. 40-70厘米
C. 60-90厘米 D. 90-120厘米
27. 与 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
A. 减少杂草生长 B. 增加土壤蒸发
C. 提高地下水位 D. 减少植物蒸腾
【答案】25. B 26. B 27. A
【解析】本题组以滴灌与涌泉根灌水分变化情况为背景,考查地理读图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5题详解】
相比于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的涌泉根灌,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之要高,①、②为滴灌。6月初蒸发量旺盛,相比于灌溉后1小时,24小时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②为24小时土壤表层含水量,故选B。
【26题详解】
据上题,③④为涌泉根灌。根据涌泉根灌导致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所在土壤深度,可推知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40-70厘米,故选B。
【27题详解】
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减少,能够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A正确、B错误。涌泉根灌是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会增加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蒸腾,降低地下水位,C、D错误,故选A。
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钱塘江河口泥沙的主要来源是( )
A. 钱塘江流域 B. 曹娥江流域
C. 长江口海域 D. 河岸与河床
29. 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30. 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 )
A. 降低河口水体盐度 B. 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
C. 减缓岸线向外推移 D. 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答案】28. C 29. B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钱塘江含沙量小,曹娥江支流较小,泥沙来源也较小,而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下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结合图示,长江口海的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自北向南将泥沙带到钱塘江口堆积,C正确。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作用与海流作用的相关关系,当河流作用大于海流作用时,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且河流作用越强,偏移方向越明显。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6月份左右位于长江流域,此时降水量最多,河流的径流量最大,河流的作用最强,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的方向越明显。B正确。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的影响,大规模围垦滩涂,会导致河口地区湿地面积减少,导致盐度增加,A错;将会减少径流对南岸的破坏和加速岸线向外推移,B、C错误;有利于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D正确。
第II卷 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3000年前,秘鲁(图甲)山区的农民采用一种培高田地农业方式(图乙)。培高田地有渠道隔成大小基本相等的泥土平台,平台的泥土主要来自挖取渠道里的泥土。渠道里充水,可以养鱼,也可以容纳家畜的排泄物。经研究发现,采用这种方式(技术)种植当地作物的单产是现代种植方式的近三倍。
(1)分析秘鲁城市多分布在山区的原因。
(2)分析当地人种植作物时在渠道里充水的原因。
(3)说明当地采用培高田地传统农业方式种植农作物的主要优点。
【答案】(1)山区面积广大,沿海平原面积狭小;地处低纬热带,山区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沿海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山区多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充足。
(2)(干旱时节)便于农民就近就地取水灌溉;便于作物从培高田地的土壤中自然吸收渠水,保持较好的水分(墒情);渠水白天吸热储热,夜晚释放,减轻作物冻害;容纳家畜排泄物的渠水及渠泥富合有机物质,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养鱼等)实现农业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3)施用有机肥,农产品绿色健康,品质好;施用有机肥利于保护土壤,维持土地生产力;渠水和土壤进行毛细交互作用,水、肥被作物自然吸收,降低人工成本;渠水一田地构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耕作管理过程具有自我维持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精耕细作,农业单产高。
【解析】该题以秘鲁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于农业生产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秘鲁城市多分布在山区的原因可从自然因素分析;渠道里充水的原因从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调节局部气候、改善土壤肥力和养鱼提高经济效益角度思考;培高田地传统农业方式的主要优点可从农作物品质、单产、生产效率、成本、种植历史等方面分析。
(1)秘鲁城市多分布在山区可从自然条件中的地形、气候角度分析。读图可知,秘鲁纬度低,地处南半球热带地区,山区面积广大,山区海拔高气候较为凉爽,且多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充足,适宜人类居住;沿海平原面积狭小,且沿海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
(2)读材料和图可获取相关信息,人们在渠道里充水,渠道里的水在干旱的时候可以用来灌溉,白天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储存起来,晚上在释放出来,避免作物在冬季等季节受到霜冻的伤害;另外,渠道里还可以养鱼,实现农业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容纳家畜的排泄物,因此渠道沉积物里含有丰富的氮肥,可以为作物提供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读材料可知,培高田地传统农业方式种植农作物没有使用化肥及农药,施用有机肥,农产品绿色健康,品质好;精耕细作,农业单产高,单产是现代种植方式的近三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施用有机肥利于保护土壤,维持土地生产力;读图可知,渠水和土壤进行毛细交互作用,水、肥被作物自然吸收,降低人工成本;渠水——田地构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耕作管理过程具有自我维持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地处欧亚大陆内部的天山山地冰川广泛发育,上万条面积大小不一的冰川为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下图为近50年来天山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面积的冰川的变化统计。
(1)据图,归纳天山冰川变化的总体特征。
(2)简析天山冰川出现退缩的气候背景。
(3)推测天山冰川消融导致原冰川覆盖区域气温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有人认为天山冰川退缩会增加当地河流的径流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答案】(1)总体呈退缩趋势;冰川的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000米以下最明显);冰川的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
(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天山地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部分区域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向降雨转变,降雪率减少,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
(3)气温变化趋势:上升。原因: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冰川退缩对山区升温过程具有“增强”效应)。
(4)赞同。天山地区河流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川融水,短期来看,消融量加大,径流量加大。
不赞同。天山冰川融化导致冰川储水量减少,长期来看,消融量减少,径流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由左图知,冰川的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000米以下最明显);由右图知冰川的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总体来看冰川面积呈退缩趋势。
(2)冰川退缩的大背景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天山地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气温升高使得部分区域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向降雨转变,降雪率减少,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
(3)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
(4)当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短期来看,冰川消融量加大使得补给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加大。长期来看,天山冰川融化导致冰川储水量减少,进而导致未来冰川消融量减少,径流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