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下图为某游客在我国某地(40°N,94°E)游览时拍摄的景观照片,照片中树木的树叶已完全枯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拍摄此景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5时 B. 9时 C. 12时 D. 16时
2. 拍照时,该游客位于太阳( )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太阳的日出方位变化。
【1题详解】
图中显示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且材料中提示当地树木树叶已经完全枯落,北半球为冬半年。当地经度为94°E,与北京时间相差约2小时。当地日出在6时之后,日落在18时之前。当北京时间为9时,当地地方时约为7时,接近日出。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中“树木树叶完全枯落”可知北半球为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拍摄者与太阳所处的方位正好相对,位于西北方向。故选C。
下图为“广西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①代表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硬绿叶林带
4. 图中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为广西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①应和当地自然带保持一致,广西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答案为C。
【4题详解】
受热量条件的影响,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所以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纬度越低,分布的海拔越低纬度越高。根据图示可知,丁的自然带比其他的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都低,故其纬度最高。故选D。
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加勒比海北缘,年平均气温25℃-26℃,8月最热;年降水量因向风、背风而异,山地迎风坡达1500毫米以上,背风坡在1000毫米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盛行( )
A. 东南信风 B. 东南季风
C. 东北信风 D. 西北季风
6. 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高峰为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其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的是( )
A. 西南部―热带草原带;东北部―热带雨林带
B. 西南部―热带雨林带;东北部―热带草原带
C. 东南部―热带荒漠带;西北部―热带草原带
D. 东南部―热带草原带;西北部―热带荒漠带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距大陆较远,受季风影响小。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位于东北信风带,盛行东北信风,A错,C对。北美大陆面积较小,季风气候不典型,影响小,海洋中没有季风B、D错。故C正确。
【6题详解】
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高峰为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受地形和东北信风影响,其山麓自然带西南部是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东北部是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对。信风带来自海洋,携带大量水汽,降水多,没有形成热带荒漠带,B、C、D错。故A正确。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结构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 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C. 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 D. 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
8. 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水运便利 B. 便于农耕
C. 军事防御 D. 气候湿润
【答案】7. B 8. B
【解析】
【7题详解】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综上所述B正确。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是因为早期人类以农耕为主,河流阶地土壤肥沃,而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利于农耕,故选B。
图1为“我国东部某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为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若图1中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是( )
A.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 B.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绿地
C.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地 D. 住宅区、商业区、绿地、工业区
10. 图2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蒸发、降水、渗透、污水 B. 渗透、降水、蒸发、污水
C. 蒸发、污水、渗透、降水 D. 渗透、污水、蒸发、降水
【答案】9. B 10. 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水循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结合图1中信息可知,甲区域在城市中分布面积小,且分布集中,靠近交通线路,应为商业区;乙区域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丙区域分布在城市郊区,且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应为工业区;丁区域分布分散,且分割较多区域,应为绿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图2中①环节为河川径流变为水蒸气,为蒸发环节;②为城市与污水之间,应为污水;③为地表径流到浅层地下水再到深层地下水,应为渗透环节;④为水蒸气变为地表径流,应为降水环节,故选C。
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下图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2000年和2016年外省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中性别比最大年龄段是( )
A. 20-24岁 B. 30-44岁
C. 40-44岁 D. 50-54岁
12. 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流入的人口中( )
A. 少年儿童性别比降低 B. 中年女性人口比重上升
C. 男性人口数量减少 D. 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读图可知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在50-54岁最大,根据图中年龄段的变化,可知每5岁一个年龄段,从而可以推出50-54岁性别比最大。故选D。
【12题详解】
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总体向100靠近,整体比2000年数值降低,所以说明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得到緩解,该省为经济发达省份;与2000年比,2016年外省流入人口总数应是增加的,性别比总体下降,不能说明男性人口数量減少,C、D错;少年儿童年龄为0-12岁,读图可知2016年比2000年有所升高,A错;30-54岁年龄段的性别比明显减少,说明流入的女性人口明显增加,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年龄段流入人口的性别比情况,通过两个年份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2016年较2000年中年流入人口的性别比明显下降,结合性别比的定义可知该地工流入人口中中年女性人口明显增加。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
A. 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 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 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 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14. 该年( )
A. 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 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 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abcd的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分别为1200、1000、600、600,根据四地的该年降水量,可以计算出四地降水的相对变率分别是-117毫米、-14毫米、79毫米、42毫米,四地不等,A错;降水越多绝对变率越大,B错;绝对变率并不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C错;但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选D。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计算可知,该年北方降水多于往年,而南方降水少于正常年份,呈现出南旱北涝的特点,这是由于夏季风强,向北推进过快导致的,选C。
下图为“我国某企业集团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该产业园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原料 B. 技术
C. 能源 D. 市场
16.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 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 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
C. 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 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图示信息表明,该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围绕制糖厂布局相关企业,而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A对。科技、能源、市场是影响因素,不是主导因素, B、C、D错。故答案选A。
【16题详解】
根据示意图可知,该生态产业园区中企业的集聚,使得“废物”资源化,降低了运输成本,且从整体上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是为了避免市场的竞争,A错误;该生态产业园区中制糖厂、化肥厂、发电厂、纸浆厂、造纸厂、水泥厂、酿酒厂之间生产工序和技术差异较大,不可能是由于技术协作而聚集,企业的集聚主要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原材料供应联系,B错误;企业彼此间没有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C错误;该生态产业园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蔗田、养鱼场(第一产业)和其它工厂(第二产业)的联系,D正确,故答案选D。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下图为“垛田农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 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 B. 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C. 废弃物充分利用,利于经济发展 D. 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18. 垛田农业生产有利于缓解当地的( )
A. 土地盐碱 B. 旱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土地污染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要求选择“生态效益”,B、C选项属于经济效益,故排除。图中芋头叶子等可作为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又可作肥料肥田,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故A正确。图中模式可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但不是主要生态效益,故排除D。故选A。
【18题详解】
兴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先民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目的是缓解当地洪涝灾害,故B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图为2015年6月11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 此时( )
A. 甲地气压小于1010百帕 B. 乙地风向为偏北风
C. 丙地风力大于乙地 D. 丁地的昼夜温差较戊地大
20. 图中( )
A. ①锋面过境时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B. ②锋面过境时可能带来降水
C. ③锋面过境后气温会升高 D. ④线区域受到冷锋的控制
【答案】19. BD 20. BC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甲地位高压中心气压大于1010百帕 ,因此A不对 ;乙地风向为偏北风,B对;乙地等压线密集因此乙地风力大于丙地 ; 丁地为高压控制此地为晴天,戊地低压控制为阴雨天气,因此乙地昼夜温差较戊地大
【20题详解】
②锋面为冷锋可能带来降水;③锋面为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
考点:等压线,天气系统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下图为“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提随时间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及原因是( )
A. 向西南 B. 向东北
C. 流水沉积 D. 流水侵蚀
22. 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是( )
A. 不断实施围垦造陆 B.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C. 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 D.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答案】21. BC 22. BD
【解析】
【21题详解】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江心部位,东流的江水在这里被分成南北两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岸的分支江水流量大,流速较快,泥沙沉积少。北岸的分支江水流量小,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多,最终导致东滩陆地面积因泥沙沉积在东北方向上扩大的较多。故选BC。
【22题详解】
岛屿面积的扩大,泥沙来源是中上游的水土流失,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好,水土流失减少,长江含沙量、输沙量减少,所以东滩的泥沙沉积减缓,D对。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拦蓄水流的同时,泥沙在水库的库区沉积下来,导致大坝以下河段中泥沙含量减少,泥沙来源少了,东滩的流程就慢了,B对。中上游围垦造陆会导致洪水增多,水土流失可能增多,淤积加快,A错。水流速度与落差相关,长江在这里的落差几乎没有变化,流速也不会明显加快,C错。故选BD。
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2010-2017年,我国( )
A. 人口增长明显变快 B. 人均能耗低于2008-2010年
C. 万元GDP能耗略有下降 D. 需要进口能源来保障国内供给
24. 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 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C. 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D.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23. CD 24. AD
【解析】
【23题详解】
结合选项进行分析:
C.万元GDP能耗为能源消费量除以GDP,由图可知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小于GDP增长速度,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需要进口能源来保障国内供给,故D正确。
B.人均能耗等于能源消费量除以人口数由图可知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耗能不断增长,故B错误。
A.人口增长趋势放缓,故A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CD。
【24题详解】
缓解我国能源矛盾一是要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故A正确。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故D正确。
B.重化工业耗能大,如果提高重化工业比重,会加剧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故B错误。
C.一味的增加煤炭使用量,过度使用煤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C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AD。
下图为“我国2011-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 )
A. 第三产业产值增加 B. 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C. 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6. 据图可以推知,2011-2015年我国( )
A.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 人均GDP持续上升
C. 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D. 区域差异持续减小
【答案】25. AD 26. A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特点。
【25题详解】
读图,图中占产值比重最低的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大,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增加,A对;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不是产值下降,B错。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减少,产值增加,C错。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D对。故选AD。
【26题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2011~201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对。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逐年上升,人均GDP持续上升,B对;期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第二产业比重减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质量, C错;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D错。故选AB。
二、综合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a为“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b、c示意该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山体效应的产生是因为:________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山体内部)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地面________,因此传递给大气的热量较________。
(2)请分别从该山体内外部、不同纬度和东西两侧三方面来比较10℃等温线存在的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推测400N纬线附近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阐述其成因。
【答案】(1)地面 多 多
(2)内部高于外部;38°N沿线差异较大,40°N沿线差异较小;西侧高于东侧。
(3)内部高于外部,内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西部高于东部,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山地垂直变化的自然特征、林线的分布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
【详解】(1)本题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什么是“山体效应”,再根据题干提示“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对图a的解读,总结形成答案即可。具体如下图所示: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2)本题通过读图分析曲线整体分布的高度、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分段对比等即可。从山体内外部对比来看: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不同纬度分布看:38°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m),40°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m),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从东西两侧分布对比: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
(3)由材料可知,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由 “山体效应”概念可知,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山体外部,因而内部林线高于外部。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体为北美洲西部山地,西侧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因而西部林线高于东部。
【点睛】本题山体效应,得吃透概念,并读图结合问题,就能找出答案。还需要学会等温线的判读以及理解林线的分布因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河南省西北部A城市附近盛产山药,该品种山药因表皮有铁锈红斑被称为铁棍山药,富含果胶、皂普、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机物,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较高。A城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逐步向“旅游型城市”发展。前几年冬季,A城市都会发生重度雾霾现象,PM2.5日平均浓度高达500(微克/立方米)以上。下图所示区域包括河南全部、山西东南部和山东西南部等。
(1)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这造成的地理影响有哪些方面?
(2)导致A城市冬季易发雾霾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
(3)分析A城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的地理背景。
【答案】(1)西高东低 河流流向;人口分布;农业类型;交通通达度(只写“人口”“农业”“交通”“河流”,不给分)
(2)冬季大气层结构稳定,逆温出现频率高;三面环山,污染物不易扩散。
(3)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煤炭资源日趋枯竭;资源型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旅游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某区域地理背景为例,考查地形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雾霾的成因及由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的地理背景。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详解】(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的判读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地形特征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可知,西部等高线密集,海拔较高,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原地形,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形特征及其分布会对人口分布、农业类型及交通通达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2)注意冬季时间提示,城市雾霾严重的原因,主要从雾霾污染来源进行分析,该城市是煤炭资源城市,冬季,冬季取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污染物,冬季受高压或高压脊控制,多下沉气流,大气层稳定,逆温出现频率高。再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A城市三面环山,污染物不易扩散。
(3)根据上题分析,资源型城市对环境污染严重,同时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面临枯竭,所以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改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9.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下表为西北地区部分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统计表。(单位:亿m3)
图1为“石羊河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图”,图2为“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
(1)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逐年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
(2)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3)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4)简述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____________
【答案】 (1). 减少 (2). 用水量增加 (3). 湖泊萎缩、干涸,植被枯萎,土地沙漠化加剧,地下水位下降。 (4). 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 (5). 退耕还草;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西北地区为例,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主要考查河流径流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等知识。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石羊河50年代以来,流量不断减少,究其原因是由于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加。
(2)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上题可知,50年代以来石羊河流量减少,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干涸;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萎,加剧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根据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进行判读进行。其中影响最大的过度放牧,约占25%;最小的是城市交通建设,约占5%。
(4)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结合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措施即可,根据土2,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的,例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等,因此可以从和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灌溉技术等方面进行作答。
30.[海洋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南海地区简图。
材料二 2017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海南省反馈督察时指出,一些沿海县市向海要地、向岸要房情况严重,一批楼盘违规填海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如下图),造成了“难以抚平的伤痕”。
(1)南海群岛的岛屿多属于 岛,一般出现在温暖的热带 环境中。
(2)南海具备的优势资源有 、 、 。
(3)简述海南一些沿海县市向海要地、向岸要房的主要危害 。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三沙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
【答案】(1)珊瑚 浅海 (2)渔业资源、矿产能源、海洋能、旅游资源等(任答3点即可) (3)破坏了沿海防护林带;加剧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危害海堤安全;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海洋污染等(任答3点即可) (4)控制旅游规模;适度捕捞;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南海群岛的岛屿多属于珊瑚岛,一般出现在温暖的热带浅海环境中。
(2)南海具备的优势资源有渔业资源、矿产能源、海洋能、旅游资源等。
(3)海南一些沿海县市向海要地、向岸要房的主要危害是破坏了沿海防护林带,加剧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危害海堤安全。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海洋污染等。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主要从捕捞、污染、控制旅游规模方面考虑。三沙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旅游规模,适当开发旅游业。适度捕捞,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
3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有____________。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围海养殖;填海造地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
【解析】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质。
(2)根据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图,可知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由于围海养殖和填海造地,导致人工岸线增加。
(3)渤海湾人工岸线增加,导致湿地资源减少,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人工岸线的环境污染加重,使得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恶化。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