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解析) 试卷
展开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二)一、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他们曾是帆船时代的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读潭门镇人部分活动路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 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A. 种植水稻 B. 远洋捕鱼C. 出海经商 D. 潜水采贝2. 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 )A. 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B. 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C. 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D. 捕捞技术落后【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图中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南海珊瑚礁区域,所以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最可能是潜水采贝,D对。该区域不能种植水稻,不适合出海经商A、C错误;远洋捕鱼也是打鱼的渔民,B错。故选D【2题详解】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加剧珍珠、濒危海洋生物的灭绝,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重视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使得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A对;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B错;周边地区竞相模仿,传统生产方式应得到发展,不会没落,C错;先进的捕捞技术也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D错。故选A 。瓦罕走廊(下图)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上游,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地质时期冰川广布,谷地宽度可达数千米,谷底平坦,河流蜿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当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最佳时段是( )A. 1~2月 B. 3~5月C. 6~8月 D. 9~10月4. 瓦罕河谷地区( )A. 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候干热B. 冷湿气候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多C. 河谷为流水侵蚀的V形谷D. 清晨的细流下午可能变得汹涌5. 图中M地的自然带可能是( )A. 高寒荒漠带 B. 高山针叶林带C. 温带草原带 D. 落叶阔叶林带【答案】3. C 4. D 5. A【解析】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山地垂直自然带。【3题详解】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植被少以荒漠为主;夏季( 6~8 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草类茂盛,适合放牧。故选C。【4题详解】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清晨温度低,形成细流,下午温度高,流量增大,河水可能变得汹涌,D正确。故选D。【5题详解】图中M周围的等高线是4500m,海拔高,37°N高山上4500m的自然带可能是高寒荒漠带。故选A。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 通风管挡板(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7. 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呈上升趋势后的一个月,当地( )A. 可能处于秋季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C. 昼长逐渐变短 D.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解】根据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的原理,结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夜间经常气温低于0℃,夜间多打开。负温期也会有可能高于0℃,正温期也可能低于0℃,不会是一直开或关的,故选C。夏季打开次数理论上少于冬季。【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负温期,长6.5个月,那么当每年的3月底,4月初,日平均气温高于0°C,此时通风管挡板关闭。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开始呈上升趋势后的一个月内,多为4、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开始变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开始变大。公转速度也越来越慢,据此选D。下图为我国某日某温室测得的室内、室外、墙内表面、墙外表面温度变化线,墙体为土墙。读图回答下列小题。8. 图中表示温室墙外表面的曲线是( )A. ① B. ②C. ③ D. ④9. ③曲线在12:00—15:00出现低值的原因可能是( )A. 封闭温室减少蒸发 B. 顶部盖上草毡保持温度恒定C. 开窗通风透气 D. 午后降雨【答案】8. B 9. C【解析】8题详解】①②曲线温度较低为室外和温室墙外表面,又因墙体为土墙,升温滞后于气温升温,受温室内热量的传递,午后一直高于室外气温,答案选②。故B项正确。【9题详解】因墙体夜晚热量流失速度慢,温度较气温高,所以③曲线为室内气温,④为墙内表面温度。封闭温室不会降低室内温度,顶部盖上草毡和午后降雨会导致室内和温室墙内表面气温会同时降低。③曲线因室内气温午间温度过高超过30℃影响作物生长,需要在午后小段时间内开窗通风透气使气温不宜过高。故C项正确。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0. 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 )A. 自上游向下楼增大 B. 自上游向下游减小C. 中游最大,向上、下游减小 D. 中游最小,向上、下游增大11. 该河流下游无支流,其最主要成因是( )A. 干湿季分明 B. 地形平坦C. 地上河 D. 植被稀少【答案】10. B 11. C【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可知,上游降水丰富,支流多;中下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旱季雨季分明,全年降水量较上游地区少,支流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加之中下游人类聚居,用水量大,因此谢贝利河干流自上游向下游流量减少,下游尾部为季节性河流,B正确。【11题详解】由材料“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可知,从上游到下游,地面坡度逐渐变缓,水流相应趋缓;下游流至平原,落差小,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淀,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C正确。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巴布亚新几内亚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缓慢。全国没有铁路运输,数量不多的省级和城际公路状况较差,主要交通方式为空运和水运。该国政府正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我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合作开发的瑞姆镍矿项目为推动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在矿区设有选矿厂,矿区附近临海位置设有冶炼厂。尽管冶炼厂靠近马当省首府,但因所处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均需项目公司自己规划和建设,其中矿区到冶炼厂已建有矿浆管道,方便原料运输。(见图2)(1)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陆路交通较为落后的原因。 (2)说明矿区从冶炼厂采用矿浆管道运输原料的益处。 (3)简述瑞姆镍矿项目中冶炼厂建设的积极意义。 【答案】(1)山脉斜贯全境,地势起伏大,阻隔南北交通;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自然灾害频发;平原地区河网稠密,沼泽广布,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地带。(2)若采用公路、铁路运输,暴雨等恶劣天气易毁坏道路,会加大运输成本;管道运输连续性强,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管道运输占地少,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3)促进当地海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促进巴布亚新几内亚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解析】【分析】题目通过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位置、地形、矿产、交通、基础设施及我国与该国的矿产合作开发,考察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总结能力和发展评价能力。【详解】(1)影响交通的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巴布亚新几内亚陆路交通较为落后的自然原因:地形:山脉斜贯全境,地势起伏大,阻隔南北交通;平原地区河网稠密,沼泽广布,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气候: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自然灾害频发,施工条件差。社会经济原因: 内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地带,陆路交通需求小;海运便利等。(2)说明矿区从冶炼厂采用矿浆管道运输原料的益处,可以从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管道运输连续性强,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管道运输占地少,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管道封闭,不易外泄,不易受外界降水、洪涝的影响,运输较为稳定。(3)简述瑞姆镍矿项目中冶炼厂建设的积极意义,可以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经济:促进巴布亚新几内亚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社会意义:促进当地海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等。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金门岛地处厦门湾,距厦门市约10千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0.5℃,1月平均气温为17.5℃,7月平均气温为27.5℃,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年蒸发量约1500㎜,降雨集中于4-8月,全年多风。岛屿面积151.65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2018年8月5日,福建省晋江市向金门岛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下图为是晋江向金门供水示意图。(1)分析金门岛年蒸发量较大的原因。 (2)供水工程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方案改为地下管道,说明其好处。 (3)金门岛11月至次年4月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简述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可采取的措施。 (4)分析金门县蔬菜基地产品在厦门市竞争力不强的原因。 【答案】(1)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蒸发量大;全年多风,蒸发量大;水源充足,蒸发量大。(2)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供水工程水资源利用率;可减少地表污水和人为排污对供水水质的影响;减少对地表景观的破坏,利于旅游业的发展。(3)加大此时段供水工程的供水量;发展污水净化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修建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的集解分配;淡化海水;适当提高用水价格,控制用水数量;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4)金门县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紧张,人工价格高,种植成本较高;受海上自然灾害影响更大,供应不稳定;厦门依托大陆,蔬菜来源更广。【解析】【分析】题目通过金门岛的位置、气候特征及供水措施,考察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总结能力和发展评价能力。【详解】(1)因为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风力,所以当地年蒸发量较大温度原因: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0.5℃,1月平均气温为17.5℃,7月平均气温为27.5℃”可知,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从“全年多风”分析,全年风力大,蒸发量大。(2)供水工程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方案改为地下管道,可以从管道运输的特点说明其好处,管道封闭运输: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供水工程水资源利用率;可减少地表污水和人为排污对供水水质的影响。埋入地下,减少对地表景观的破坏,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等。(3)金门岛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可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开源:加大此时段供水工程的供水量;淡化海水;修建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的集解分配等。节流:发展污水净化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适当提高用水价格,控制用水数量;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等。(4)分析金门县蔬菜基地产品在厦门市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可以从产品的价格、市场供应等方面分析:价格:金门县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紧张,人工成本高,种植成本较高,蔬菜价格高,产量有限;跨海运输,受海上自然灾害影响更大,供应不稳定;厦门依托大陆,蔬菜来源更广,价格低,供应稳定,种类多,供应充足等。(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9月,某手机短视频平台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永和县发起了“永和乾坤湾,玩转好心情”的短视频创意挑战赛,引发广大网友和游客关注。将短视频网络平台的科技元素,与该县自然风光、剪纸等传统艺术相融合,使短视频的艺术感、现场感得到发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精准投放,获得了超过5亿次的播放量,推动当地特色景点成为网红景点。在“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县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同比增长近两倍。说明短视频网络平台助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答案】使用网络平台制作短视频,费用较低,降低了宣传和推广成本;短视频挑战赛内容多样,角度多元,可以创意性地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及传统艺术等,吸引人们点击观看;运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短时间拓展旅游市场;动态展示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体验(互动性);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关注度,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解析】【分析】知识迁移和应用创新题。考查新媒体平台对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既要结合所学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详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答,一方面是短视频网络平台自身的优点,另一方面是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对于网络宣传的需求,短视频网络平台自身的优点,如成本低,传播速度快,效用强,动态展示,角度多元化,同时范围广等优点,而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对于网络宣传的需求高,需要新媒体提高知名度,二者互补,因此可以用短视频网络平台助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点睛】要多角度多思维去回答网络平台自身的优点,同时要注意贫困区发展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对与网络的需求,二者是互补的,从这方面去回答。难度不大,发散性思维题,但是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去谈。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答案】戈壁红驼游走性地啃食梭梭、骆驼刺等植物嫩枝,同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从蓉生长更好。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得到恢复,红驼食物充足,又促进其数量增多【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戈壁红驼主要啃食荒漠中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梭梭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从蓉生长更好,从而是的使得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