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地理】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
    【地理】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
    【地理】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选择题 (44分)一、选择题(44分)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  )A. 地月系    B. 太阳系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2. 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  )A. 天津郊区    B. 青藏高原C. 赤道附近    D. 极圈附近【答案】1. C    2. D【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太阳活动。【1题详解】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因恒星距离地球遥远,因此从地球看银河系为一条形状不规则的银白色光带。故选C。【2题详解】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所以其出现地为高纬度地区,故选D。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 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  )A. 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   B. 地形封闭,补给水源减少C. 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  D. 气候变化,冰川加速融化4. 该区域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A. 多途径解决能源——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 B. 压缩农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C. 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 进行生态移民——加速区域城市化【答案】3. C    4. C【解析】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形成。气候变化属于自然原因。湖泊区不是土壤。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推广滴灌技术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题详解】图中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是不合理灌溉,盐分在地表聚集形成,C对。湖泊干涸,盐类物质沉淀,不是土壤次生盐渍化,A错。不合理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不是补给水源减少,B错。气候变化是自然因素,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D错。【4题详解】该区域水源短缺,绿洲及绿洲周围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推广滴灌技术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C对。开发丰富的油气资源,不是多途径解决能源的措施,A错。压缩农田面积目的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不是提高粮食单产,B错。进行生态移民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D错。下列三图分别示意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 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 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6.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 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7.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线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线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答案】5. B    6. A    7. D【解析】【5题详解】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区是东北平原,丙区是山东丘陵,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B对。甲区位于东部季风区,不是深居内陆, A错。 丙区是丘陵地区,海拔不高,气温较高,C错。两区年降水量相似,不是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6题详解】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对。甲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乙地面积小,丙地地形起伏较大,B错。甲区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乙、丙区是冬小麦,C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只在甲区分布,D错。【7题详解】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①对。不是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②错。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③对。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D对。下面组图为世界四个主要海峡及其周边陆地的轮廓图,请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8. 一油轮沿最近的海上航线从中国上海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经过的海峡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 1月份,船只在经过四个海峡时,最有可能遇到多雨天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8. A    9. B【解析】【8题详解】图示①曼德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直布罗陀海峡,④霍尔木兹海峡;从中国上海到意大利的热那亚,选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地中海,到达意大利。选A正确。【9题详解】四个海峡中②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③直布罗陀海峡地处中纬西风带,冬季多雨;①曼德海峡和④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选B正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11. 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C.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D.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答案】10. A    11.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难度不大。【10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河中上游地区锡、钨、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大量水电站且内河航运便利,有利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故选A。【11题详解】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并不少,故选B。下图为某河流的水利开发设施示意图。在原有河道上修筑拦水坝,在新辟的人工河道上修建发电站和航道,该设施在河流上密集分布。在某些发达国家,这些河流上早期修建的拦水坝正在被逐渐拆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拦水坝对人工河道的影响是(  )A. 提高水流速度    B. 减轻泥沙淤积 C. 增加河道水量    D. 缩短结冰时间13. 一些发达国家拆除河流上的拦水坝的主要原因有(  )①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   ②水坝设施年久失修 ③产业升级使耗能减少  ④恢复河流原始生态 ⑤水坝维护费用较高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答案】12. C    13. D【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拦水坝的作用在于增加人工河道的水量,提高河流水位,增加发电站上下游落差,增加发电量。但是不能起到提高水流速度、减轻泥沙淤积和缩短结冰时间的作用,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13题详解】发达国家拆除的拦水坝主要是早期修建的,这些水坝设施年久失修,水坝的维护费用较交高,加之水坝的建设对河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因此拆除水坝有利于恢复河流原始生态;能源消费结多元化、产业升级不是拦水坝拆除的主要原因。②④⑤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D。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图中的(  )A.    B. C.    D. 15. 该技术(  )A. 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 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C. 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 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答案】14. D    15. B【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需要注意的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右图的比例尺是左图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实际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右图的比例尺扩大到与左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结合图示以及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D错误;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15题详解】该技术利用的是GIS技术,其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B对,D错;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A错。GPS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C错。下图为甲、乙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 图中(  )A. 甲、乙两岛均位于东半球 B. 甲岛的位置位于乙岛东北方向C. 甲岛的南北距离比乙岛大 D. 甲岛日出东北时乙岛昼短夜长17. 甲、乙两岛的共同特征是(  )①终年盛行西北风    ②地形类型为盆地 ③河流流程比较短    ④地热资源较丰富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的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B. 甲岛以阳光海滩、椰林风光闻名C. 乙岛西南海域为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D. 乙岛对外交通方式为航空和海运【答案】16. D    17. B    18. D【解析】【16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得出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甲岛位于北半球,乙岛位于南半球,甲岛的位置位于乙岛西北方向,甲岛的南北距离小于乙岛,甲岛日出东北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乙岛为冬季,昼短夜长,据此选D。【17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得出甲岛位于北半球亚欧大陆的东岸,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乙岛位于南半球中纬度,终年盛行西北风;两岛地形均以山地为主;甲、乙两岛面积都较小,河流流程比较短;甲乙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较丰富,③④正确,据此选B。【18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得出甲岛为日本北海道岛,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甲岛纬度较高,以亚热带风光闻名,乙岛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渔业资源不丰富,乙岛因是海岛,且与周边国家距离远,对外交通方式主要为航空和海运,据此选D。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完成下列小题。19. 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B. 全年温和多雨C. 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0. 结合“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 可知当地( )A. 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  B. 1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C. 雨季吹东北季风,洪涝频繁  D. 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答案】19. C    20. D【解析】本题考查因素气候类型。印度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19题详解】孟买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正确答案选C。【20题详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b、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若c值为300米,d=c,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 100 350     B. 100 250C. 500 350     D. 500 25022. 图中河流流向为(     A. 自东北向西南    B. 自西南向东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答案】21. D    22. B【解析】【21题详解】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读图,图中有河流存在,说明河流所在处是山谷,所以a的数值为500米。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d=c=300米,则b地的海拔在100-300之间,所以可能是250米。故选D。【22题详解】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据图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故选B。   非选择题 (56分)二、非选择题(56分)23.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_____。(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_____(3)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4)A、B、C三点相比,人们可能正值午休的地点是_____,可能正值下班的地点是_____。(5)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国际标准时为_____。(6)此时与A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_____。A.等于       B.等于        C.等于       D.小于(7)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答案】(1)逆时针(2)如图(3)夏至;(23°26′N,45°W)(4)A; B(5)23时;15时(6)B(7)43°0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侧重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小题,根据所学知识,由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为昏线,C点位于昏线上,可推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小题,太阳光线位于昼半球一侧。第(3)小题,由图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这一天的节气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点所在的经线平分昼半球,该条经线为45°W ,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45°W)。第(4)小题,A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正午12点,B点地方时为18点,C点地方时为21点。故人们可能正值午休的地点可能是A点,可能正值下班的地点是B点。第(5)小题,A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正午12点,A点所在的经线是45°W,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两地距离165°,相差11个小时,120°E在东,45°W在西,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地方时为23时;国际标准时为0°经线的地方时,A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正午12点,A点所在的经线是45°W,两地相距45°,时间相差3个小时。0°经线在东,45°W在西,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国际标准时为15时。第(6)小题,0点经线为165°E,165°E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A点位于旧的一天范围,此时与A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第(7)小题,此时太阳直射23°26′N,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S+23°26′N| =43°08′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但湖水却是淡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传成许多神话或奇谈。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材料三:乍得湖地区略图。(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同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乍得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补给丰富;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较多;东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源源不断地往盆地渗流过去,盐分随之排出,故湖水盐分低,成为淡水   (2)纬度低,湖水较浅,光照强,湖水水温高;入湖河流携带泥沙多,营养丰富;螺旋藻食用和医用价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3)赞同:螺旋藻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扩大生产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  不赞同:螺旋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缺氧,还会产生有毒成分,影响水质和鱼类生长【解析】(1)由题目经纬度判断,乍得湖地处非洲内陆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补给丰富;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较多;湖泊东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源源不绝地往盆地渗流过去,盐分随之排出,故湖水盐分低,成为淡水。(2)材料二,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湖水较浅,光照强;纬度低,湖水水温高;入湖河流携带泥沙多,营养丰富,适合螺旋藻的生长;螺旋藻食用和医用价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广。(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赞同与否,只要理由充分都可。答赞同理由:螺旋藻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扩大生产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利于就业。主要考虑经济利益。答不赞同理由:螺旋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缺氧,还会产生有毒成分,影响水质和鱼类生长。主要考虑环境保护。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31—1937年美国中西部持续干旱期间,干燥裸露的地表因遭强风暴的侵蚀而引发沙尘暴。1934 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一次破坏力量最大的“黑风暴” , 它席卷了美国 2/3 的国土,带走的尘土达3亿吨 , 摧毁了中西部大平原20多个州的庄稼 ,沙尘一直吹到美国的东海岸。材料二:下表为美国2012年至2014年海洋产业比重变化。材料三: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是评价产业空间集聚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果 LQ >1,则该产业在该区域范围具有一定程度的集聚。下左图为不同区域的产业区位熵,下右图为美国某都市部分产业的区位熵。(1)简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黑风暴”成因。 (2)指出2012~2014年美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过度开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多年的持续干旱导致土地更加干燥;地处西风带,风暴多发;中部平原地形,大风频发。(2)美国海洋第一、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降低;海洋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启示:大力推动海洋旅游休闲、运输产业的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注重海洋环境保护。【解析】(1)据图和材料一分析可知,美国黑风暴的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也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首先,19世纪鼓励民众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过度开垦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使草原枯萎、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再加上常年干旱,导致荒漠化严重,美国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形成狭管效应,(极端天气多)南北向风力强劲,从而为黑风暴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2)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知,美国海洋第一、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降低;海洋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海洋资源应保护性开发,因此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启示是应借鉴美国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海洋旅游休闲、运输产业的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同时注重海洋环境保护。2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东北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1)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2)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答案】(1)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有利的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2)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3)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解析】(1)据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该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方面分析。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等。(2)注意仅从生态角度回答。据图乙分析可知,该地区的秸秆利用不合理。秸秆还田有利于黑土培肥,保持黑土肥力,秸秆燃烧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秸秆做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3)据图示分析可知,人口问题是该区域生态问题的根源。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