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十堰市2019届高三四月调研考试(解析)
展开湖北省十堰市2019届高三四月调研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90年代,四川省夹江县依靠本地丰富的红页岩资源,使陶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广东、福建等国内知名陶瓷企业纷纷“东陶西移”落户夹江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广东、福建等省陶瓷产业“东陶西移”的原因可能是( )
A. 生产技术落后 B. 国内市场饱和
C. 矿产资源枯竭 D. 环保与生产成本高
2. 四川省夹江县承接东部沿海陶瓷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 降低当地劳动力价格 B. 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C. 带动色釉料产业的发展 D. 加快航空物流的发展
3. 与广东陶瓷产业集聚区相比,夹江县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
①市场广阔
②土地价格低
③交通便利
④原料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工业的区位优势。
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2.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有:增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会污染当地环境、增加人地矛盾。
对转出区的影响有:有利于产业升级,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人地矛盾,但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失业率。
3. 影响工业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不同影响的主导因素也不同。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率。夹江县具有的优势条件有原料丰富,土地价格低。
【1题详解】
广东、福建等省发展陶瓷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技术先进,A错误;陶瓷产业“东陶西移”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不可能是因为国内市场饱和而迁移,B错误;从材料中无法获知矿产资源情况,C错误;陶瓷产业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将陶瓷产业迁走,可以缓解广东、福建等省的环境压力,再加上广东、福建劳动力成本较高,造成“东陶西移”的现象,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四川省夹江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民工就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提高当地劳动力价格,AB错误;四川省夹江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红页岩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色釉料产业的发展,C正确;陶瓷产品的运输一般不会选择航空,对加快航空物流的发展意义不大,故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夹江县依靠本地丰需的红页岩资源,发展陶瓷产业,原料丰富,相比较广东,夹江县位于四川,土地价格低,生产成本低,故②④正确;与广东陶瓷产业集聚区相比,夹江县经济相对落后,交通条件和市场没有优势,①③错误;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得以逐步扩大,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下图为2015年泛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人口流动情况图,图中区域流入和区域流出涉及的区域指泛长三角。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 图中表示上海市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下列关于三省一市人口流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省(市)流出人口主要去往泛长三角
B. 乙省(市)流入人口主要来自泛长三角
C. 丙省(市)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
D. 丁省(市)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6. 人口流动对甲省(市)的积极影响是( )
A. 提高高校生源质量 B. 降低劳动力成本
C.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 减轻公共设施负担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1.上海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对人口迁移的拉力强劲,流出人口最少。
2.根据图示信息和三省一市的特性,可推断,乙是江苏省,丙是浙江省,丁省是安徽省。
3.甲省(市)是主要的迁入地,根据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解答该题。
【4题详解】
图中甲地以全国流入为主,流出很少,属于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题详解】
甲是上海,流出人口很少,不是主要去往泛长三角,故A错误;乙是江苏省,流入人口主要来自附近的泛长三角省区,故B正确;丙是浙江省,图中表示净流人人口数量,表示占总人口的比重,故C错误;丁省是安徽省,流出人口数量最多,故D错;
故选:B
【6题详解】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的主体是外出打工者,不会提高甲省(市)高校生源质量,A错误;人口迁移为上海(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B错误,C正确;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当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污染,D错误。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省一市的特征准确对号。还需要熟练掌握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尼泊尔是南亚的内陆国,该国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发。下图为尼泊尔等高线地形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尼泊尔地震频发是因为其( )
A. 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B. 靠近板块消亡边界
C. 位于大洋板块张裂处 D. 地下岩浆活动强烈
8. 形成尼泊尔复杂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与冰川侵蚀 B. 流水沉积与风力侵蚀
C. 冰川作用与流水作用 D. 风力搬运与流水沉积
【答案】7. B 8. C
【解析】
【分析】1.本题考查板块构造理论及地震成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
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等能力。根据板块构造学生解释其成因。
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风力作用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的区域;流水作用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河流众多的地区;冰川作用主要分布于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7题详解】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区,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交界处),为板块消亡边界,ACD错误;板块消亡边界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尼泊尔地震频发。而岩浆活动强烈也是板块交界处常发的一种自然现象。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8题详解】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南缘,海拔高,气候高寒、冰川广布,降水丰富,因此,外力作用以冰川和流水作用为主,而风力作用和风化作用不显著。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需要熟练掌握板块构造理论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荒野求生探险者对海地岛从①地到②地沿途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发现,①地到②地自然景观变化很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据材料推测①地( )
A. 河流水量丰富 B. 常年干燥少雨
C. 常年吹西南风 D. 河流结冰期短
10. ①地( )
A. 荒漠广布,植被稀疏 B. 森林广布,高大茂密
C. 草原广布,草类茂盛 D. 沙丘累累,植被罕有
11. 探险者发现②地景观类似荒漠,其原因是( )
A. 处于山地背风坡 B. 土地盐碱化严重
C. 终年受高气压控制 D. 地表普遍石漠化
【答案】9. A 10. B 11.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9题详解】
据经纬度可知,该岛受东北信风影响较大,①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A正确,B、C错误。该岛纬度较低,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误。
【10题详解】
①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故森林广布,高大茂密,B正确。
【11题详解】
②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类似荒漠景观,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题~第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题~第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22℃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示意图。
(1)概括我国东部地区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描述路线②途经地区的温度带类型及各温度带气温四季变化特征。
(4)判断①②③④四条赏秋路线中自然景观变化最显著的路线,说明理由。
【答案】(1)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入秋时间由北向南依次推迟。
(2)方向:大致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影响因素:地形。
(3)温度带类型: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寒温带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促;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带长夏无冬、秋去春来。(或答:温带和亚热带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带全年高温)
(4)线路④。该线路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大;该线路从沿海到内陆,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自然景观的水平变化显著。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
(2)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取,从等值线的弯曲特征探究其成因。
(3)本题考查中国的温度带分布。根据中国温度带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征。从每条线路所经过的景观展开分析比较,得出景观差异最大的线路。
【详解】(1)读图可知,入秋日期等值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2)读图即可得出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为:东北一西南方向。根据中国的地形轮廓可以判断,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基本沿中国特殊地形的边缘延伸。尤其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附近,弯曲明显。四川盆地地势较低,日均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入秋较早,因此入秋日期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即较晚的地区),云贵高原地区与之刚好相反,入秋日期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即较晚的地区)。故可以判断影响9月1日入秋日期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3)我国东部地区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是:热带、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气温逐渐降低,冬夏温差逐渐加大,四季越来越分明。
(4)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五指山到包头,②线路由南向北从广州到漠河,二者都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①线路明显比②短,所经过地区的景观差异业小于②,排除①;②线路所经过地区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景观都是以森林为主,故②线路景观差异不显著;③线路从阿勒泰到拉萨,穿越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④线路至西向东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从沿海一直到内陆,景观差异最为明显。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知识点全面,综合能力要求高。图中等值线的特征可以采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技巧进行判读。解答本题还需要熟记中国的温度带等基础知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通委内瑞拉,东南通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接壤,西北与巴拿马为邻。咖啡树多生长在海拔为900~2000m的地区,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4℃,年降水量不少于1500mm,还要有肥沃的土壤,且排水良好。哥伦比亚咖啡口感绵软、柔滑,被誉为“绿色的金子”,咖啡产区多分布在1200~2000m的安第斯山区,那里终年平均气温大约为18℃,年降水量为2000~3000mm,一年四季均有咖啡豆产出。咖啡豆主要销往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2017年哥伦比亚咖啡豆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1)分析哥伦比亚咖啡树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区的自然原因。
(2)说明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咖啡产区全年都是咖啡豆收获季节的原因。
(3)有学者认为,哥伦比亚政府应扩大咖啡种植面积以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安第斯山区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适宜;山区降水丰富,空气潮湿;多火山土,土壤肥沃;坡度陡,有利于排水。
(2)气候温和潮湿,咖啡豆全年皆可生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咖啡的种类多,生长与收获季节差异大(或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咖啡豆相继成熟)。
(3)赞成。扩大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外汇收入,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知名度。(或不赞成。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导致本国农业生产结构单一;造成咖啡种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下降;可能会造成咖啡豆库存积压,导致价格下降;扩大种植面积会导致山区植被覆盖率降低,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哥伦比亚咖啡豆种植的自然条件
(1)本题考查安第斯山区种植咖啡树的区位优势。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从气候、土壤、地形等角度分析。
(2)本题重点强调咖啡豆全年可收获,可以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地形的垂直差异等角度分析。
(3)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赞成与否都可以,关键是从不同角度阐述理由。
【详解】(1)哥伦比亚咖啡树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区,因为这里纬度低但海拔高,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小;山区降水丰富,空气潮湿;多火山土,土壤肥沃;坡度陡,有利于排水。
(2)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咖啡产区全年都是咖啡豆收获季节,因为这里气候温和潮湿,咖啡豆全年皆可生长;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咖啡的种类多,生长与收获季节差异大(或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咖啡豆相继成熟)。
(3)赞成扩大咖啡种植面积,主要是因为咖啡种植能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根据材料可知,当地生产的咖啡豆主要销往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大咖啡种植能增加外汇收入,抢占国际市场,最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增收。不赞同扩大咖啡种植面积,主要从带来的负面影响入手分析。大规模种植咖啡,会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应对市场的灵活性差,风险承受能力低下,同时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第三问开放性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回答,依据当地地理特征,思考扩大咖啡种植面积可能带来的问题。
请考生从2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淌泥河村位于宜君县城南14 km处,210国道穿境而过,毗邻北魏摩崖造像、孟姜女文化园等景点。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0%。淌泥河穿村而过,两旁绿树成荫,山坡梯田层层叠叠,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近年来,淌泥河村坚持农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加速建设生态旅游新村落。2017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分析淌泥河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临近宜君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丰富的旅游景点;淌泥河村森林覆盖率高,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合度假;为美丽休闲乡村,知名度高。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评价某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游览价值(资源质量、地域组合、集群性)交通通达性、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等方面入手。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淌泥河村位于宜君县城南14 km处,说明距离县城较近;210国道穿境而过,说明其交通便捷;毗邻北魏摩崖造像、孟姜女文化园等景点,说明旅游资源丰富,且集群状况好,质量高。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80%,说明该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方法。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是解题关键。
15.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PM10是常见的和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及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氮氧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废气。PM10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下图为2006~2017年黑龙江省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图。
概括2006~2017年黑龙江省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答案】整体呈下降趋势。原因:环境保护整治力度的增加;对化T、炼油等高污染产业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汽车的品质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尾气中的污染物质减少;道路条件的改善,秸秆焚烧现象减少;能源利用率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不断上升。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大气污染的原因。从曲线图中可直接读取曲线图三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回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原因要从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分析。
【详解】据图可知,三条曲线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根据材料信息,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的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加工。氮氧化合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废气。PM10来自在机动车和工地扬尘。因此,要达到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的目的,黑龙江省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从源头入手,减少矿物能源使用和加工过程中的废气的排放,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等等。